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规律 第一节 记忆所在地 我们凭着记忆吹奏乐器,用外语交谈;我们在脑中想象一幅图画或解出复杂的方程式。我们的记忆力为我们带来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上,它会突然抛弃我们。自古以来,求知欲强的有识之士就在追问这一无处不在、却无人知晓的现象背后的东西。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努力通过练习来掌握技巧,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今天,我们已开始明白记忆力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发现,关于记忆力的新知识,证明了那些早已在使用的记忆力技巧的科学性。 现在,让我们开始头脑中的宇宙之旅吧! 我们的大脑不是为现代社会生成的,它的生理结构早在石器时代就已成形。那时还没有表、记事日历、新闻、密码和电话号码。但在过去的20万年中,世界发生了巨变。现在,每天有成百万上亿的信息单元,即众所周知的“比特”涌向我们。我们的大脑必须不断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东西。在这样的信息大潮中,我们素来颇有成就的记忆力偶尔出些差错,又何足为奇呢? 遗憾的是,这种极为正常的记忆力差错常常被视为疾病。当您突然忘记一位老熟人的名字,您不担心这就是阿兹海默氏痴呆的症状吗?当我们的记忆力没有如社会所期待的那样时,我们经常会被讥讽、嘲笑,被视为傻瓜,甚至受到惩罚:比如在课堂上、工作岗位上,或者身为老人。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记忆力从30岁就开始减退,但近几年、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令我们欢欣鼓舞:通过定期的记忆力训练,您可以在高龄时仍精神焕发,记忆力强盛。因为大脑如同我们的肌肉一样,是可以训练的。 记忆,这只是大脑负责的众多任务中的一种。大脑就像是一个日理万机的老总,管理着身体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它记下(禁止)体的各种信号,给它们一个知觉:当我们喝水太少时,它会让我们感到渴;当我们睡眠不足时,它会让我们感到累。大脑操纵着我们的行为,将外界的信息同我们的记忆连接在一起,因此成为意识所在地。它让我们感觉生气、高兴以及其他一些情感。所以,大脑参与了使我们成为有个性之人的一切:我们的身体、记忆、思想、情感和对外界的反应。大脑使我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此外,大脑的大小和重量并不重要,它与脑力无关。女性的大脑平均重量为1250克,男性则为1350克。最重的大脑重达1700克,是一个智力迟钝之人的大脑;而最小的大脑只有大约900多克,它的主人是一个著名的作家。 大脑中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原),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几百万的数量可谓“小巫见大巫”。此外还有10倍多的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它们组成一个基本结构,神经原就嵌在其中,从中汲取能量。一个成年人大脑中的每个神经原同时和多达一万个其他的神经原连接在一起。两个神经原之间的结点——神经键——就像电焊点,将电脉冲继续传导下去。就这样,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一张神经网,总长达10万公里,相当于赤道之长的两倍半,有几千兆个分支。这张巨大的网络只占体重的2%~3%,却消耗了全部能量的20%。大脑在一天清醒的状态时制造的功率为25瓦,足够点亮一个电灯泡。 过去几十年,对大脑的研究取得了一个核心的认识,这一认识为我们带来一个好信息:大脑在人的一生中始终具有可塑性。高龄老人仍然具备学习和拥有好记性的前提条件。 当我们想从记忆中取出某条信息时,同时会有一大堆神经细胞活跃起来。这是因为,一方面储存一条信息是由许多神经细胞共同承担的;另一方面,各个神经细胞又参与储存许多不同的信息。因此,信息留下了复杂的记忆痕迹及深刻的印象。这种记忆形式有十分重要的优点:比如就算您的一部分神经细胞没了,您还是能认出您的祖母——您可能只是记不起来她是1940年结的婚而已。这种平行的储存方式可以在已有的和新的数据之间建立联系,大大扩充了大脑的容量。信息工程师早就在用电脑模型模仿人的神经网,但电脑离人的大脑脑力还相距甚远。 为了绘出大脑活动图,研究人员研究了那些因事故或疾病而导致大脑某些区域受损的人。他们发现,如果受伤者的某些记忆功能确有丧失,那么,这些功能都属于受损的大脑区域管辖。近些年来,科学家使用一些先进的形象方式发现了大脑哪些区域在记什么东西时产生了频繁的物质交换或放电行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叫正电子放射线X线体层照相术(PET)。现在,人们可以画一张简图,标示出我们的知觉接受的信息在被存进记忆和被调出时,都走了什么样的路。在这些过程中,信息是通过一些“瓶颈结构”运行的。在记忆时,大脑的几乎所有部分都做出了贡献——记忆是一项协作行为。 第二节 记忆三部曲 记忆是个概括的称呼,确切地说,它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是通过感觉器官,将信息留在脑中,这叫做“识记”。 第二阶段,就是把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加以保存,称为“保持”。 第三阶段,则是在需要的时候,把所需的信息提取出来,即是“再认或重现”。 只有完成这三个阶段,才能称之为名符其实的记忆。这正如照相的过程,先把焦点和曝光对好才按快门,然后把胶卷完整地保存好,再很好地显像。无论缺少了哪一阶段,都不会照出好像来。 1.获取阶段——你获得了讯 如果能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神奇的记忆机制怎样工作,那么首先看到的,就是它正在吞食!为记住某件事物,首先必须使其进入记忆机制中。因此,一切记忆活动,均从吞食阶段——也称作获取阶段——开始。一切事物无不适于记忆,事件、周围物体、听见的语言、看见的东西、思想和动作……总之,周围的一切,自身发生的一切,记忆机制都会准确地记住。记忆机制的功能是无限的。 但实际上,记忆机制并不能把一切都记住。有关的定律表明,每个人在获取记忆材料时,无不被迫加以选择。在记忆的第一阶段,这种局限性并非发自内心,甚至往往毫无意识。但人们会看到,在获取记忆材料阶段,有人获之甚少,有人则收获甚丰。 在我们醒着的时候,通过眼、耳、鼻、皮肤这些感觉器官,不断地往脑子里送信息。在这个阶段里,遇到要记忆的事情,必须尽可能清楚地把痕迹刻在脑子里。迷迷糊糊或被其他事物分散了注意,那只能在脑子里留下模糊不清的痕迹。第一重要的是抱着一定记住它的愿望,集中精神,加以牢记。 即使短时间可以记住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会淡忘下去,不久甚至会忘得精光。因此,及早的复习,对于保持记忆是必要的。 2.贮存阶段——你将讯息归档 记忆机制在吞食记忆材料之后,必须记住,记在脑海里,这就是记忆的本意,又是记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贮存阶段。然而,这个阶段的运行,并非一帆风顺,获取的材料并非均能自然而然地贮存起来,而且贮存起来的材料,过一段时间之后,还会变形或遗忘。 与无限吞食记忆材料的情形相反,贮存记忆材料的可能性却大大受到限制,而其限制的程度又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环境而不同。认清这些变化的原因,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宽贮存的范围…… 在这个保持阶段,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其内容有时会发生变化。愿望、爱憎、新的经验等等,都会给记忆带来微妙的影响。 3.追忆阶段——你能在脑中找到讯息 但是,如果某一事物,不是在获取之后,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重返意识之中,又怎能知道它已贮入记忆库之中呢?这种记忆材料重返意识之中的活动,是记忆过程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 人们希望记性好,也就是希望追忆功能强。在自然状态下,追忆功能比贮存功能受到的限制更大。在日常生活中,追忆功能受到限制的事情屡见不鲜。有人回忆某件事,一时想不起来,过后又想起来了。这证明恰如上面所说,这件事确已贮存在记忆库中,但追忆的可能性一时受到限制。 不仅如此,追忆阶段具有变换无常的现象。有时,人们必须搜肠刮肚,才能找到某些记忆;而在另外的时候,记忆会自发地、连续不断地浮现出来,人们却不知究竟……实际上,变换无常只是表面现象,心理学家开始发现,无论自发浮现的记忆,还是有意识地找到的记忆,其变化都有规律可寻。 记忆过程三阶段——获取、贮存、追忆——各有各的机制,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有人头部受到重击或受电击,失掉了受伤前某一段时期贮存的记忆,但获取回新材料的记忆功能却完好无损。相反,衰老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新材料的记忆功能,但他们过去已贮存的记忆材料却能长期完好地保存下来。 但是,整个记忆过程要求这三个阶段和谐连接,而且一个阶段的圆满完成,取决于前一阶段完成的质量。因此,记忆材料只有获取得好,其贮存才能有效;而只有有效贮存的材料,才能准确快速地追忆起来。 在这段时间,记忆的运行恰如一个图书馆的工作。高质量的获取材料,相当于入库书籍准确无误地分类和编目录,以便在不同栏目卡片中查阅。其分类和编目录包括作者姓名、按字母排列书名,按小说、传记、科学、实用书籍等分类,等等。 同一本书,其标签在不同栏目中分布越广,读者越有可能查到。例如,图书馆的每个栏目,分别代表一个具体领域,某一本书在科学栏目,某一角落摆的是哲学书籍,某一层书架放的是书名,其第一个字母是F、G、H……等,这一切都一一标明。 书籍的分类、编目录和排列,宛如记忆材料有秩序地贮存在记忆机制中。新记忆材料按照其与旧记忆材料的联系,分别排列在大脑记忆库中的各个领域。 追忆好比从书库中提取某一本书。追忆某一事物很容易,犹如从分类、栏目、标签、排列很整齐的书架上取一本书那么方便。 这样,一个贮存良好的记忆材料,是很容易追忆的。由于记忆材料贮存良好,人们只要记得某件事和某个东西贮存在某个领域,就可以随意取出。这就是说,人们把某事物存入记忆库时,只要把新事物与已存入的某些旧事物“挂钩”即可。这种“挂钩”就好比图书馆分类编目录的标签。当人们追忆存入大脑记忆库的材料时,标签自会指明到哪个地方去提取。 举例来说,有人要给某杂货商打电话订货,但忘了商人的名字,因此无法在电话簿上找他的电话号码。这个商人的名字贮存在记忆库的哪一部分呢?好啦!他想到在家逗乐时常玩的一种文字游戏。他还记得是一种与某种商标有关的游戏;当他把新购进的杂货袋放到桌子上时,孩子们顺口读出印在袋子上的杂货商的名字。孩子们对他说:“你从小波丹进货!”想起来了,商人名叫波迪奈! 在把小杂货商的名字与大杂货店老板弗·波丹的名字联想中,人们巧妙地追忆起这个杂货商的名字。犹如孩子们拿人名做游戏,他则通过孩子的游戏引发联想,发现了要找的人名。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得出如下公式:获取得好的材料→贮存得好的材料→追忆得好的材料。但公式到此并未结束。每个获取“完善”的材料,由于与已牢记的材料挂钩,标志明确,就易于追忆。由此可见,人们具有的这种易于追忆的材料越多,就有越多的机会把新获取的材料挂上钩。因此,人们的记忆力就变得越来越好! 换句话说,记得的材料越丰富,记忆力就越好。或者说,记住的东西越多,记新东西的能力就越强。 但是,在记起时如不能沉着地、正确地提出来,有时就容易与其他记忆相混同而出现错记,此点必须注意。 如果你想提高记忆力,就必须重视这个“识记”、“保持”、“提取”的过程。要想在脑子里清楚地刻印上,又保持完好,还能有完美的重现能力,不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是不行的。因为记忆这种东西是极为主观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所以对记忆对象的某一部分接受过强,或只接受便于自己接受的部分,就会出现忽略其他部分的情况。在审判中目击者的证词等等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正确的再认与重现,首先来自对客观识记的训练。 第三节 记忆的长短规律 记忆公式分为“获取→贮存→追忆”三步骤,记忆从效果长短则又分为如下三种记忆力形式:即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 1.即时记忆 即时记忆又称瞬间记忆,它是了解最少、最易忽视的记忆系统。事实上,多数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对这系统的最佳描述是:用它来记忆一些立即要做反应的信息。 一个打字员用瞬间记忆来记要打的字母,这种记忆从看到字母起到打完这个字母止。假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记不住,显然就没法打字了!电话接线员对电话号码的记忆也只维持到接通为止,如果接通之后,号码的记忆依然存在,很可能会和下一个号码相混淆!读者看这本书时,对每一个字的记忆也只维持到能将下一个字的意思连贯起来为止,念到这儿,也许对上面所谈的完全了解。但如果有人问,在这段文章中,“的”这个字出现了多少次,就多半答不出来。但是对上面这些字读者必须记住一段时间,否则就不能了解它们所在句子的意思。这种将信息维持到足以完成工作的时间,就是即时记忆的特性。 即时记忆还有着特别的用途呢。比如,当你与人侃大山时,别人会不时地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即使当时你忽视了别人说的大部分内容,但他的名字仍能进入你的瞬间记忆,所以能注意到它,也许你还会转过头来听那个提到那个名字的人到底在说些什么。如果没有瞬间记忆,提到那个人的名字的声音会从左耳进右耳出。如果连这一瞬间也无法把握住,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便成了泡影,一切深入探讨都会变得不太可能。也许有人会说,即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太短,但如果不是这样,也许人类就不可能成功地在地球上生存。因为人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决定一条信息的取舍,以省出空间应付接踵而来的更多的信息。 整个记忆无不从即时记忆开始。由于有即时记忆机制,人们能想起刚刚记住的东西,有时人们错误地称其为“鹦鹉记忆力”。 即时记忆自动发挥作用,人们无需思考,更无需作任何努力使之付诸实施。但是,如果人们想提高记忆力,便会发现即时记忆力有其有趣的限度。我们发现,无论在实验室或在生活中,人们每次只能对即时记忆中的一条信息做出反应,并且这种记忆消逝的速率也非常快(通常是一两秒钟),同时,每次只能保留二到四条信息在记忆中。 综合来说,即时记忆里的数条信息中,通常只有一条能维持到人们对它作出反应,所以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只能对一个刺激有反应。我们常说一心二用,但真正持久地做同一件事难度实在太大。 例如,任何人都无法同时读两篇文章而使二者的思维保持不断,当注意其中之一时,另外一个在一秒之内便会从瞬间记忆中消失。这种消失是永久性的,就好像完全没见过一样。 我们再来看一个类似的例子:如果某人戴上一副耳机,耳机的两边播出不同的演讲,通常只能注意到一只耳朵所听到的,不记得另一只耳朵所听到的。这样他也许会认为:另一只耳朵所听到的东西并没有进入记忆的系统。其实,真实情况却是:另一只耳朵的信息也会进入即时记忆中,只是因为不被注意很快就消失了。 从上面这些事例中可知,“注意力”是决定即时记忆中何种信息保存,何种信息消失的重要因素。注意力决定什么东西要从瞬间记忆中排出,永远地消失;也决定什么东西要留在记忆中,甚至进入更长久的记忆系统。在记忆的初期,注意力占决定性的地位,所以它在记忆力的好坏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增进记忆力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设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美国的心理学家斯帕令,曾对这个即时记忆究竟能保持多长时间作过实验。他把12个没有意义的数字和希腊语辅音字母写在纸上,提示半秒钟,紧接着测试,看看能正确地记得几个。实验结果得到的答案是四个。拿给被试者看的数字或字母数予以增减,答案仍然是四个。哪怕是一次把全部数字和字母都记忆在脑子里,在提取过程中,也是把另外八个忘掉了,只剩下四个还记得。从这个实验可知,短时记忆只过几秒钟几乎就全部消失。 对必要的事情非得有长时记忆不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见闻的事,却有很多没有长时记忆的必要。大部分的见闻和经验几乎都是如此。 比如外出走路时,看到沿途的建筑物、风景,走过去的汽车、人、狗,听到种种不同的声音,这些都作为短时记忆进入脑海。只要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事情或事件,就会很快忘记。汽车从身后鸣笛即躲开,看见水洼就绕着走,这类事情都没有长时记忆的必要。 反过来看,如果脑子里总是装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信息,那就太滑稽了。就是说,短时记忆在几秒钟就统统忘却是毫无关系的,甚至可以说忘掉更好。人类比电子计算机优越之点,也许就在于有这种“遗忘的能力”。 2.短期记忆 当即时记忆里的信息被注意,并且被认为重要时,它便进入短期记忆系统。短期记忆系统通常被认为是执行记忆系统,因为它是记几秒或几分钟之内要用的信息。譬如,从电话簿中查到一个电话号码,合上电话簿,开始拨号。这时,就不能用即时记忆,因为这样马上就会忘掉。为把某些材料记住几个小时,例如一份名单、一部准备第二天复述的电影、一篇即将讨论的文章……,人们必须通过巩固程序,将即时记忆过渡到短期记忆的阶段。 实际上,这就是人们将进入大脑的东西巩固住,使其作为印象在脑海中停留30秒钟以上。人们称这种记忆为短期记忆,因为长期记忆,如果不是终生的,也是数年以上的。 当人们要记住某种事物,那么,就要巩固其印象。但人们有一种如同在小学背书那样的倾向,机械地反复背诵,用力对自己说,这可记下来了!当然,这有可能记下来,但只能记住很短的时间。如果人们一边机械地反复背诵,一边想着其他事情,那么,他们什么也记不住! 相比之下,短期记忆的容量与时效比即时记忆大,但是也同样有限。生活中,人们也许不觉得有一个短暂的记忆系统,但实际上它在许多时刻发生作用。譬如,人们在打电话时往往重复地念电话号码,否则就会忘记。假如在用这个号码之前突然有人要求你先拨另一个号码,你就会忘记这个号码。又如,打长途电话时要先拨一个区码,但往往拨完区码,就忘了真正要拨的号码了!当背一个电话号码时,若别人随意朗诵其他的号码,就很难记住要背的号码。长期记忆就不受这种干扰,因为长期记忆不需要经常复诵。 即使不断复诵,短期记忆的容量也不过是七个刺激项目而已,很少有人能达到八、九个刺激。如果想在短暂记忆中记九个以上的刺激项目,那么这个系统便会超负荷,结果很可能是全部都忘掉,就如同拨了区码后,把真的号码忘记一样。 为了使即时记忆事物变成短时期记忆事物,首先,人们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记住的事物上,杜绝一切构成干扰的分心现象。如果人们要把看过的电影第二天很好地复述出来。就必须想着电影故事,在想象中复现一遍,不要埋头看小说,尤其不要再去看另一部电影。在回想看过的电影时,要围绕着欲记住的情节,做一切可能的联想。在进入电影院之前排除了吗?当时天气冷吗?有人陪同吗?坐在电影院的哪个座位?甚至要寻找电影本身引起的一切联系,如其片头风格是否在看过的电影中用过?导演是否执导过其他影片?电影中的人物是否使人想起熟识的人?等等。 巩固记忆阶段是为了在各方面掌握要记住的材料,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加以观察,研究其周围的一切事物,一切与其有关的,可比较的事物,一切可唤起记忆的事物……当人们的内心进行上述活动时,记忆材料便不知不觉地逐渐深入他们的脑海。而当第二天人们复述电影故事时,他们本人也会因为能记住那么多而吃惊。 3.长期记忆 在记忆消退之前,把同一个识记的东西多次出声复述,就能使短时记忆延长寿命。但是一旦停止复述,就会半途而废,这个记忆也就会消退。而很好地理解短时记忆的这种性质,集中思想,反复练习,铭刻在心,就可变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长期记忆贮存信息的时间可以是几分钟、几小时、几个月,甚至几年。在这段时间中,即使没有一再复诵,也能记住这些信息,因为它们不再是存于短暂记忆系统中。当需要用很久以前所学的东西时,就要从长期记忆中去寻找。 从长期记忆中寻找信息是否容易,有赖于各种信息在长期记忆系统中的组织情况。组合信息的技巧例如组织、心象、记忆术等,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讨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基本认识:组织信息远比取出信息时的工作重要。人们常常觉得很难记起一天或一个礼拜前所学的东西,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好好地把学到的东西加以组织,再输人记忆系统。如果这样做了,记忆时便不会感到困难。一言以蔽之:要增进记忆,首先要改善对信息的组织能力。 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要求进行更全面的巩固记忆工作。这件工作非一蹴而就,必须反复多次,但要当心,不要做机械重复。这要从重复联想开始。比如,一个演员要逐字逐句记住一段台词,首先,每句话、每个字都要与一个形象、一种感情、一种个人记忆联想起来。当人们在大脑中重复联想时,台词便伴随着联想扎根于记忆库中。 而这种重复联想的继续,在内心的小电影银幕上,就会出现与要记住的台词有关的一个个形象,一幅幅个人目睹过的场景。这样一种练习会导致长期记忆。但为了保存长期记忆材料,有时还要重复。某些人所以能背诵一些诗,这是因为他们一有机会,就朗诵一次。每次朗诵,都加深记忆。 大家知道,旧记忆比新记忆更深地刻在脑海里,这是因为,当一个人50岁时,他可能已把18岁那年夏天遇到的一段冒险经历讲述过好多次,而他去年夏天遇到的冒险经历却一次还未讲过。 显而易见,不断对人重复讲述的做法,就会不断加深其记忆。重复讲述从前的一段经历,不一定非有听众不可,可以兴趣盎然地自言自语。这便是重复练习法。这种亲身经历的、生动而富有教益的经历的重述,就会塑造长期记忆形象。事实上,长期记忆系统的容量远比所使用的大,因为长期记忆的容量和短暂记忆不同,长期记忆几乎是没有限制的,所以没有人能够充分利用长期记忆的容量。 在长期记忆的仓库中,如何组织、排列物品,决定了以后从这仓库中取东西的难易与否。事实上,在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把新信息放进去。因为记得越多,就表示组织越好,组织越好,就越容易把信息归类。要为一项全新的资料建立档案,也许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是,如果有已经建立好的档案,那么要把资料归档便容易多了! 那么,上述三种记忆规律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那便是长期记忆要依赖短期记忆,因为把信息组织归档要花费时间。如果没有短期记忆,很可能在还没有归类之前,就把它忘了!因为短期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所以无需复诵无关的信息,或不重要的信息;短期记忆也需要依赖即时记忆,才能选出值得复诵的信息,丢弃不重要的信息;要把刺激项目组织成串,需要三个记忆系统携手合作,其中包括找出类别,复诵类别的名字,然后根据这些类别把资料或信息纳入长期记忆中。一句话,三者互相联系,相互转化,密不可分。 要全面衡量三种记忆规律的作用效果,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一天,如果你妻子(或丈夫)要你去商店买一杯牛奶回来,这样在你的瞬间记忆中,牛奶是最重要的,其余的则无关紧要,所以牛奶便存入长期记忆中。如果还有人说:“买一些汽水和啤酒。”那么,短暂记忆系统中有三条信息——牛奶、汽水和啤酒。接着又有人叫你买肯德基(又鸟)肉、汉堡包与冰淇淋,现在短暂记忆中有六条信息。你也许意识到可能还有更多,因此在记忆中便开始加以组合,把它们分成饮料和肉类。如果还有人让你买一些纸巾、纸杯和纸盘,这时你再加上“纸器”。这种过程继续下去。现在你要记的是一个含有三类九项的列表,你也许不想一面走一面念这些东西,但可以记住这些东西和饮食有关,于是想起饮食,接着便能想起饮料、肉类、餐具,然后便可以想起各项东西——牛奶、汽水、啤酒、(又鸟)肉、汉堡包、冰淇淋、纸巾、纸杯和纸盘。 第四节 记忆力的自我检测 记忆力是千差万别的,也是可以增强的。要增强记忆力,提高记忆效果,首先应该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如何。在记忆力好坏这个问题上,应该说你自己也是十分清楚的。 1.测验瞬时记忆力 用上、中、下三行英文字母或三行中文字,每行4个,共12个,作为测验材料。用很短的时间闪现给被试者。闪现终止后,让被试者回忆这12个字或字母,一般说来,在2秒钟内能回忆4个或5个字母,记忆力就算及格了。 如果要测验瞬时记忆力很强的人,则可将闪现给受试者的时间缩短;或者是时间不缩短,而闪现的字或字母增加。 所要注意的是,给出的字母或字一般不要有某种联系,因为有联系的12个字母或字,被试者认识第一个就能猜出后面的,这就达不到测验记忆力的作用。 如下列12个字母的排列法就较合理: SNTP PKLA SQJM 这种排列法就是未按顺序进行的,测验的结果也较为科学。 以下排列就不太合理: 面向基层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 这种排列,虽然有12个字,但实际上只相当于8个字,而且是3句话,给人以记忆提示,达不到测验的目的。 还是上面的字,混合排列就不同了: 层向来界 向面层世 面未基向 显然,也可将一两句话作为测试瞬时记忆的材料,但其中个别字应略作改动:“教盲为无产阶级政冶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给合”。 这句话闪现的时间可缩短一些,因为是按一句话顺序排列的。其中,“盲”会误读为“育”,“冶”会误读为“治”,“给”会误读为“结”。 通过以上方法可测验瞬时记忆力或感觉记忆力。 2.增强短期记忆的有效练习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短期记忆力呢?我们经常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分块,将一些很长的数字或信息分成几块来记忆。 比如,4951368774很难记,但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块,就会好记得多:495-136-8774。记电话号码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要简单准确地记住像这样一个电话号码不太容易,但我们如果把它分为三块来记,就会容易得多。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记忆长串的事物,看看下面九个互不相关的词: 桌子 玫瑰 万寿菊 大象 椅子 印度豹 书柜 斑马 鱼尾菊 慢慢地读,然后合上书,看看你能记住多少,多数人平均只能记住七个。 然后我们再来把这些事物分成几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管这样的分块叫做分类: 动物 花 家具 大象 玫瑰 桌子 印度豹 万寿菊 椅子 斑马 鱼尾菊 书柜 分类后再记忆就会容易很多。每一类成了一个整体,而不再是三个不相关的事物。而在每一类中的每一个事物你记起来都会更容易,因为你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 短期记忆有以下几个用途: 减少混乱。它起到一个临时的速记板的功能。无论你是算帐、买单,还是记下名字、日期,你的大脑中都会留下清楚的信息。 当你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时,能帮助你记下周围的环境和道路。 短期记忆能帮助你记下为一天的活动定的计划,当你完成一件事以后,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开始做下一件事。 短期记忆能帮助你记下谈话的内容。对方提到某个人的名字,你必须清楚他在说谁,这个人的名字可能就在你们刚才的谈话中出现过。 3.测验长时记忆力 准备以下材料,测验你的长时间记忆。 第一: 书 烟灰缸 奶牛 大衣 火柴 剃刀 苹果 钱包 软百叶窗 煎锅 钟 眼镜 门把 瓶子 蚯蚓 将上述代表15件物体的字用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读一遍。然后,争取不看书,将它们完全按上述顺序写出来。不妨自己给自己打分。 第二: 用大约3分钟记住下列20件物体,然后争取不看书将它们列举出来。但同时还要记住与这个物体相对应的数码。 1.飞机 2.香烟 3.收音机 4.灯 5.图画 6.电话 7.椅子 8.马 9.窗子 10.茶杯 11.衣服 12.花 13.面包 14.香水 15.帽子 16.蛋 17.铅笔 18.窗帘 19.花瓶 20.书 第三: 用大约1分半钟读下列10个数字。然后取一张纸,凭记忆将它们写出。自己再给自己打分。 72 44 32 78 62 21 73 98 76 51 第四: 想象有人从一副洗好的纸牌中抽去5张,其余的49张都只报给你听一次。你能通过记忆说出哪5张没有报过或是遗漏了吗?请用4分钟的时间记忆出来。 第五: 用7至9分钟的时间看一看一张有10个人和他们各自电话号码的表,然后将所有10个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看你能否凭记忆写出与每个人相应的电话号码。当然,电话号码是不能记错的,否则会找错人。 另外,通过识记名词、定义、定律等,也可测验长时记忆力。甚至可以通过问10年前或几年前你中学或小学同班同学有多少人,都叫什么名字,你当时的班主任是谁?班上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等等来测试。 这些测验后,你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分数不高而感到沮丧,不要难为情。这是正常的事情,它说明你的记忆力有待增强。通过掌握一定的方法,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你是完全可以提高记忆力的。另一方面,你也可作一种比较:在没有训练、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前你的记忆是多少分,而读了这本书或其他关于提高记忆力的书,掌握了一些记忆的方法后,你的记忆力是不是提高了许多?是不是有了明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