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稻盛和夫
所谓人生目的,并非荣华富贵抑或出人头地等所谓的成功,而是塑造至美之灵魂。依我看来,我们被赋予生命,正是为了在人生——这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磨砺灵魂。
反思自己的人生,我更加深信,为磨炼灵魂,提升心性,而不断努力,日日“精进”,这才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最引以为荣的活法。
一、一心埋头工作可磨炼灵魂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个艰深的哲学问题,对此,我有自己的一番思考。
我们人类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并非出于自身意志。懵懂之时,便已然存活于世。
因而,我们不可能决定好这一生该如何度过后再开始人生的旅途。诞生之后,我们逐渐成长,明白事理,终于开始思考人生。
然而此刻的“思考人生”,不外乎希望成为医生还是社长,或者当个工程师、老师、公务员抑或政治家。
步入社会之后,多数人都以出人头地为其人生目的。
为了在竞争中拔得头筹,有时不免与竞争对手明枪暗箭、互相排挤,而这一切只不过为争夺金钱、名声、名誉和权力,而大家都会以为获胜者即等于有了出色的人生。
果然如此吗?即便家财万贯,声名显赫,统率众人显耀于世,死亡降临,人生画上句点之时,肉体等有形之物统统不能带走。
然而,并非一切都归于虚无。
我相信,只有人内心最深处的“灵魂”才会作为其人一生的结果存留下来,甚至可以带往来世。
既然如此,带着怎样的灵魂离开人世,这才决定了人一生的价值。
换言之,所谓人生目的,并非荣华富贵抑或出人头地等所谓的成功,而是塑造至美之灵魂。
依我看来,我们被赋予生命,正是为了在人生——这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磨砺灵魂。
1997年,我曾在京都南部的临济宗妙心寺派道场——圆福寺出家,投身于佛门。
佛教教义中,磨砺灵魂、提高心性,最终所达的至高境界称作“悟”,而实现“悟”的修行为“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即指六种修行方式,而其中之一便是“精进”。
所谓精进,指认真努力地做事,即现代社会的“工作”——这里所指的“工作”,不单指获得报酬的方式手段,而是专注于工作,一心不乱,由此锻炼心性,磨砺灵魂,塑造人格。
从意义上讲,“工作”就是“修行”。生命不息,精进不止。
每时每刻都全力以赴,以作万全之备,这种生活态度即为“精进”。
哲学家中村天风(1876—1968)曾阐述了积极思考的重要性。
天风大师出生于西乡殁于西南战争的前一年,不愧为伟大哲人,终其一生都在探究人该如何生活,追寻这一问题的答案。
我年轻时起一有机会便会翻阅他的书籍。天风大师在其著作《研心抄》中针对心态,阐述了“有意注意的生活论”。
有意注意,顾名思义,“有意识地予以注意”,即自发、能动地将意识集中于某一对象。
与此相对,还有“无意注意”,例如,听到某处有响声,于是条件反射般地转头去看。这是被动、不自觉地运用意识。
为迅速且正确地作出判断,不论置身何种状况,不论事务何其琐碎繁杂,都不应敷衍了事,而是认真、专注予以处理,以此锻炼知觉的敏锐度。
平日全神贯注、磨砺以须,习惯于沉着思考,那么即便突遇重大问题,也定然成竹在胸,应对自若。
这一道理对于需要下判断、做决策的人而言,至关重要。
例如,经营者案头常堆积大量议案需要依次即刻做出决断。
这要求他们发挥惊人的集中力,同时必须长时间专心致志,否则,无法持续进行正确的经营决断,以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
我年轻时也有过这样的体会。
由于过于繁忙,一旦精神松懈之时,对于某些事务不以为意“就这么点事吧”,简单应付;或者等闲视之,不亲自做判断,任由部下处置,这实在是最危险之举。
因为这些草率判断往往会引发很大的事故。
例如,有一次,公司一位干部因为有事要我做出判断,就同秘书协商与我谈话的日程安排,然而,我手头事务堆积如山,四处奔波,未能腾出时间处理此事。
某日,他碰巧与我在走廊中擦肩而过时,他露出坚决的表情,拦住我商议此事。我为他的热情所动,听他讲述并给与指示。
其实,这种情形下极易判断失误。因为即使主观上想要集中注意力,因为站着交谈,很难全神贯注。
类似事情时有发生。
于是我发誓,再繁忙都应抽出时间,即便短至10分钟、20分钟,也必须安排合适场所认真商议,集中全力思考后得出结论。
实际上,直至京瓷公司规模壮大到某一程度前,企业里外一切事务我都必定亲自过目,判断其成否,绝不会半途丢给部下,撒手不管。
而这期间,面对数量庞大的议案一一决断,也几乎从未判断失误。
这大约因为年轻时起便习惯于集中注意力,从而稍许磨练了自己的判断力。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把集中全力思考作为领导者的责任。
当然,世间也有人认为,优秀的领导者只需“酌情处理”,具体事务全盘委托部下即可。然而,并非托付部下便万事大吉。
其实,这样的领导者多数只不过摆出领导架势,放任部下行事,以便逃避认真思索、判断的责任吧。
更有人得意洋洋:“上司的职责应在考虑更大的事务上。”
然而,如果平日未从微小事务起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一旦突遇重大事件,也难急中生智、妥善处理。
当然,如果成了大企业后,仍然事无巨细都拿到领导面前,那么经营者也忙不过来。
什么事该与领导者商议,什么事应自己判断处理,能否作出正确的区分,也是干部能力的体现。
每当部下就具体事务前来寻求商议,我都会适时地进行指导,以培养干部。
二、经营依赖踏实努力的积累
企业经营并不只是处理重大事件或像收购别的企业那样风光刺激,企业经营更多的是反复进行枯燥单纯的判断。
然而,若无这样踏实努力的积累,则难以成就大事。
人生旅途上,不可能犹如乘坐喷气飞机般忽而飞到目的地。面对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漫漫长路焦躁也无济于事。
而靠耍手腕施诡计,抑或临阵磨枪,即便成功也足不着地,这种荣华不会长久。
所以,人生重要的是依循正道,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
树立事业或人生的远大目标,而实现这种目标犹如修筑高耸的石墙,不可急躁,需要一石块一石块地垒砌。
同时,仅仅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为实现大志,必须集结众人之力。此时,至关重要的便是“正确的道义”。
志向高远、埋头苦干的人,其周围自然会聚集志同道合者。同伴逐渐增多,垒砌的石块大大增加。如此一来,不久便可以实现当初无法想象的伟大成功。
公司的发展也同样道理。
如前所述,首先确立符合大义名分的理念,并让这种理念与全体员工共有,大家共同实践,把全体员工的力量整合起来,成为巨大的合力,从而实现公司的飞跃发展。
三、败而不馁真英雄
改过之时,只要明白自己之误就好,即可将此事抛诸脑后,立即向前踏进一步。
如果总是为已发生的过失而悔恨,为遮掩或补救而费心劳神,这便如同打破茶碗后收集碎片,完全于事无补。
我们多为“小人”,总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尤其在部下面前。“这是问题吧?”有人这么指出。
但是,即便明知自己不对,仍矢口否认,或强词夺理,或花言巧语,试图遮掩躲避。
面对众人,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坚决改正,“是我错了,是我不好”,这样爽快反省,并注意今后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踏出新的一步。
如果老是为自己曾经的失误悔恨、烦恼,则百害而无一益。只要勇往直前即可。
最不可取的是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这可能损坏健康,甚至萌发轻生之念。人生或事业中,烦心、痛心之事纷至沓来。
这种时刻,如果总是忧心忡忡,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会进一步影响工作,甚至损害健康。
必须斩断这种恶性循环,办法是不再为往日的过失而自寻烦恼。
即使犯了重大过错,一时令人寝食难安,即便失态至此,也不要痛苦个没完没了。
我常与人说,为使人生更加美好,应谨记如下“六项精进”:
1.天天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日日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总是担忧。
“六项精进”中第六则“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总是担忧”,正与西乡所言一致。
情绪低落,担心烦恼,都于事无补。人生或事业中遇到的障碍与难题,仅靠感情、感性解决不了。
越艰难越应运用理性。以理性深入思索,寻求合理且根本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倾注精力,这点才最为重要。
如果已考虑周全并竭尽全力,已经“尽人事”了,那就行了。至于今后是否顺利进展不必想得太多。
只需怀抱成功的信心“待天命”就够了。不论结果如何,都不必后悔烦恼,跨出新的一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怀抱梦想与希望,以诚挚之心应对。
这才是重要的,这就叫“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知己之过,即善也”。这在克服困难时很重要。西乡经历过常人少有的严酷的人生,他这句话也是至理名言了。
四、日日反省,认真处世
我有个特别的习惯。
每日早晨,站在盥洗室的镜子前,注视自己,前一天的事情便如走马灯般一一掠过眼前。
此时倘若回想起曾摆架子、说大话,就会猛然陷入自我嫌恶之中,顿时羞愧难当。
于是不由得大声道歉:“上天,对不起!”偶尔会说:“母亲,对不起!”有时,也会说:“上天,谢谢!”
因为是上天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是,所以要表示感谢。这一习惯已持续了近30年。
因此,不知从何时起,只要我在自家的盥洗室中,家人谁也不会进去打扰。这算是我自创的每日反省法吧。
年轻时起,每日争分夺秒,根本无暇沮丧担心。所以,每日大声地表达自己的反省之情,并铭记于心以作训诫,从而迈步向前。
这已习惯成自然了。每日的反省,对于塑造人格甚为关键。
每日审视自己——“作为人,这样做是否正确?”“有没有骄傲自大?”——这样来逐渐磨砺、提升心性。
人生只有一次。这样宝贵的人生怎能留下缺憾,因此,必须每日认真努力、乐观向上,同时不忘自我反省。
反思自己的人生,我更加深信,为磨炼灵魂,提升心性,而不断努力,日日“精进”,这才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最引以为荣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