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是一个以分封制为国家制度的王朝,它是一个由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组成的王朝。因为周王朝是分封制王朝的性质,决定了周王朝势必是一个贵族社会。所以,在周王室有威严的西周和春秋时期,周朝的国家干部和人才选拔机制是以“世禄世卿制”为基础,以各种不同方式的“考察制度”为辅助的一种人才选拔流程,简单的说,就是王爵世袭,由诸侯国将本国的贵族举荐给周王室,周王室对其进行考察决定是否录用的制度;战国时期,因为周王室的威严不在,各国都有了一套自行选拔人才的标准,“世禄世卿制”终结。
世禄世卿制周王朝代替商王朝建立的时候,根据亲属关系和功劳大小,分封了很多的诸侯(公、侯、伯、子、男);诸侯的下面,也分封了诸多的贵族(卿、大夫、士),他们世袭罔替,不能随意任免。在这样的贵族统治的基础上,就诞生了“世禄世卿制”的干部选拔制度。
“世禄世卿制”的干部选拔首先有一点就已经确认了,就是你的“级别”在当上国家干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你是贵族,继承了家里的爵位,你才有资格参与国家干部的选拔。等到诸侯需要用人的时候,他会在贵族里面进行考察选拔,选出优秀的人才,给予“实职”,如果没被选上也不要紧,你反正是贵族,世袭的,有足够的待遇来生活;如果你足够优秀,你还会被诸侯推荐给周王,周王会对你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合格,你就从“地方干部”变成了“国家干部”,如果你在“国家干部”的位置上干的好,很有可能会晋升爵位了。
当然,除了“爵位”世袭之外,有些官位甚至都是“世袭”的,比如太史一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这类官位一般出现在具有一定技术性的地方,比如前面所说的太史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像负责农业的、负责制造的一些官职,也都是家族世袭的。
围绕“世禄世卿制”的考察方式当你被举荐给“周王”的时候,“周王”就会采取一定的方式对你进行考察,来看你是否符合当“国家干部”的条件,这些考察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方法:
1、“案名察实”法。在诸侯给周王推荐国家干部的时候,需要在推荐信上详细的写明推荐的理由,有何优秀的品德和才能,周王在接到推荐信之后先进行审查,如果觉得合适,便派人按照推荐信上的内容对其进行考察,看他的实际表现是否如推荐信所说的一样,通过考察之后,再由周王对其的“治国理政”能力进行考试,考过方能入朝为官。后演变为“三选制”,即地方(诸侯)举荐、君王面试、分管领导(直属上级)考察。(太公谓文王曰:“君好听世俗之所举者,或以非贤为贤,或以非智为智。君以世俗之所举者为贤智,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是以世乱愈甚。”文王曰:“举贤奈何?”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君以官举人,案名察实,选才考能,则得贤之道。”——《反经》)
2、六德、六行推选法。即地方围绕“六德”、“六行”、“六艺”对符合选拔条件的人来进行层层考察,每三年为一个周期推选给周王一次,在周期内要进行五次选拔,由低到高分别是秀士、选士、俊士、造士和进士。“六德”指的是“知、仁、圣、义、中、和”,“六行”指的是“孝、友、睦、姻、任、恤”,“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战国时期的多种选拔制度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威严不在,各国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自己的一套选拔制度,这个时候,“世禄世卿制”基本已经不负存在了。
1、客卿养士制度。即门客制度。由于各国开始互相之间大肆征伐,所以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异常高涨,为了争夺人才,于是诞生了客卿养士制度。各大贵族敞开大门,招收各种门客,只要你来了,能展示出一定的才能,你便能在这里落脚,成为贵族的门客,一旦国家有某方面的人才需要,这些门客便会被举荐给国家。在这种制度下,出现了很多我们耳熟能祥的人物,比如以“养士”出名的有战国“四公子”——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以“门客”出名的有毛遂自荐的毛遂、弹铗长歌的冯瓘、刺秦的荆轲等等。
2、军功累爵制。即论功行赏,以军功给予爵位官职。这一项的代表,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在变法之前,秦国实行“世禄世卿制”,而商鞅在变法时废除了这种制度,《史记》记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在变法中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希望,进一步的调动了平民的积极性。
在此之后,中国的人才选拔先后经历了“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科举制”出现之后,成为了我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它一直实行了几千年,直到清朝末年才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