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单纯的人也许傻,复杂的人才会蠢。
单纯的人吃亏,往往是因为轻信别人的善良,这是傻。复杂的人吃亏,往往是因为高估自己的精明,这是蠢。
二者都出了错,但傻情有可原,蠢罪有应得。二者都有可笑之处,但傻不失可爱,蠢而且可恨。
人都是崇高一瞬间,平庸一辈子。
大魄力,人情味,二者兼备是难得的。
#02
有两种人最不会陷入琐屑的烦恼,最能够看轻外在的得失。他们似是两个极端:自信者和厌世者。
前者知道自己的价值,后者知道世界的无价值。
厌世弃俗者和愤世嫉俗者都悲观,但原因不同。
前者对整个人生失望,通过否定世界来否定人生,是哲学性的。后者仅对世道人心失望,通过否定世界来肯定自己,是社会性的。
强者的无情是统治欲,弱者的无情是复仇欲,两者还都没有脱离人欲的范畴。
还有第三种无情:淡泊超脱,无欲无争。这是出世者的大无情。
#03
人永远是孩子,谁也长不大,有的保留着孩子的心灵,有的保留着孩子的脑筋。谁也不相信自己明天会死,人生的路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到头来不是老天真,就是老糊涂。
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了出来。
换一种说法,就每一个人的潜质而言,本无所谓短长,短长是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长处,用得不好就成了短处。
要做自己性格的主人,不要做自己性格的奴隶。一个人做了自己性格的主人,也就是尽可能地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个人性格的所谓优点和缺点是紧密相连的,是一枚钱币的两面,消除了其中一面,另一面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在享受性格之利的同时,承受性格之弊,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只须把这个弊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如何限制?就是发扬性格本身的长处,抑制短处的真正力量在此。
#04
一个人不应该致力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最好的办法是扬长避短,把长处发扬到极致,短处就不足为害了。
事实上,在相同性格类型的人里面,都既有成大事者,也有一事无成者,原因多半在此。
把自己的弱点变成根据地。
人不由自主地要把自己的困境美化,于是我们有了怀才不遇、红颜薄命、大器晚成、好事多磨等说法。
心理学家说:首先有欲望,然后才有禁忌。但事情还有另一面:首先有禁忌,然后才有触犯禁忌的欲望。犯禁也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在儿童身上即可找出大量例证。
#05
一个仗义施财的人,如果他被窃,仍然会感到不快。这不快不是来自损失本身,而是来自他的损失缺乏一个正当的理由。可见人是一种把理由看得比事情本身更重要的动物。
假如你平白无故地每月给某人一笔惠赠,开始时他会惊讶,渐渐地,他习惯了,视为当然了。然后,有一回,你减少了惠赠的数目,他会怎么样呢?他会怨恨你。
假如你平白无故地每月向某人敲一笔竹杠,开始时他会气愤,渐渐地,他也习惯了,视为当然了。然后,有一回,你减少了勒索的数目,他会怎么样呢?他会感激你。
这个例子说明了人类感激和怨恨的全部心理学。
#06
人是会爱自己的受惠者、恨自己的受害者的。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是投射作用:施惠于人,心中积聚的是正能量,心中的光明也投射到了受惠者身上;加害于人,心中积聚的是负能量,心中的阴暗也投射到了受害者身上。其二是移情作用:施惠于人,自己也置身于受惠者的感恩心情中,因此心生喜爱;加害于人,自己也置身于受害者的怨忿心情中,因此心生仇恨。
厌恶比爱更加属于一个人的本质。人们在爱的问题上可能自欺,向自己隐瞒利益的动机,或者相反,把道德的激情误认作爱。厌恶却近乎是一种本能,其力量足以冲破一切利益和道德的防线。
厌恶比喜好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喜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出自心灵,也可以是缘于感官,可以是出自个性,也可以是缘于时尚。相反,厌恶往往是出自心灵深处和个性特质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反应。
#07
有两种不同的复杂,一种是精神上的丰富,另一种是品性上的腐败。在同一个人身上,两者不可并存。
真善美的统一,也许只是诗人的梦想、哲学家的逻辑游戏、道德家的说教。事实上,只有三者都弱,才能相安无事,如果它们都很强,碰到一起,不能不发生冲突。
偏才或有强的感情,或有强的理智,或有强的意志。全才三者俱强,因而要忍受最强烈的内部冲突,但也因此有最深刻的体验和最高的成就。
最强的本能受到最深的潜抑,从而有最耀眼的升华。
如果上帝给了你一张漂亮的脸蛋,你要留心,这是对你的灵魂的一个考验。如果你的灵魂平庸,这平庸会反映在脸蛋上,把漂亮现形为粗俗。
如果上帝给了你一张丑陋的脸蛋,你要宽心,这是给你的灵魂的一个机会。如果你的灵魂优秀,这优秀也会反映在脸蛋上,把丑陋修正成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