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跟人生一样,是一场“旅行”,你不去做,不去走,想,是想不明白的。只有做了才明白。
没有企业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道路是完美的,每条道路上都充满了荆棘。
“荆棘”是好的,更多的是“陷阱”,掉下去你就没了。
荆棘最多就是拉伤一点,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像我们这种,从小皮就糙得很,没有什么问题的。
做企业能走出来的,没有一个不是皮糙肉厚的。皮嫩的,怎么披荆斩棘?做企业就是这么过来的,一路打出来的。
所以很多东西,要去做;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从1992年创业开始,复星一路走过来也有30年了,中间也经历了多个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周期。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有那么多周期,有那么多问题,人会疲劳,技术会落后,市场会变化,如何穿越?如何让企业更好地去成长?
其实所谓周期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周期,宏观周期你只能去应对,改变不了。你不能说我要改变股票市场,我要改变产业政策,企业做不到的。
我们能变的是什么?你能改变的是自己——也就是企业周期。
企业周期后面是人的周期,你是不是还处于企业家状态?所以我觉得,对外只能去应对,对内你要把自己变得更强。
任何一个企业都活在周期中。有时候我们会忘了这一点,就像股市到了6000点,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巴菲特,都可以总结出来我该怎么去投资。但等股市跌到2000点,每个人都觉得政策不好、是别人的问题。但其实周期变化都是正常的变化,我们要学会适应。
1.逆周期——顺势而为
怎么去应对周期?我觉得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学会逆周期。
在一些人眼中,逆周期是不正常的,就像别人都不感冒,你感冒了,但其实逆周期不过是顺势而为、顺常识而为。
有时候会感冒的人,才会更加懂得在天冷时加条围巾、套个外套。往往自以为比别人健康的人,可能连体检都不做,却在大病面前束手无策。
比如面对宏观经济周期,复星有句话叫“站在价值的地板上,与周期共舞”,就是你永远别忘了你其实是在地板上,你要脚踏实地,不要看到别人飞你也飞起来。
你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还是脚踏实地去做,不要别人想什么你也要什么。
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在寒冬来临前早做准备?当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你要改变,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逆周期的关键是你每天一点一滴怎么去做?你每天是不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其实是这样的,一个月能成功的事情,大家都能做;一年能成功的事,做的人会少一些;五年才能成功的事,愿意做的人就更少了;如果做一个事情要十年才能成功,基本上就没人跟你竞争了。
所以你到底要跟谁去竞争?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样的事?这是最最重要的。
2.做对的事,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
在复星,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对的事,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这样你才能穿越周期,这样才没人跟你竞争。
谁都能做的事情,你说你做得比别人好,我看很难,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的,而中国竞争又特别激烈,你想做的别人都可以做。你这里开个店,做好了,对面马上又开一个出来跟你竞争。
看上去时代变化很快,但背后其实是出细活、出精活、出需要长期积累的活儿的时代。
所以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很重要的事就是科技创新。我们今天还能在竞争中有优势,靠什么?靠技术、靠创新。
就像冬天很冷,你说你很勇敢、很拼命,但其实光靠练太极拳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有过冬的棉袄、过冬的装备。
3.活得更久才能活得更好
穿越周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穿越资本的周期。
我们做企业的很清楚一点,就是你的现金流、你的资本就像你的血液一样,如果被抽干了,企业也就死了。所以想要活得更久,就必须要顺应资本的周期。
顺应资本周期,并不是说让我们去追逐资本。资本是为产业服务的,但如果有机会,为什么不借力资本力量把产业发展得更好呢?
当然我一直跟大家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你穿过周期了,你发现你竟然领先了,原来竞争对手在过程中已经死掉了一大半。
所以要活着,怎么活?比如在融资方面,复星就拥有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通过债券发行、IPO等多种方式融资的能力。
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多点现金,多个渠道,多种融资的方式。
这在围棋上来讲叫多个眼,多个眼你就可能多口气,你就比别人多活一天,多活一天你就比别人多点竞争能力。
有时候不要只想到跑得更快,而要想到活得更长。
有一句经常讲的话,就是“新司机越开越快,老司机越开越慢”。新司机刚开始开车,很喜欢开快车。但车开太快了都要翻车的。所以我从来不羡慕那些通过高负债实现快发展的企业,他们看上去势不可挡,但真的只是“勇气可嘉”。
当然我们也时刻提醒自己,老司机也不能开太慢,不能停下脚步。要关注新的变化、新的业态,要做好穿越周期的准备。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前几年,虽然我们每年都说困难、“年年难过”,但实际上还是“年年过”。但这个冬天,我感觉有些不一样。
尤其今年(2019年)很多企业家朋友都遇到了问题,而且不是小企业,有些企业很不错,甚至是上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我就在想,到底怎么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说要改变自己,那又改变了多少呢?
所以我对现在经济的看法是:
第一,经济的确会很困难,这个冬天会非常冷。
第二,世界上要有一个救世主,就是市场;而在市场里,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作为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的是反省、是扪心自问。我们必须认真想想,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前五年我们又做了些什么?
以下这四个问题,是这几年我自己一直在扪心自问的。
第一问:我们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在客户身上?花了多少时间在了解产品上?花了多少时间在提升产品服务上?
每个董事长应该是公司的首席产品体验官。产品好不好,客户满意不满意?我们自己应该是最了解的。
但这种了解绝不能依靠喜好和直觉,你需要花更多时间跟客户去沟通。
尤其产品销量不好,市场上又有很多竞争的时候,你就特别需要更用心地体会产品。
现在,我花时间最多的就是研究产品。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基本认为要造好产品,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做平台,但是能做成像腾讯这样大平台的企业毕竟是少数。第二就是花更多的时间去琢磨怎么做好产品。
但如果做产品,我必须要强调一点:我们一定要做精品,一定要千锤百炼,一定要为客户创造价值。
第二问:我们花了多少钱在研发上?花了多少时间在学习新的业态和感受新的趋势和方向上?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移动互联网。但我想问: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只是在淘宝上卖东西吗?
千万不能因为取得了成绩,就不学习了。永远只有比别人学得更快,我们才能比别人走得更好、更远。
现在客户需求变化非常快,我们也进入了一个科技研发能快速转化为成果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技术的进步、产业的进步、市场逻辑的进步,逼着我们要不断学习。
另一方面,一定要重视科技研发和创新。
很多出问题的企业,虽然公司已经很大,但生产的大部分产品是同质化、低科技含量的产品,而且一直靠低毛利不断扩大销量。
但时代变化太快了,很可能你生产出来的不是产品,直接就是库存。所以,现在尤其要用科技创新来引领。
第三问:我们花了多少精力在组织升级和人才培养上?花了多少精力在引进高级人才上?我们有没有在90后、00后身上学到了什么?
组织、人才,绝对是一家企业最核心的资产。
所有的事都需要对的人去实现,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组织需要不断升级,人才要不断换仓。
我们一定要吸收具备高能级、更在状态、更渴望成功的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团队,但我们花了多少精力在团队升级上?
我举个例子。复星狼队这个赛季从英冠踢到了英超。但我突然发觉,英冠虽然踢得好,但是到英超后,却碰到了很多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英超要求球员的素质和英冠是不一样的。
现在中国经济不管跟美国发生什么,都是长期且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解决,中国经济已经在参与全球竞争了,客观上我们已经在踢“世界杯”了。
这个时候,你的人才还是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不出问题不是很奇怪吗?
第四问:我们愿意不愿意慢下来,去做点慢的事情?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速度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什么都发展得很快。我们已经习惯了快。
很多企业,我对他们做事的风格有一种感觉,就是All in,就是“赌”。这个“赌”不是说去赌场,而是说做企业很有“赌”性。
之前40年,因为整个市场在发展,一俊遮百丑,你很大概率赌成功了。但你千万不能把经济大势当作你自己的能力,市场不好了,会怎么样?All in一下会很爽,但之后呢?
我们真的要沉下心,做对的事情,做难的事情,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
内容来源:由编者整理汇总自网络公开资料汇编而成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