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南京:与江共生改变一座城

初冬时节,登上幕府山远眺,依稀可见五公里外的长江大桥。江面宽阔浩荡,南北货船来往不息。来自巴颜喀拉山下的涓涓细流途经名山大川远道而来,一路向东,至南京地段,早已成奔腾之势。

这便是长江。

两岸是依江而生的南京。悠悠江水见证了南京的数度起伏,也哺育出这座城市雄浑与婉约交融的独有气质。曾经,城市背江发展,市民近江不见江。如今城与江共生,大江成为城市主轴,生态文明滋养全城。

时间转到两年前的今天。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两年过去,回头再看,充满活力的“长江绿”已成为这座山环水抱之城的主色调。与江共生,南京早就踏上了发力“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漫漫征途。

敬畏自然鱼鸟回归

霜降过后,长江南京段的最上游,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正忙着迎接“客人”,第一批白琵鹭、小天鹅、斑嘴鸭、绿翅鸭自西伯利亚和北欧等地跋涉千里而来,与岛上的野牛、獐子等“原住民”开起了派对。

此时,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启幕。从这个大会,更多人知道中国有很多城市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

南京就是这“很多城市”中的一个。新济洲,这个野趣十足的无人岛曾有近4000人的常住人口。2000年11月,江宁区政府对新济洲上住户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人类退避三舍,新济洲渐成野生动物的天堂。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90后讲解员张皖宁从码头坐20分钟的轮渡来到岛上。除了零星的工作人员,陪伴她的是岛上数不清的小生灵。今年春天就有一批绿头鸭“赖”在这里不愿走,一直“赖”到了夏天。“它们‘贪图享受’,连迁徙途中的繁衍大任都抛之脑后了。”张皖宁笑道。

新济洲湿地公园内的69个24小时监测点记录下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与2016年相比,新济洲湿地公园的维管束植物由354种增加到556种,鸟类由103种增加到208种。展览馆中的数字大屏连接的是岛上的监测点,让人时刻窥见野生动物的岁月静好:浅水边,灰白色的苍鹭把脑袋缩进翅膀里,三三两两地休憩;芦苇飘荡的滩涂上,十多头颜色各异、膘肥体壮的“野牛”正埋首草地大吃大嚼;一只白鹭栖息在河柳上,在橙黄橘绿中格外引人注目。

20多年前的旧建筑物还在,唯有爬满墙壁的藤蔓诉说着时光的变迁。张皖宁喜欢抱着相机四处拍摄,偶尔会与一只野猪大眼瞪小眼,也会看见小蛇旁若无人地爬过路面,一粒坚果“啪”一声落在脚边,抬头一看,树上站着一只上肢空空的松鼠。

每当遇到这样的时刻,张皖宁就觉得,自己做着一份全南京最幸福的工作。

人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的美好体验不只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岛屿。在离城市中心新街口不到10公里的中山码头,摄影爱好者们常常三五成群,扛着“长枪短炮”,捕捉江豚跃出水面的身姿。南京是全国唯一一座能在城市中心看到野生江豚出没的大城市。

南京市发改委长江办的工作人员介绍,2014年,南京划出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西起江宁区新生洲,东至南京长江大桥,全长44.8公里,规划总面积86.92平方公里。长江南京段观测到的江豚数量已经由多年前的十几头增加至五十几头。“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唐代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中将江豚与鸟类比作人类活动的晴雨表,实际上,它们更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10月中旬,近千只斑嘴鸭、绿头鸭和近百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现身新济洲湿地;10月下旬,四十多只小天鹅在溧水石臼湖上翩翩起舞;11月上旬,鸬鹚、白骨顶鸡等候鸟把玄武湖的人工浮岛天鹅岛当作“客栈”和“食堂”……据统计,南京地区现有鸟类243种,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26种,占南京市鸟类总数的51.85%。

在看不见的地方,伸向长江的每一个排污口水质达标。湿地生机盎然的背后,是南京达到千万级人口的规模却依然保持着水环境全省最优,生态环境创本世纪以来最好水平。

大江生机激发人的生机

沿着地铁二号线一路向西,出了最末站鱼嘴站往前走不到一公里,南京鱼嘴湿地公园出现在眼前。红白相间的灯塔映衬在蓝天下,站在观景台上,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似乎伸手可触,低头就是滚滚江水。

对于来自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陈师傅来说,这幅美景日日可见。他曾在马鞍山市做汽车维修工,脏污的环境和长时间的体力劳作让他不堪重负,机缘巧合他选择跨省来到鱼嘴湿地公园的便利店工作。

“以前每天都是满手油污,现在每天呼吸新鲜空气,看看江景,心情舒畅。”喜欢在鱼嘴湿地工作的他,每日驱车往返两小时跨省上班。

鱼嘴湿地公园位于长江、夹江、秦淮新河三水交汇处,被称为“河西绿肺”。在几年前,它还是一座油库,江滩油污遍地,一片荒芜。如今,旧油库变成了白鹭广场,油船接驳栈道变成了景观栈道,装卸货物的码头变成了观江平台。

花香风自来,这几年,鱼嘴湿地公园在社交平台上爆火,无数年轻人相约打卡。便利店的文创产品“灯塔雪糕”持续热销,陈师傅一人守着冰箱,忙不过来。

在斜对岸的浦口区桥林街道,曾有一片“十里造船带”与鱼嘴荒滩默然对望。桥林街道周营村党总支书记张芳是“周营媳妇”,她还记得2006年刚嫁过来时的村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破败不堪的十里船厂连成一片,将长江沿岸死死堵住,这里的村民是“临江不见江,见江难近江”。

2018年6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长江江豚保护区浦口段存在“生态欠账”。浦口区下决心铁腕整治沿岸棘手的散乱污企业。

58岁的杨忠华也是桥林街道周营村人,他的家到江滩只需步行十分钟。十里造船带摇身一变成为十里风光带后,杨忠华一家日日去江边散步,孙子的小手常伸到江里玩水,偶尔还能看见江豚。

杨忠华曾是桥林永华船业的维修工,后来企业经营难以维系,他靠打零工维生。现在,这位长江子民是地铁S3号线林山站的维修工,环境更好,收入更高。他告诉记者,从前的船厂工人有一大半都在桥林街道工业园区和地铁S3号线上工作。

做事仔细的留守妇女成了保洁员,有手艺的壮年劳力去了生产车间,开水泥预制小作坊的父子俩承包了降尘的洒水车……曾经一身脏污,如今干净体面。“大家日子都越过越好。”杨忠华说。

“这里有花,有草,还有水,随便拍张照片都是风景……”11月10日下午,66岁的骑行爱好者刘玉良穿上骑行服,戴上头盔,顺着幕燕滨江风光带骑行。“我每天都会来骑行1个小时,欣赏江边美景,还能锻炼身体。”江水潺潺,绿地葱郁,大江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不少市民漫步江边,观景、拍照。

“燕子矶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的老化工基地喽!”刘玉良感叹道。

北邻长江,西枕幕府,资源禀赋带来的优势让燕子矶与传统工业结缘,这里化工、石油、电力、水泥等产业密集,在城市形态上是“城郊接合部”,在产业发展上是“重工业”。

早在十年前,栖霞区就把燕子矶地区化工企业整治搬迁列为重点民生工程。2011年,51家小化工企业全部关停;2012年,66家化工企业全面停产;2016年底,燕子矶片区按照“退城入园”模式对辖区内工业企业全部实施“关停并转搬”。真金白银,大刀阔斧,燕子矶地区累计投入资金150亿元,至今已关停、搬迁、拆除企业404家。

从工业老区迈向生态新城,燕子矶地区开启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蝶变之路”。按照最新规划成果,18.8平方公里的燕子矶新城将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休闲旅游等产业。随着一批商贸综合体、区域总部、品质酒店相继落地,同时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接连引入,居民生活品质正日渐提升,长江岸线也越来越具烟火气。

呵护一条江改变一座城

每一滴流入长江的水都要能“过关”。南京,这座唯一跨长江而治的古都,几乎条条河流通长江,因为呵护一条江必须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局。

为水、为空气、为生态定价,高淳率先行动。这座江南小城拥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经过与南京大学团队历时1年半的合作测算,2019年高淳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约为1575.71亿元,为当年全区GDP的3.4倍。2020年,高淳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约为1656.07亿元,较2019年增长5.1%。去年6月,由高淳主导起草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作为南京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行走在高淳的田园小道,道路整洁干净,村居错落有致,墙绘美丽养眼。在这片醉人的诗意中,清新的空气都有特定的“价格标签”。有定价,便能金融赋值,这俨然成为高淳开启生态价值转化的“金钥匙”。

从机制到立法,生态文明已经开始伴随南京发展的每一步。南京长江岸线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早在2018年,南京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长江岸线保护政府规章——《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10月24日,一段南京志愿者拍摄到的江豚跃出水面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无数点赞。就在同一天,由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协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正式实施。本次协同立法是南京都市圈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长江,正成为新时代南京城市名片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标识。

全长6397千米的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熏染了南京独特的城市气质,作为长江下游地区唯一一个跨江发展的城市,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天下文枢南京身负重任。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正紧锣密鼓。以幕燕滨江风光带、长江大桥、下关大马路、渡江胜利纪念馆、浦口火车站、龙江船厂、鱼嘴、新济洲等为关键“点”,谋划建设南京(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以南京长江段97公里城市主轴、魅力江岸,八卦洲大桥(二桥)至大胜关大桥(三桥)35公里为中心“线”;条块结合、统筹联动、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产业融合的“面”。“点线面”有机结合,加快构建多层次国家文化公园功能体系。

少女拍照打卡的凤凰台上,李白曾留下千古的凭吊;老人健身跳舞的宝船厂遗址公园,筑造了郑和下西洋时九桅十二帆的巨船;一路水杉相送的六合区龙袍街道长江社区,曾有上千名知青以双手修堤筑坝……长江在尘世中辗转千万年,无数人沿途写下历史的注脚,其多姿多彩,支流丰富,本身就是文化长河的完美印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拥江发展,与江共生,南京探路数载,在新起点乘风破浪再起航。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南京:与江共生改变一座城  共生  共生词条  南京  南京词条  一座  一座词条  改变  改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