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销售上万件商品,一场直播促成近亿元的交易额.....
作为消费的新“风口”,直播带货创造了销售奇迹,在促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部分消费者的直播购物体验频繁“翻车”。
“卖惨直播”“剧本带货”“流量造假”......
部分消费者表示,这些直播套路让他们很受伤。
哪些主播直播带货“问题”多?
直播带货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4月24日,消费者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在对14位主播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疯狂小杨哥、李佳琦、刘畊宏、罗永浩、辛巴这5位主播的相关舆情占比超过九成。
报告分析指出,疯狂小杨哥和李佳琦的虚假宣传舆情相对突出,刘畊宏、罗永浩和辛巴的产品质量舆情则更突出。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问题明显多于传统电商平台,需重点关注。
近期的一起案例来自密子君。
近日,千万粉丝网红密子君直播翻车,引起广泛关注。
4月7日,有网友发帖称,4月6日密子君直播带货时展示的无骨鸡爪内有蟑螂,并配上了直播片段视频。
视频内容显示,密子君正在展示一款无骨鸡爪商品,但镜头拍摄鸡爪的细节时,有网友发现了鸡爪内有疑似蟑螂的物体。
很快,关于密子君带货的商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7日晚,密子君道歉,称蟑螂来自自己熬制的红油,并非鸡爪本身的,也表示自己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一定严格把控食品质量问题。
直播带货的频频乱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最新版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该《办法》对于“直播”领域出现的问题尤其作出了新规范。
第十九条指出,直播营销人员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构成广告代言的,应当依法承担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
这就意味着带货主播对商品有了更多责任,直播带货销售他人生产的产品,那么其就有相应的审查义务,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主播就会有连带责任,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一《办法》对于净化直播带货领域的“张口就来”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直播带货,是否能得到有效监管?
为何直播带货翻车频繁,却屡教不改?
对此,时代周报赵佳琪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直播带货事实上就是电视购物的网络版,必然也必须在各种法律法规如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范围内运行。
要真在实现监管,关键在于平台方主动作为,对消费者投诉较多、直播现场触发违反相应法规行为的方式,进行打击,可以采取人工智能全面监控、人工审核抽查监督等方式进行。
尤其是对那些流量大、销量大的账号,可以进行重点监督,确保消费者利益。
直播带货本质上是用主播的个人使用体验和个人信用来为商品背书,属于口碑营销。
但在当下,在直播带货的选品上,网红主播在快节奏输出内容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自身体验,只是根据产品的投放而机械背书,这就给了假冒伪劣产品许多钻空子的机会。
同时,由于网红主播崛起太快,往往自身缺乏对相应法规特别是广告法的理解,这使得其在直播带货中难免放飞自己、口无遮拦,造成事实上的虚假宣传。
过去传统媒体较为严格、严密的广告审核机制,依赖于整个行业的规范,而野蛮生长、小团队化的直播带货,较难在短时间内自建这样的自审体系,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软肋,频繁翻车却又无法解决。
团队做大了,体量和资金都足够的情况下,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和在选品上进一步完善,可以有效缓解。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新出版有《自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