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名句选释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
译析:质地美好的玉不经琢磨,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学习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析:喜欢学习的品格接近于智慧,努力行善的品格接近于仁爱,知道羞耻的品格接近于勇敢。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一个人言行品质的好方法。
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
译析: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记》
译析:如果一个人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庸》
译析: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析: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7.来而不往,非礼也。——《曲礼上》
译析: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善意,应当做出友好的反应,否则是不合乎礼节的。
8.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
译析: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9.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经解》
译析: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10.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曲礼上》
译析:对自己所喜欢的人,也要看到他的缺点错误;对自己所憎恶的人,也要看到他的好的一面。凡与人交往,不能以一己之爱憎来评判他人的善恶、贤愚。
1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杂记下》
译析:既有紧张的时候,又有放松的时候,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工作方法。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有张有弛,才能更加有效。
1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曲礼上》)
译析: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不属自己应得的部分);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1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记》
译析: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实践出真知。
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析: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对新知识详细询问,将问题周密思考,彻底辨别明白,切实实行。做到知行合一。
15.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儒行》
译析: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16.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译析: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1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译析: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1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译析: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19.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译析: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20.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儒行》
译析:在利益面前不损害道义, 面对死亡也不改变操守。
21.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学记》
译析: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一种官职,懂得大道理的人不局限于一定的用处,有最讲诚信的人不必靠立约来约束,天有四时变化,天时运行,不用整治。治学要抓住根本,达到了一种至高境界,才能随心所欲。
22.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聘义》
译析:比喻缺点不能掩盖优点,优点不能掩盖缺点。
23.举大事,必慎其终始。——《文王世子》
译析:想要办成大事,必定要慎始善终。
23.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檀弓上》
译析:君子是按道德的要求去爱护人,小人是用无原则的宽容去爱护人。形成成语“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 高考语文研学22群 ,分享优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