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地,正在酝酿新一轮合并。
2天前,绿地香港发布了一则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任前公示。
宣布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组织决策效率,对绿地香港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绿地香港这次调整,力度非常大,职能部门和区域公司都进行了大范围整合。 预计后续将影响和涉及的人员也会比较多。
1、重新组建职能部门,只留5个部门。
分别为 财务管理部 (财务、资本市场)、 运营管理部 (运营、成本)、 营销和产品研发部 (技发、营销)、 法务内审部 (法务、审计)、 行政管理部 (行政、人力、数字科技)。
2、重新组建区域公司,只留2个大区。
分别为 华东区域公司 (涵盖原江苏公司、环沪公司、浙江公司),组建 华南区域公司 (涵盖原湾区公司、云南公司、广西公司)。
3、对高管进行了重新提名和任命。
由于组织合并,必然带来管理岗位合并,因此人员也需要进行重新安排。根据目前公示的信息显示:
现绿地香港首席运营官兼湾区公司总经理 候光军 ,拟提名为大区总裁;
现绿地香港副总裁兼江苏公司总经理 李鹏 , 拟提名为大区总裁;
现绿地香港助理总裁兼环沪公司总经理 李永强 ,拟提名为大区执行副总裁(主持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提名三人做大区负责人,但实际只有2个大区。
据涛哥了解,目前 绿地香港内部传言,预计李鹏管华东,李永强管华南,候光军还做首席运营官。 反正下周就正式公布结果,可以到时再看最终分工。
其他几位原区域总或职能部门总,在这次调整中会变为大区副总裁。
包括浙江公司总经理 顾光辉 ,云南公司总经理 张益华 ,广西公司总经理 张琪 ,总部运营管理部总经理 吴志强 ,湾区公司副总经理 姜忠民 等,本次都拟提名为大区公司副总裁。
而未来职能部门的五大部门总人选,目前算是比较清晰,包括:
现绿地香港副总裁兼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陈增立 ,拟提名为新组建 财务管理部负责人。
现绿地香港董事会秘书兼法务风控部总经理 雷雨 , 拟提名为新组建 法务内审部负责人。
现绿地香港营销管理部总经理 孙光正 ,拟提名为新组建 营销和产品研发部 负责人。
现绿地香港行政管理部总经理兼博置公司总经理 林晓利 , 拟提名为新组建 行政管理部 负责人。
现绿地香港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施红军 ,拟提名为新组建 运营管理部负责人。
可以看到,从总部到区域,绿地香港这次的组织调整是非常大且彻底的,基本是一步到位完成了组织简化。
绿地香港是绿地旗下独立上市公司,也是其内部重要的地产业务板块之一。
2020年绿地香港年度销售额达到545亿,2021年销售额却跌至330亿,同比减少近40%,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绿地房地产业务的颓势。
今年上半年,绿地香港销售再次大幅下滑,1-6月仅完成约82亿。
而其刚刚发布的盈利预警则显示,绿地香港 上半年预计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1亿元,纯利仅1000万元。
这个利润数字,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赚的钱已经不够发工资了,调整也是必然的结果。
据绿地香港员工透露,公司目前这个情况,组织合并后,必然出现大量人员重叠, 减员是难以避免的。
事实上,涛哥看到绿地香港的现状,还是非常唏嘘,两年前还去看过绿地香港的项目,当时发展非常蓬勃。
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地产行业就已经面目全非。
曾经觉得大而不能倒的恒大倒了,觉得不太可能出问题的绿地也展期了。
虽然在今年8月, 两家上海国资股东,上海地产以及上海城投合计为绿地控股提供30亿元借款 ,展现出国资救市的积极信号。
但相比于绿地千亿级的地产盘子,几十亿资金也仅是杯水车薪,更多还是要靠绿地自己想办法。
今年5月的投资者会议上,绿地控股表示 计划用3年时间出售2000亿资产 ,每年500-700亿,包含自持商业、办公楼和酒店等。
可当前地产行业整体疲软,资产要卖就要大幅打折,打折多了会涉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因此绿地的资产处置也是困难重重。
公司不容易,员工更加不容易。 绿地曾经也是一家团队很稳定的国企,有大量长期服务的老员工,很多人也是非常优秀的。
但近年随着企业陷入困难,也出现多轮人员调整,内部人心惶惶。
所以,世上并没有一定的铁饭碗,公司本身经营稳,才能养活广大员工,否则 即使国企背景加持,也未必能一帆风顺。
关于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有什么评价?欢迎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