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州子观心理工作室 姚建华
微问答
姚老师你好,我真的是快崩溃了,不得已才来求助。
我儿子今年14岁,上初二,之前一切正常,学习成绩也还不错,虽然不是前几名,但也是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十,可就在这周,周日下午突然提出不去学校了,问他原因也不说,我们苦口婆心地劝也没用,班主任来做工作也不行,今天为止已经一周没有去学校了,我真担心这样下去这孩子就废了,你说他才14岁,他不上学能做什么呢?这几天我也在反思,他从小没有在我们身边长大,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前几年我们经济条件好点了才接到身边,他性格内向,平时跟我们也不太讲话,我们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真的希望老师能帮帮我们,感谢!
——无助的妈妈
答
姚建华:
这位妈妈,您好。
特别能理解您此刻的焦虑和无助,哪个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将来过上出人头地的好日子呢?就算不出人头地,起码也不要像父母这辈一样辛苦,能轻松一点生活;最不济,也要随大流,顺利完成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将来找一份说得过去的工作,过个安稳的日子······
此刻我在努力想象孩子的心理状态,我猜测,这一周以来,他一定并不好过,可能也经历着焦虑、担忧、害怕、迷茫······而且,我还猜测,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也可能是很长时间),他也在经历着类似的煎熬,也在犹豫、纠结······最终决定不去上学,一定是实在撑不住了!他们很清楚一旦宣布不去上学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父母的压力甚至冲突、老师的压力、同学们和周围大人们异样的眼光等等。他们宁愿承受这些,也不愿再去学校,那一定是去上学这件事情带来的负面体验远远超过了不上学带来的。所以,对于不想上学的孩子,我们除了劝之外,还需要去尝试看见是什么阻碍了他?然后尝试去跟他一起寻找解决方案,移除阻碍。
对于您来讲,现在有一个核心的困难:您的亲子沟通几乎是等于零的。也就是您的真正的亲子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孩子不信任父母,有什么话也不跟父母讲,这样的话,就算他遇到什么困难,他也不会选择来跟父母商量,更不用说求助!我想现在的这一状态,早在您决定将他交由爷爷奶奶带的那一刻起就埋下风险了。当然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并不是只是您一家是这样。“留守儿童”们的亲子关系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父母觉得愧疚,拼命补偿满足孩子,让孩子有这样的心理“你们欠我的,就该什么都听我的!”,结果可能是孩子没有边界意识,骄纵无理;另一种情况是父母与孩子身在一起,心却很远,没什么情感交流。所以,在这里会建议您:将重建亲子关系摆在首位。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那么,目前除了重建亲子关系,还能做点什么呢?重新恢复孩子的功能,比如社交,可以鼓励他跟同学们保持联络,甚至邀请好朋友同学们来玩;去尝试唤醒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有了希望就有动力,比如他感兴趣的领域、擅长的领域······
最后想说,尽管学业对于一个学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这个“人”本身,孩子做为“人”的功能正常了,一切都是可以再补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