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情绪管理,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教会孩子管理情绪,生活才会对他们温柔以待,他们才能做好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作者 | 可乐妈

前段时间,老人叫我们回家吃饭。

原本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表嫂却面色铁青,独自一人坐在阳台垂泪。

原来自从小侄子上了初中后,就变得愈发叛逆,刚才表嫂叫他不要一直坐着玩手机,跟大家说说话。

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一下子让侄子炸了。

他不耐烦地撂下一句“你少管我”后,当着一家人的面把门一摔就走了。

见到我来了,表嫂情绪崩溃地跟我哭诉:

“这孩子真的没救了。

三天两头在学校打架,上周体育课上有个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居然把人家打出脑震荡,学校说要开除他,我求了多少人才改成留校察看。

可你看,他有一点知道自己错了的样子吗?”

没想到这时,表哥却大声地呵斥表嫂:

“你还好意思念叨?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跟这兔崽子讲道理屁用没有。

他就是打得少了,你看我今天回家怎么收拾他!”

表嫂只能无奈地冲我摇了摇头:

“你看这爷俩,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暴脾气……”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一个词:

遗传。

事实上,一个孩子从父母那里遗传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颜值,也不是智商,而是情绪管理的能力。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组照片:

一位父亲正要对着年幼的孩子大打出手,孩子害怕地伸手去挡。

然而,多年后,当初那个等待巴掌落下的孩子,却成了另一个暴力的父亲。

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打翻了东西。

母亲见了,立马对着她大吼大叫,吓得她只能用手捂住耳朵。

可后来,当女孩成了母亲,看到孩子犯了错时,她的第一反应竟然也是咆哮。

卧室里,一位父亲正冷冷地看着儿子。

面对父亲的冷暴力,男孩把自己缩成一团,紧紧攥着被子,只露出两只惊恐的眼睛。

这一刻,男孩怎么也不会料到,后来的他会长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场“轮回”。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说的:

“父母情绪失控的时候,也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

很多时候,父母那些恐怖的表情、失控的举动,都会化作一把刀。

一点点将暴戾、冲动刻进了孩子的基因里。

而这些烙印会伴随孩子长大,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成为另一个情绪化的人。

曾看过一个少年犯的自述:

少年犯名叫李亮,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对自己一直很好,哪怕省吃俭用,也要让自己吃好的、穿好的。

唯一的问题是,父亲的脾气不太好。

经常是一言不合,就对着家人大喊大叫。

有时候,李亮说错了一句话,父亲都会大发雷霆。

看着父亲咆哮的样子,李亮总能想起电视里的怪兽……

小时候,李亮很害怕父亲发火。

但等他渐渐长大后,父亲越发火,他越叛逆,甚至还会吼回去。

上初中后,李亮开始沉迷网络。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打游戏,被朋友骂了几句。

这一下就勾起了李亮小时候被父亲责骂的痛苦回忆,他一怒之下抄起了刀,对着朋友连捅几下,将对方捅成重伤。

有研究显示:

容易情绪失控的父母会让孩子经常处于一种“随时反击”的高压状态下,但凡周围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对着孩子、伴侣发泄了情绪后,父母也许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但对于孩子而言,他内心的风暴却永远无法平息。

有这样一则新闻让我印象深刻:

福建大田县,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在学习的时候玩手机,被爸爸批评了几句。

一气之下,竟然从5楼跳了下去。

但好在,男孩坠落在楼下的屋顶上,最终只是造成了擦伤和骨折。

可谁知过了一会儿,男孩的爷爷也从楼上坠落,并不幸身亡。

原来是爷爷听说孙子跳楼了,情急之下追上天台查看,却一不小心失足摔了下去。

真的不敢想象,当男孩得知因自己的一时冲动,导致了最爱自己的人离世时,他该有多后悔、多难过。

一个没有学会情绪管理的孩子,就犹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行驶的扁舟。

稍不留神,就会被彻底吞噬。

而一个缺乏控制力和忍耐力的孩子,人生总是注定要经受更多风雨。

还记得去年年底那个因3100元钱而服毒自杀的女孩吗?

女孩通过中介,在西安市新城区租了一间房子,房主是位姓任的老人。

因为要提前退租,女孩和房东因为到底应该退多少钱而发生了争执,恼羞成怒之际,女孩从网上下单了两瓶“敌草快”。

随后,女孩再次要求房东退钱,房东却对她进行谩骂。

而这也彻底激怒了女孩,在编辑了短信后,她将“敌草快”一饮而尽。

虽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抢救,可女孩还是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原本只是一桩普通的口角是非,却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禁想起作家张小娴说的一句话:

“生活诸事不顺,是因为有脾气。

有脾气,苦了别人,更害了自己。”

生活的苦,大多都是情绪种下的毒。

把情绪管理好,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演说家安东尼·罗宾说:

“杰出人生的秘诀,在于懂得如何控制情绪这股力量,而不是被这股力量所反制。”

然而,想要培养出一个懂得控制情绪的孩子,绝不是禁止孩子发脾气。

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以身作则,做情绪平和的父母

你知道Beyond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黄贯中吗?

黄贯中的父亲,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经常一个不顺心,就对妻子、孩子撒气,曾经还拿着菜刀追打过黄贯中的母亲。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黄贯中,到了十四五岁时,简直成了父亲的翻版:

易怒、暴戾、整天惹是生非。

然而,当他与女神朱茵结婚,生下可爱的女儿后,他才意识到:对父亲最好的报复,就是成为和他截然不同的人。

为此,他将所有的爱与耐心都给了女儿Debbie。

参加《想想办法吧,爸爸》时,几乎所有的爸爸都有过情绪失控的时刻,只有黄贯中从来都没有对Debbie发过火。

正因如此,Debbie小小年纪就格外温柔、贴心。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一生》一书中写道:

“父母的好情绪能够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

反之,父母的情绪不好,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使孩子消沉、学业止步不前的导火线。”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只有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

2. 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识别情绪

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教授Marc Brackett用了20多年时间研究情绪,并将自己的研究写成了《情绪解锁》一书。

他在书中写道,很多孩子发脾气都是因为没办法精准描述自己的感受。

为此,他建议家长先对孩子进行引导式提问:

“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有这种感觉?”

“在你刚才出现这种感觉之前,你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在这件事之前,还发生了什么有关联的事情吗?”

“你现在需要什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通过孩子的回答,帮他们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人的左脑负责语言、推理、计算,又被称为“理性脑”,而用语言描述感受的过程,就是引导孩子用理性抑制情绪的过程。

一问一答间,就能让孩子的情绪迅速降温。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带孩子阅读识别情绪的绘本,例如:《彩虹桥·好情绪与好习惯养成绘本》

3. 及时疏导,为孩子的情绪找一个出口

《被忽略的孩子》一书中认为:

“孩子的情绪就像流动的水,源头就是他的内心。

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

要么只好流回源头,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情绪一旦产生,光抑制是没用的,更重要的,还是教孩子合理地释放情绪。

比如:

和孩子一起跑步、打球,让孩子的大脑分泌一种能够让人感到愉悦的“内啡肽”;

陪孩子一起抄书、整理衣服等,机械性的工作也能够让负面情绪有个出口;

或者鼓励孩子写作,让孩子通过文字梳理事情的经过,宣泄自己的情绪……

总之,不要将孩子的脾气、怒火视作洪水猛兽,孩子才能跟情绪友好相处,并逐渐学会管理情绪。

作家毕淑敏在《家问》中写道:

“一花一世界,一家一宇宙,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

倘若家中住满健康的爱的花粉,他就吮吸着它用爱的字样构建着自己的听觉、嗅觉、知觉,渐渐地酿成心中小小的蜜饯。”

一个孩子,如果每天看到的都是父母狰狞且暴躁的面孔,也从来没有听过轻声细语地叮咛。

那他自然不会知道,该如何成为一个温和且冷静的人。

但如果,父母能够修炼自己,在孩子每一次发脾气、每一次失控时,都耐心地引导他表达情绪,允许他释放情绪,他总会找到那把关于情绪管理的钥匙。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学会控制情绪,从容又快乐地过好这一生。

搜索建议:
热评

 总说感恩,那如何正确地感恩?

已存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所谓的概念,都是在每个道的维度中,在有限的术中生成无限方法,正确的认知,不是术的内容,而是对道的拨乱反正,旧的概念被新的概念冲击,然后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