8月1日下午,一辆理想ONE在四川G93成渝环线高速起火。
从现场的视频看,车辆燃起熊熊大火,部分车门打开,车上的驾乘人员都已经离开。当时天空下着雨,和路边的火光,对比强烈。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有些汽车品牌负面不断,不是断轴,就是起火,偶尔还发生一两起试驾撞护栏。
这个问题很复杂,很难一两句话说清楚,每家车企面临的情况不一样,但我只说大概率的可能性:
为了节约成本。
汽车厂商说到底就是一家进行复杂拼乐高的公司,大部分零部件都由不同的公司生产,组合的核心逻辑是如何降成本和产品力达到一个理想值。
有些车企,车辆出了问题,就怪零部件商。
实际上,一分钱一分货,零部件商就是按照车企的需求和成本来设计、生产的。所以,如果一家车企规模不大,但毛利率很高,那要注意了:
这家车企的产品,不管怎么吹,都不能买。
汽车上部件大部分看不见,普通的消费者也不专业。有创始人说几十万的车,500万以下无对手。
看问题看本质,我们可以反问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
对,这个梗就是说李想。而且,只要看一下财报就知道,年销不到10万辆的理想汽车,已经快盈亏平衡了,盈利能力远高于其他造车新势力,甚至传统车企。
我们看一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率达到了22.4%,比小鹏汽车高12%。
如果理想汽车的副业没有挖矿,这个毛利率,只有大幅度压缩了产品的成本,才可能做得到。
01.后果很严重
文章一开头,我直接说了原因。原因其实是从结果反推,通过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得出的。
结果是,理想汽车最近出现了大量的负面新闻事件,活在了热搜和头条中。8月1日,四川理想ONE起火,是最新的一起事故。
这辆理想ONE右车门已经和高速防撞墙接触,没有正常打开。车身起火,扑灭后仅剩骨架,车辆破坏严重,事故中有乘客受伤送医。
理想汽车客服已经确认了此事,并表示已成立专门调查组。理想汽车客服称,公司对此很重视,立马成立了调查组,正在调查起火原因在于车主个人,还是车型存在短板,结果待调查清楚之后会进行公布。
客服强调,如果是因为汽车零部件产生的问题,公司会有担当的。而汽车在交付之前都是符合国家质检标准的。
车企类似程序化的回复,基本上可以说毫无价值,理想汽车的微博等社交媒体,并没有对该起事件做出官方回应。
理想汽车这几个月很“红”,除了李想本人在L9上市时说:“500万以下没有对手”,被网友骂惨外。
理想汽车的事故不断。7月底,L9试驾车再度曝出事故,车辆在加速后失控,撞向护栏。
当天,理想汽车官微转发了一则宁波试驾车事故行车记录仪视频作为回应。视频画面显示,夜间路面积水反光,车辆在加速后失控,撞向右侧护栏。理想汽车方面称,该事故车辆右前悬架系统结构完好,转向系统中右侧转向拉杆变形,车辆前保险杠右侧受损,右侧两个轮胎爆胎,右前轮毂变形。
本次事故中“无人员受伤,空气弹簧完好无损”,暂不清楚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否与此事故有关,稍后将发布事故具体调查结果。
目前,理想汽车并没有公布调查结果,也没有回应是否是质量问题。
此外,7月中旬,有网友报料称,一辆L9试驾车的空气悬架发生了断裂,原因竟是踩了一脚急刹车。
这看起来非常离谱的质量问题曝光后,网上掀起了巨大的针对理想汽车的负面舆论,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一辆什么样的车,500万以下没对手,却如此脆弱?
更令人佩服的是,一位理想汽车工作人员这样发表声明:
“关于昨天的悬架是这样的,重庆的试驾车是9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过一个深度20厘米的坑,导致空簧内部的缓冲环破损。因为供应问题,我们有部分试驾车使用了试制阶段的缓冲环。试制版虽然满足安全标准,但遇到大冲击工况会偶发失效。实际量产版的缓冲环强度是试制版的2.5倍,面对更大的冲击也不会有问题。”
这则声明后来导致了汽车行业内多名工程师在朋友圈不点名吐槽:
不懂车,就不要做回复。这样的回复,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原吉利研究院院长、现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胡峥楠也忍不住了:
90公里时速过20厘米的坑,20厘米什么概念,您的离地间隙也没这么大吧,正常人会对着20厘米的坑高速行进吗?另外试驾车用了试制件,量产件强度是它的2.5倍,可以适应这种工况,这就更可笑了,性能不一样的试制件你制它干嘛?
理想汽车采用了公关手段应对事件,承诺对该部件升级质保。对于处理方案,我认为理想汽车太不厚道了,所以也不想再讨论。
02.提前盈利,是一件坏事
就在四川理想ONE起火的当天,第20万辆理想ONE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下线。
据理想汽车公布2022年7月交付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交付10422辆理想ONE,同比增长21.3%。自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94913辆。
在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竞赛中,理想汽车并没有很突出,能算得是中等规模。但和新能源汽的佼佼者比亚迪、广汽埃安等相比,销量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其实,“蔚小理”大致在一个层级,没有一家能从瓶颈里跑出来,原因是一样的。
他们都是资本驱动型车企。
这类车企在资本驱动前期,会聚集大量的资本和资源,能快速跑起来。去年一整年,“蔚小理”都沉浸在资本的光环里。
但资本的特性很明确,过于资本化,将扭曲车企的价值观。资本考虑的是回报率和回报期,回报率越高和回报期越短越好。
车企干的是长期主义的活,资本却要求短期套现。甚至不排除,在纳斯达克和香港上市的“蔚小理”,核心团队的价值观就是资本价值观。
很显然,“蔚小理”需要把财务数据做出来,销量和销售额要看市场,短期内几乎没有全面突破的可能;还有一个点就是毛利,理想汽车就盯上了这点。
高毛利率从财务数据上看,确实是一个亮点。
但问题是,大部分车企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毛利,特别是年销规模只有不到10万辆的车企,要赚钱几乎是天方夜谭。
即使年销达到了20万的新能源车企,创始人仍然说,先不要想盈利,先把产品和质量做好。
不是不想赚钱,而是要平衡好成本、规模、品牌和品质,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要提高毛利,就要牺牲其他方面。
造车新势力不是丰田,在这个阶段,利润越高,越会赚钱,会越危险。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理想汽车营业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167.5%,环比下降了10.1%。其中,一季度销售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168.7%,环比下降10.2%。
但和别的车企一个季度亏损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不等相比,理想汽车已经很会赚钱。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一季度经营亏损4.13亿元,净亏损为1090万元,对比2021年四季度净利润2.95亿元,下降104%。
所以,以后要是再有人问,买车怎么不踩坑。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逻辑,不要看他有多花哨,几十万的车媲美500万,肯定是吹牛。我们只要透过现象去看这家车企赚钱合不合理,利润是不是远高于同水平车企,就可以得出结论。
每一台车的利润,都是来自于成本和售价的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