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好文:嫉妒的本质与广义定义(嫉妒的读音)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提示:该篇文章较长,有约14000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

时时、处处皆心理。不管你承不承认,知不知道,"心理机制"隐藏在每个人行为、语言、情绪、表情等所有现象的背后。可以说,它的存在,指导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没有学习过心理学的人会对心理学有很多误解,比如认为心理学很神秘,或者认为心理学=算命,心理学和星座学类似等等。

所以,在今天这篇文章的开篇,我想首先说几句话,简单的科普一下心理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组文章(应该是至少3篇),我将以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事为着眼点,切切实实的拆分一下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力求既通俗易懂,又深刻科学,既能通透自己,也能为没有专门学习过心理学的朋友打开一扇心理之窗。

首先,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请注意最后两个字——科学,科学,科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心理学既不是算命,也不是占星术。它是一门一直被误解的科学。

其次,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它的起源来自于古希腊先贤的哲学思辨,但直到近100多年(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自己的名字。

第三,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心理学无处不在。心理学的分支几乎覆盖了心智生活以及人类动物行为的全部内容。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与众多学科的研究范围都有交叉,涉及的领域包括医学、生理学、神经学、计算机、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还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

第四,多元化的观点,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说,任选一个心理学课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去进行研究,例如生物学的观点、精神分析的观点、行为主义的观点、认知的观点、人本主义的观点、进化论的观点、文化的观点等等。

第五,弗洛伊德不等代表心理学。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大量碎片化的信息的传入,心理学也逐渐推下了神秘的面纱,走进寻常百姓家。即使没学过心理学的人,也都听说过弗洛伊德的大名。但是弗洛伊德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只是心理学的其中一个分支,它不能代表整个心理学。另外,控制实验是现代心理学最有力的武器,但是弗洛伊德并不采用这一方法,这也是弗洛伊德理论受到争议的主要原因。

第六,在当下的市场中,"伪心理"和"毒鸡汤"大行其道,作为普通公众,需要有辨识能力。伪科学书籍充斥着无数的超自然现象,这种伪心理书籍在整体心理学书籍中占据了很大比重,这直接导致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可以说,伪心理让心理学深受其害。

此外,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心理自助类读物",这类读物一部分是励志类,目的是为了提升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也一部分是旧酒装新瓶。这些自助类书籍很多都极具煽动性,并能满足大众的一般需要(比如赚钱、减肥和人际关系等),这些热卖书籍往往偏离了真正的心理学,还使大众对心理学有了歪曲的认知。

第七,辨伪只有一招:是否经过同行审评、科学期刊发表。事实上,在这样一个以赚钱为方向的社会中,认知水平和辨识力低下,是导致大众上当的最主要原因。想要在混乱的世界保持清醒的头脑,你需要从经典中学习,带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体系,否则就可能沦为"被收割"的傻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

以上,是对"心理学"最基本和最浅显的科普。接下来,我将就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件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一下接纳、负性评判、嫉妒、人格完善等一系列话题。

事件的复盘如下:

我某天晚上逛头条时,看到了一位作者(后面简称A)刚发布的"微头条",内容如下:"不小心又拿了一个(青云奖),这个月的目标是6个青云,做不到给你们发红包,做到了你们给我发红包,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很多朋友问我如何在头条写作赚钱,戳链接即可了解:——后面是这位作者的精品课链接"。

看到这条微头条,我有感而发,也发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如下

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真的是一个透明的时代,在头条精确算法的推荐机制下,本是各自关起门在自家发表观点的"微头条"就这样"准确无误"的推送到各位看官手里。我发表的这个微头条,也被推送到了原作者手里,于是A针对我发的这个微头条,又发表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如下:"早上突然看到我被人挂上了微头条,真是人不红是非也多,不过我一看她好厉害,为什么同样是写文章的,人家拿那么多奖,而我如此弱鸡,后来我释怀了。 人家做头条比我早,写了300篇左右,我写了不到80篇。自然得奖没她多。我不仅拿的奖比不上人家,勤奋程度更加追不上人家了,毕竟她写半个月8篇,快赶上我一个月的量了。至于专栏,当初是工作人员鼓励我开的,不解释。 Ps:头条的推荐真的是很智能,我早上拿起手机第一条推送给我的就是这条。",后面是她配的截图,是我发微头条的一部分内容(没有截全),主要是我"暗指"她微头条内容的部分。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不错,但不够准确,确切的说,应该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说句不太要脸的话,从我接触心理学,我的进步速度就突飞猛进,而且越来越可以做到知行合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把生活当成了我的一个"修炼场",生活里发生的"鸡毛蒜皮",不管是我的,还是别人的,我都会仔细思考,挖掘其背后的心理、成因以及思考如何修正。这种无意识的渴求和深挖,给了我思考的源泉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让我自身的"逆鳞"在修炼中不断消除。自媒体写作,实际上只是我的无心插柳之举,它其实也来源于此——因为我只是把我的日常思考,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了而已。

"事发"后我和我的朋友聊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坦诚的交换了意见,我也说出了我的观点。当我提到准备以这件事作为切入点,写一篇文章时,我的朋友问我:你会写你自己吗?我的意思是:你会以你的角度去拆分你自己的心理机制吗?

我回答:当然会,我觉得在这件事情里,不管是我还是她,包括"看客"们的反应,都非常具有代表性,特别值得书写。所以,这个事件我将从以上三个角度出发,写一组文章,拆分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心理。今天第一篇,自然是要从我自己"下手"。

我的心理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发那样一篇微头条?我看到对方"回敬"我,以及对方和自己的粉丝之间对我的评论,我是什么心理感受?我为什么会有那些心理,并因为这些心理支配了我随后的行为?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深究。

很显然,A的微头条激发了我的一些情绪,这个情绪非常复杂,但是如果非要简单粗暴的概括,可以用"生气"来概括,而为什么会生气,其中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嫉妒,二是投射(心理学的防御机制)。

所以,关于我自己这部分,我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探讨。

1.嫉妒

我的微头条言辞并不激烈,没有明显的攻击意味,但实际上我非常清楚自己在发这个微头条时,是刻意保持了一些情绪上的克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探讨:为什么A发表了一篇微头条(A并不认识我,跟我也没关系),却会激发我的一些情绪,并随之做出了相应的行为——也发布了我的自己的微头条呢?

这个行为背后就是心理。退一步说,即使我没有发布微头条的行为,就意味着我对A发布微头条的内容是无感的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行动≠没有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外显和内潜两种。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如语言、动作、表情、行为等属于外显的心理活动;而不能直接看到的,如思维、想象、情绪、动机、信仰等,是内潜的心理活动。简单的说,我们的行为源于情绪,情绪背后是需要,需要的背后是认知,而认知背后,则是生命最初的经验。

嫉妒是一个意义宽泛的负性词汇,它包含的内涵非常广泛。它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的定义非常清晰的显示了,它是一种心理的状态。它是一种包含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一系列不愉快的心理状态的复杂的心理。

嫉妒心几乎是人类的天性。但在生活中,肯承认自己的嫉妒心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在人们的认知里,嫉妒是一种非常可耻的、不光彩的心理,但同时,很多人有不可避免的产生酸葡萄心理,所以,这就导致了正面自己的嫉妒,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但是,正如托马斯·摩尔所说: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生活真相的距离。直面自己人格的不完善,直面自己的嫉妒心理,本身就是疗愈自己的开始。

②嫉妒的来源之一:同一层次和领域的竞争

嫉妒心理的发生,首先源于比较。事实上,"比较心理"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心理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比较并不是完全负面的心理,我们的进步,也往往源于比较。而比较的类型,有自己和自己的比较,同时,也有自己和别人的比较。

在自己和自己的比较上,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也常常会有负面情绪,例如认为自己退步了,不如以前了等等。但是在自己和他人比较这个层面上,就更常容易滋生出"嫉妒"这种心理。

嫉妒不会产生于自己和自己不同层次的人的比较,例如,我绝对不会嫉妒刘德华。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比自己"高明"很多的人,我们往往怀着崇拜、羡慕、敬仰等态度,而如果想甩掉来自身边人的嫉妒,就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将"竞争者"远远甩在身后。不过,不管到了哪个层级,身边总会有同层级的人,即使越往上层,同路人越少,但是也不会只有自己一人,所以,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祛除嫉妒心理,才是正路。

同样,嫉妒一般都产生于同领域的竞争。因为有竞争关系,或者说,有"自认为"的竞争关系,所以,才会对同领域的他人产生嫉妒心理。

比如历史上最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只会嫉妒和他同领域同层级的诸葛亮,但是却不会嫉妒刘备和曹操,因为后者跟他不存在竞争关系。同理,白雪公主的后妈,之所以会嫉妒白雪公主,是因为在"美貌"这个领域,她落后于白雪公主。

落实到我这件事身上,我和A,虽然分属不同的创作领域,但同样都是"作者",所以,从微观上,我们根本无从比较(因为不在同一个版块),但从广义上说,我们却也是竞争关系(都是作者)。所以,这种身份的代入,加上比较性心理,就很容易滋生嫉妒。

③嫉妒来源之二:被破坏的优越感。

我的朋友问我:你是不是有一些优越感,所以才会对A的微头条愤愤不平——潜台词是,我写的比你好多了,我还认为自己没资格教人获奖和写作,你凭什么?

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说上一条"同一层次的嫉妒"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不经仔细思考很难觉察,那么这一条,就非常明显,容易觉察了。

事实上,我对此类现象的嫉恨"由来已久",而A,只不过是刚巧在那一天"躺枪"了而已。举个例子,在我写自媒体之前,我就曾经在公众号上关注了一个大咖(也许是中咖)——我在微信上关注了很多公号,但是我很少看,原因是内容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但是对于这位"咖",我却比较有印象,原因是,她和别人不一样,她除了贡献文章,还办培训班,教人如何写作。

也就是从她这里,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个"行当"

在我的印象里,写作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事,同时,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沉淀。因此,我对教人写作表示十分怀疑,甚至对此现象,还有我的评判——我认为教人写作就是教人套路,教的了套路,却教不了思想。对此,我内心多少有些不屑。

我其实入驻自媒体是个新手,满打满算从注册到今天也只有5个月,以前我只是一个读者,所以,对此行当虽然不屑,但也并无太大感觉,最多自己不参加就是了。但是现在我的身份却变成了作者。

身份的转变,使我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比如我刚才说的那位咖,我经常在头条上看到她的身影,她应该算是自媒体的先锋者,属于已经享受到自媒体红利的那批人。因此她也有不少的粉丝和学生,我甚至还看到过她的学生写的文章,说自从跟某某学习了写作之后,如何如何。

其实"咖"不止是写作培训师,本身也是一位作者,但是我的关注点却因为我的"评判"发生了视野的狭窄:我一般只会注意到这位咖"晒"出她的成果——例如上个月我就见她这样写到:"这是我这个月第三次获奖青云,现在多少也可以对如何获奖有一些经验,现在给大家讲一下…..",却很少注意她写的其他具体文章。

这种关注视野的狭窄,大致可以这样形容:

如果我不是作者,而是读者,可能我看到这些内容不会有什么太大反应。

如果我是作者,但是是一个很不如意的作者,可能我看到这些内容的反应是:好厉害,好羡慕~好想跟着学。

但是我是一个作者,一个新手作者,同时还是一个获过很多次奖的作者,这下我再看她的时候,心里就很别扭了——获三次奖就大谈获奖心得,我获这么多次也只是心中窃喜,从来没有大肆宣扬过。

关于"自己的优越感被打破"这一点,其实背后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心理机制,我们后面详细说。

人只有在自己具有优越感,并被别人超越才会产生嫉妒,如果不具有优越感,则他会表现为自卑和羡慕,而不会有任何的嫉妒。例如,小孩看到别人的父母抱他们自己的孩子时会产生羡慕心理,但不会嫉妒。可是当他看到自己的父母抱着别人的孩子时,他就会很愤怒了。这正是因为他在别人的父母面前不具有任何优越感,但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却具有绝对的优越感。这同时也是小孩身上最明显的嫉妒心理。

④ 嫉妒心理的根源:自我价值感低(低自尊)

我们每个人都先天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为尊的意识,希望自己是最重要的,是最强的,是不容置疑的第一号人物,即"猴王心理"。

当有人把自己当成是最重要的人或自己认可自己是最强者时,人会表现出很喜悦、安慰、高兴的正面情绪。反之,当有人不把自己当成是最重要的人,自己也承认自己确实不如人时, 会表现出自卑、伤心、不安、焦虑、烦躁以及恐惧等情绪,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痛苦。

每个人天生都希望自己有价值,希望自己是被认可和接纳的。这个认可和接纳,在生命的最初,来自于自己的养育者——一般是父母。

当父母经常给予孩子接纳、鼓励、赞许的态度时,孩子就会相应的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也就获得了相应的高自尊人格。反之,则会产生挫败感,形成低自尊人格。

大部分身上都存在对自己对不接纳,这种不接纳,来自于内化父母对自己对评判。在家庭中,很多父母希望采用"我挑出你的错,你就改好了"的方式教育孩子,所以相比较看见孩子的优点、努力,父母更看重孩子的"缺点"。无形当中,在生活中就会给予孩子比较多的否定。

当被否定的多了,一般都会有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具体表现有很多种形式。比如不喜欢别人否定自己,当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时,会认为是对方的挑剔,着急为自己辩解;例如对他人多采用"防御性心理",容易负面解读别人的意思;例如总想证明自己"优秀",有意无意爱和别人比较,当自己"优胜"时,会有得意的心理,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会产生焦虑甚至嫉妒心理等等。

举个例子,一个从小被父母呵护自尊心完好的孩子,ta的内心是非常阳光积极的。某知名教育家举过自己孩子的例子,孩子上高中时,总结过一份易错单词表,孩子感觉这个表很有价值,所以就让父母给班上每一位同学都复印了一份。这个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一个高自尊人格的典型表现——ta既不会因为单词表是自己辛苦总结的,将"胜利果实"分享给别人有不甘心,也不会担心别人掌握了自己的"独门秘籍"而超过自己。而这样的孩子,因为人格完整,成绩也非常优异。这是因为他们能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高效的学习中,而生活中大多数人,会被无意识的"内耗"消耗自己很多精力,从而影响自己价值的实现。

凡是嫉妒心比较重的人,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他们对自己的价值不肯定,对自己没有完整而客观的评价,他们评价自己的体系,多半和外界相连,比如成绩、容貌、挣钱多少等等。这其实也是一种深层次的自卑。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类似的人格特质,像刚才例子中举的那样的孩子,现实中非常少见。我的朋友在和我探讨时说,她就从来没有过嫉妒别人的心理,所以不太理解我们(这类有嫉妒心理的人)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我的这位朋友也是"高评判"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她的父母对她平时也是批评的多,鼓励的少,她看世界也多少带着挑剔的眼光。当我认识她不久,就指出其实她是非常自卑的人时,她非常不接受,因为在她自己的认知里,她感觉自己非常自信。

后来随着认识的深入,她逐渐承认了,自己的内核是很自卑的——所以,她非常努力,上进,也取得了世俗上的一些成功。虽然这些外化的东西能带给人一定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但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匮乏感还是不能消除。她之所以像"停不下来的陀螺",实际上背后仍然是出于自卑的焦虑,她原以为自己的勤奋、上进,其实都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这个深层次的"坑洞"。

她说自己从来没有体会过嫉妒的滋味,这一点我倒是相信,但是这也不能说明她的心理是非常健康的,只不过,她是用"激励自己"的方式,化解了和他人比较的痛苦。相比较有破坏性的嫉妒心,她这种转化,倒更为积极,又或者,她是采用了"隔离"的防御机制,自动屏蔽到和他人的比较,避免自己的痛苦。

⑤ 比较和嫉妒背后的错误认知

人有比较并不奇怪。有的人说,我从不和别人比较,也不会嫉妒。这其实有两种可能。一是自我内心力量非常充分,不和人做无意义的比较。二是无意识的逃避。用"不和人比较"来逃避比较后带来的焦虑和痛苦情绪。

事实上,"比较"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比较之后,如何"认知"比较后的结果。之所以在比较之后会产生自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其背后主要是"认知"作怪。

❶无法分清"人"和"事"

在日常生活中,这是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举一个最通俗的例子。

梅梅在市场买了一个西瓜,老公看到后说:这西瓜你买贵了。我今天在某市场看到的西瓜,比你这个更好,价格还便宜。梅梅大怒:你光说不练算什么本事?我买了西瓜,你还挑剔!

在这个故事里,梅梅之所以勃然大怒,是因为在潜意识里,她对老公语言的解读是"我买的西瓜不好"="我这个人不好"="我这个人没有价值"。

这就和刚才谈到的"自我价值感低"紧密相连。出于对自我价值的保护,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否定,尤其是被父母在"价值感"伤害的比较多的人,对于"否定"非常敏感。这种敏感会发生泛化,即当我们的某一部分被否定时,就等于我这个人被否定,然后激起深层次的自我价值的损害的伤口,从而引发情绪。

同样,嫉妒和比较也是如此。当和他人比较时,因为我们往往更关注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所以就会产生"我是不好的,无价值的"严重的挫败感,这种无意识的挫败感,有时候会以"攻击别人"的形式发泄出来。嫉妒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比如说,当我看到A可以通过"教人如何写作创办专栏并挣钱时",我在潜意识里通过比较,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是"不行的","这方面不行"="我不行"="我没价值"。这一系列不经思考的连锁反应一出来,自己就会感觉到很不舒服。而这恰恰是混淆了"人"与"事"的区别。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你这么不听话,不喜欢你了","你考这么点分,真丢人","你身上这么脏,真是不让人省心"…..类似这样的批评指责无处不在,这无形当中给孩子传达了一个信息:你(这个人)是不好的,是不被父母喜爱的,也是没价值的。

所以,很多人都容易混淆人和事,夸大自己某个方面的不足,产生"我这个人不行"的自卑(对内攻击)或嫉妒(向外攻击)错误认知。

❷无法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事物是发展的,即使是自己在某方面不足,从生命的长河上看,也不一定代表最后的结果,更不能因为这一时、一事的不足,而否定自己整个人。

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在最初乌龟就是比兔子慢很多,但是最终获胜的却是乌龟。一事、一时的不如别人,不代表一辈子不如。

同样,这一方面不如别人,也不代表全部的方面都不如别人。

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当然,同一个内核,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有的人表现的好像很自信,但是ta的自信是因为ta总拿自己的长处对比别人的短处,这种自信不是真正的自信;再比如,有的人很自卑,ta的自卑是因为ta总盯着自己的短处,并时时刻刻以己之短和别人所长相比,自然越比越灰心丧气;再比如,有的人嫉妒心很强,ta总是盯着别人有的,但自己暂时没有的资源,这样无形当中就夸大了自己的短板,更会无意的对别人的优势进行歪曲。

❸为自己穿上"合理化"的外衣

受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一般的人很难直面自己的嫉妒心理,所以,这些"阴暗"的想法总要经过意识层面"无意识的粉饰"——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

不止是嫉妒心被包装粉饰,任何事都是如此。防御是人类最常动用的机制,当然,一般人很难觉察。

比如说我这件事。我给自己的合理化理由就是:她写的哪有那么好,获奖也没我多,她有什么资格教人怎么写作?

这样一包装,我的嫉妒心就显得"有理有据"了。我的朋友问我是否有"优越感"或者"骄傲",其实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为自己的嫉妒之心(别人做到了自己没做到的事,比如有勇气开专栏教人写作)的一种掩饰。

就拿"是否有资格教人写作"这件事来说吧。我的明意识,也就是自己粉饰自己的理由是:我很谦虚,很低调,我虽然拿了很多奖,但仍觉得自己不够资格给别人上课,教别人写作。但是在我的潜意识里,真实的我是因为自信心不够,在"写作"这件事上并不真正的相信自己,所以才觉得自己没资格教人写作。

说到底,还是我的低自尊导致的。我被父母打压的多,鼓励的少,所以内心深处,是缺少自信的,虽然我因为写作获得了很多来自外界的褒奖,不管是获奖还是夸赞,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对自己是不认可的,是没有信心的。这才是我不敢教人写作真正的原因。

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的为真实的自己找到各种合理化的借口,其本质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让自己面对真实而残酷的现实,但是只有敢于面对,勇于觉察,才能更接近真实,也才能真正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⑥ 嫉妒/自卑,挑剔/追求完美,都是源于自己对自己深层次的不接纳

一个真正自爱的人,首先是一个接纳自己的人。很多人把自爱=自私,把接纳=放纵,这实际上是一种逻辑上的谬误。

真正的自爱,不是无条件的满足自己,尤其是满足自己的物欲,想怎么做就怎么着,也不是"我就只做我自己","不用管别人怎么看我",而是对自己的全盘的接纳和尊重。

一个能够接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接纳别人,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和解。

这个接纳,就包括对自己"好"的一面的接纳,更包括对自己"不好"的一面的接纳。比如说我是一只乌龟,我肯定不如兔子跑得快,那么我要接纳我是乌龟的事实,而不是去嫉妒兔子,或者自怨自艾,幻象自己通过努力会变成一只兔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做到对自己全然的接纳是很困难的事,因为从小我们的父母都会不遗余力的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我们改掉身上的"缺点"——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充分内化了父母的标准,我们也会对自己的缺点深恶痛绝。

然而真相是,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只有特点。当然特点需要掌握合适的"度",过犹不及。正是因为这种泾渭分明的"对错观"太深入人心,所以,我们很难实现对自己的全然接纳。

没有接纳,就一定会有评判——即对错的判断,有评判,就会有情绪——对错的会有愤怒等负面情绪,并因为很多不良情绪,无意识的分散我们的精力,影响我们的人生效能。

所以,我的老师李少成说,人的一生,一定要修通"评判关"、"逆反关",要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接纳,实现自己对自己的和解。

就以我这件事为例,我实际上对自己有诸多的不接纳,所以我才会和别人比较,才会因比较而彰显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嫉妒的心理,让自己不舒服,并引发后面一系列的反应。

所以,修炼自身人格的路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也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

2.投射

我们看待任何事都不可避免的带有自己的投射。

不知不觉,这篇文章已经马上过万字了。这么长的文章,在自媒体来说,是不适合的,一般自媒体的文章属于快餐文化,字数也限制在5000字以内为好。但是如果不写出来,我又觉得不够尽兴。

好吧,就如我自己所说,写作是一件随心所欲,有感而发的事。自媒体是一个方面,但是完成对自我的表达,更是一个作者首要的需求。

在这件事情里,激发我不良情绪的,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就是投射。

我在前面说过,A不过是一个躺枪的,事实上,我早就对类似的人和事愤愤不平了。这是在互联网上,在生活中,我也对"出风头"、"嘚瑟"的人极为厌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如果有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它能激发你的情绪,那一定是你在这个地方有"伤"。

事实确实如此。我是一个被"捆绑"长大的人。在我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求我懂事、乖巧、低调等,简单说,我父母的价值观是主流的价值观,他们也会用这样的价值观要求我。但是在规范我的过程中,很显然使用了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导致我虽然遵从并内化了社会规则,但是却在接受的过程中有"伤害感"。

举个例子来说,我自己不接受自己"嘚瑟"。但是在一个生命的初期,小孩子肯定是不懂什么是不得体的嘚瑟,什么时候应该低调。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ta高兴了就会表现出来。而我受到的教育,则是不要那么"张扬",考试成绩好,父母会说"不要骄傲自满","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会说"怎么你就那么各色"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变得十分逆反,也会有双标。

举个例子,我发现很多人每次获青云奖,都会@青云计划,发微头条彰显自己获奖的信息,或者像我之前说的那位专门教人写作的作家,一个月获了三次奖,就成了自己的谈资,马上"传授"获奖经验。而我,几乎没有这样做过,我只是偶尔"嘚瑟"一下,例如在朋友圈"悄悄的"总结一下:"4月份我发文16篇,获奖12次"等。

我的"低调"实际上是内化了我父母的标准和价值体系,但是这不是真正的低调,不是真正的对自己的价值无动于衷,而是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我希望别人看到并夸赞我(因为缺失),另一方面,我又以"嘚瑟"为耻,如果真的有人关注我的成绩,我反而会不知所措。

可想而知,当"我"从来没有被满足,从来没有"被允许"嘚瑟的时候,当我看到别人"嘚瑟",我一定会非常愤怒——这种心理的潜台词是:我都没有得到过,你凭什么?!

所以,当我经常看到类似A这类人,看到他们"张扬的"活跃在各个公号下,不遗余力的展现和表现自己时,我会既不屑一顾,又充满愤怒。

我从来没有被允许,所以潜意识也不希望别人被允许。

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也很常见,很多被父母严苛长大的子女,长大后也会成为严苛的父母,他们的内心也有一种潜台词:我小时候都没有被允许撒娇,你怎么可以?!——当然,这种深层次的潜意识,不是每个人都能觉察并承认的。这也正是心理学的"神奇"之处。

就像荣格说的那句话:潜意识正操控着你的一生,而你却误以为那是命运。事实上,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自己潜意识的影响,很多被埋藏的很深的伤疤,其实从未消失。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尽可能挖出那些潜意识,将潜意识意识化,完成对自我的疗愈,这样我们身上的逆鳞少了,心态就会更阳光、积极,人生的效率也会更高。

很多人看了很多鸡汤,但就是做不到,那是因为道理都对,你也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你的"内伤"未清,你根本就做不到那些道理,自然也就不可能知行合一。强制自己改变,除了引发更强烈的对抗以外,并不会起到真正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那么如何克服自己的这些弱点呢?其实答案已经在上面的文字中了。但是我还想再简单的总结一下。

① 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首先要从自己内心的觉察开始。这是第一步。

李少成老师说"觉察即疗愈",一个人如果没有觉察,就不可能疗愈,没有疗愈,那些道理也就只能继续停留在道理中,而无法获得内化。

就像黑乌鸦站在一头黑色的猪身上,它只能看到猪身上很黑,却意识不到自己也是黑的。很多人的困扰就来源于此——灯下黑。

一个觉察不到自己问题的人,注定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

如何觉察?就如我的"鸡毛蒜皮"一样,从生活中觉察,从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情绪,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来源,当有意识的做出了这个动作,觉察就开始了,疗愈也就开始了。

我们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不经思索的自动化反应,所以,保持自省力,是一个人是否能够成长的重要因素。时时觉察,时时觉醒,时时成长。

②丰富自己的认知

一个人看问题越全面,就越不容易偏颇,越容易接近事实的真相。仍然以我自己这件事举例,如果不是被投射和嫉妒"蒙上"了我的双眼,造成了我自己的视野狭窄,我就可能会更客观和全面的看待别人"分享成功经验","教人如何写作"这件事了。

存在即合理,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一点在我和朋友电话聊天的时候,我自己也主动看到了。我的观点没有错——写作的确是一个长期积淀的事情,很难靠"技术"完成。但是"教人写作"也没有不对——对于很多渴望在自媒体发展又找不到门路的人,告诉他们自媒体运营的规则,知道如何申请原创,如何不被扣分,如何起标题更吸引人…这些本身对于两眼一抹黑的新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虽然写作的灵魂不能教授,但是写作的技巧和框架,包括素材怎么积累和寻找,平时怎么积累金句等,都有路可寻。

所以,其实我与A的观点并不矛盾,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我的人格修炼更加完善,我看待这类现象的时候心态就会平和很多,就不会耿耿于怀,愤愤不平。更何况,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方式的自由:我可以选择不上写作训练营,别人也可以选择上;我可以选择自己思考,别人也可以选择有经验的人指点;我可以选择不传授经验,别人也可以选择传授。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尊重自己和别人共同拥有的选择权,本身就是一种对"接纳"最好的释义。

③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

刚才提到,嫉妒或自卑的人,本质上都是低自尊,都是对自己价值的不认可。所以,如果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自己,认知自己,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还以写作为例。我在自媒体写作之前,有过十余年在自己QQ空间自嗨的经历,读者基本都是身边的熟人。曾经有不少人说,你的文字功底不错,将来可以尝试靠这个吃饭。我都严词拒绝了。在我看来,我写的还算可以,但绝称不上优秀,另外,我写的多半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文字,所以肯定没有市场——你又不是明星,谁会对你的内心感兴趣呢?除了你身边的人以外。

所以,在我辞职后,我还是过着以前那种生活,但是从来没有尝试过靠写作做些什么。

这充分说明我的不自信和假完美——我需要的是准备充分的一鸣惊人,而不是试试——万一不行,多丢人?

当我学习心理之后,人格更加完善,内心力量更加强大,我开始写作。但这个写作依然和挣钱的目的毫无关联,我把目光更专注于自己"写"这件事上,而很少关注结果,鲜花掌声固然好,但是没有,"写"也是我的需求。

从我一开始写,就获得了身边人的赞许。我曾经一度每天坚持写完一篇最少三四千字的文字,到现在也坚持写了120篇左右。越往后写,我写的越长,六七千字成了"起步价",我自己的认知和思路,随着写作的过程提升非常迅速,同时也收获了经济回报。

那天和朋友电话里,我自认为比较客观的评价了自己的写作水平:第一,我的文笔中上,不算特别出色,但起码句子流畅,在这方面以前的积累不够,我的阅读量不小,但是没有随手记录好句的习惯,这让我写的时候有时会感觉到词穷。第二,我有几项优势。一是"浑身长满了触角"(我朋友的形容),心思细腻敏感,这使得我的感性方面把握的比较请准。二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好。不管是平时说话还是写作,都能体现出我的逻辑性。三是有专业和干货。在我学习心理之后,我好像如鱼得水,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所以我的领悟力也比较强。

综合原因,使我的文章质量虽然抓不住流量(这也是我的短板),但却成为青云奖励的常客。正在打这几个字的时候,刚好又收到了今天发文的获奖通知,这个月发文9篇,获奖8次,应该算是比较高的获奖率了。

通过对自己全面和客观的认知,我清楚自己的短板,也清楚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不太容易被别人左右,嫉妒或艳羡别人了。

只有将注意力从别人身上放回到自己身上,完成自身的建设和成长,一个人的效率才会更高,也才会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价值感。

④ 去除评判性思维

评判性思维,简单说就是非黑即白的思维,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对就是错。你没获几次奖就教授经验是嘚瑟,是错的,我低调是对的。你花钱买专栏是错的,傻的,我不花钱是聪明的,对的…..

当对世界的理解简单到用对错,好坏,是非来评判时,自己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有情绪就会有消耗。这几乎是一个必然。

而事实是,没有对错,没有是非,只有角度不同,只有出发点不同。去除评判性思维非常、非常、非常困难,但是如果做到,那么一个人的眼里就会充满阳光。这也是我修炼的方向。

以一篇一万四千字的长文,作为对我自己日常生活的反省。在自我成长这条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没有止境。

原创声明,盗版必究。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搜索建议:好文:嫉妒的本质与广义定义  
热评

 【歌词】凤凰花开的路口 + 演奏...

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老朋友记忆跟着感觉慢慢变鲜活染红的山坡道别的路口青春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剩一片感动在心窝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展开)

热评

 【歌词】Hero and Ang...

歌词千寻HeroandAngel-美宝词:蒋若兰曲:Suphoria歌词编辑:薰风习习980920533有时候有点慌张APP你都在传一个笑脸让我开怀有时候需要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