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立冬五首: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立冬节气美诗五首: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

虽然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被称为冬季,但那是习惯上的。实际真正冬季的开始,是以节气“立冬”时间点作为划分,其依据,却是古中国先进科学的天文地理学。

太阳对于地面,是一种相对恒定的存在,以太阳在地面的周年轨迹,划分年与四季,具有稳定和恒定性。立冬,就是太阳直射在地球赤道和南回归线上的某个稳定的时间点,古代人虽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却知道太阳光在地表的轨迹是恒定的,是日,是时,为立冬。

立冬,标志着传统冬季的正式来临。虽然很多地方,秋色深浓,甚至还有晴暖的太阳,但是不可否认,天气总体转寒,大部分物种,进入了萧条期,藏伏期。山林中,动物们贮备过冬的粮食,渐渐活动少了,农业上,秋收基本结束,万粒归仓,进入相对的农闲期。

大地安宁,沉静,迎接霜雪的到来。而冬天的霜雪,固然萧条寒冷,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降水和水源,缓慢滋养土地,为春天的蓬勃做足准备。

立冬在古代是一个大节气,是四时八节之一。所谓四时,就是一年四季,所谓八时,是指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四季的轮回固然是依照太阳在地面的轨迹,但那种周而复始,却颇为神秘,是为天道。故而天子,在立冬日,会举行盛大的迎冬仪式,敬畏神秘力量,并代表神秘力量,主宰人间事物。所谓天赋皇权,就体现在这些仪式里。

而普通人的迎冬,分明着冬季的到来,安排关于冬天的事宜,收藏粮食,规划来年的耕作,保养身体,对抗漫长的严冬,并在冬天里寻找乐趣和生机。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唐朝·李白《立冬》

这首诗是否是李白写的呢?应该是否定的,因为这种清新的诗风,应该是宋明时代的作品。

一,李白的唐朝,气候偏暖,立冬节气,还不到霜雪冻住毛笔的时候。

二,李白当然有居住山林寺庙的经历,从年轻时在四川,行走在蚕丛古道间,到后来隐居庐山,高山上的立冬,或有冰冻寒霜,但是年轻时的李白气盛,不写幽丽的诗句,晚年的李白更加狂放,这种小美好,小氛围,倒是白居易式的,不是李白的风格。

三,墨花的用法,没有出处,而“恍凝雪满前村”,是宋式的雅兴,因为宋朝的乡村建设明显好于唐朝。而这首诗里的那种闭户对着画卷联系起雪满村的想象,也是宋朝式的。

所以这首诗,不是李白的作品。

但是这首诗,还是颇美的。

对着冻了的毛笔,懒得写新诗,火炉上,温着酒,因为天寒地冻,所以时时喝上一口。

喝多了,就着冻住的毛笔,在纸上恣意作画,那黑白的墨迹,留白或者飞白甚多,仿佛是雪盖住了村庄。而窗外,想必若能远眺,一定也是雪满前山。

实际上,这是一首冬雪诗,应该是在寒冬腊月的季节,而不是立冬早冬。

宋明之后,气候转入小冰期,立冬时节,或可有雪寒,大雪封山,围炉诗酒。但是这不是立冬的常态。

李白如果写立冬,以他的才情,独立万山,必定更加洗练磅礴。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立冬十月节》

唐朝的立冬,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元稹的二十四节气诗,是描写的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带,更具有代表性。

此时还没有雪哦,只是晚秋的霜降,到了初冬立冬时节,更加普遍。早上起来,一地白霜,证明夜晚凌晨近地面温度,降至零点,才有霜的出现。

这个时候,北方某些地方,也会出现水面结冰的现象,薄冰覆盖在水上。

但是这些都是短暂的,是证明立冬,冰冻开始出现,而不是封冻。那霜冻会在白天气温升高时解开,而空气里的寒意,标志着正式进入冬季。

天高气爽,不独晚秋,早冬是一样,且更明净空阔。

那月亮升上天空,弯弯而皎洁,时而有雁阵南飞,点缀在高远的夜空上。

立冬田园的景色,相对萧条,因为庄稼都已经收割收藏,而这样的农闲季节,家家户户正好赶制冬衣,做好的冬衣,因为还有时间悠闲,比比对对,裁裁剪剪,颇费思量和手工。这是在为国冬天做充足的准备。

那些大型的野鸟,现在都隐藏不见了,听说它们飞往南方的海边。

而南方的海边,也是有着鸟类花纹的贝壳,此时在生长,据说,这种贝类是投海的鸟类所化哦。

早冬时节,也是鱼虾贝类丰收的季节。这些美丽的海边贝类,也会送往长安,在餐桌或者赠品中,看到这些美丽的贝类,让不能远游的人,在漫长的冬天里,生出多少想象和乐趣。

那么这首诗可以看到,唐朝中原地区的立冬,霜重雪少,冬闲的乡村,别有一种人间富庶温柔。

“黄菊一何好,持觞惟尔从。

名应称晚秀,色岂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

霜威占清晓,直欲犯其锋。”宋 · 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

菊花虽然是晚秋之花,但是晚秋和早冬,气候接近,往往菊花也会盛开在早冬十月。

比如这首诗,立冬节气,菊花开得茂盛。

那黄色的菊花开得何其茂盛,我端着酒杯,满眼满心都是你。

这晚开的菊花,应该称为晚秀,只是宋朝黄色为帝王之色,所以许多人回避器物衣裳上使用黄色,但是只有菊花无所顾忌,开出绚烂的黄色花朵,笑傲寒风。人们对着菊花,带入自己,那绚烂的黄色的衣裳,还是想想吧。

不过宋朝人也有补偿的方式,不能穿黄,那么喜欢黄色的花总没有错把,比如黄牡丹,黄梅,黄菊,黄荷花。

满地菊花,仿佛还是在重阳节的美好日子,不要告诉我,今天已经立冬哦。

那冬天的寒霜,落遍了清晨的园林,只有菊花傲然,就这么直面风霜,仿佛要和霜寒斗斗。

菊花入冬而成为冬花,色泽清贵,品格坚韧,菊花尚且如此有生命力,看菊花的人,自然提升了心气,要像菊花一样,不畏霜寒。

那么这首诗,也大致说明了宋朝江南地区的立冬,宛如晚秋,菊花茂盛,早上有重霜,但是还不到冰雪严寒之时。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

五朝三朝风萧萧,九日十日云飘飘。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宋 · 张侃《立冬后述情 》

这里的山城不可考,但是总还是长江沿岸的城镇。

这山城靠水,水汽和天寒互相作用,所以立冬之后,这里寒湿气重,经常早上会有霜,那屋瓦上的白色的霜,仿佛是流泻下来,泼在了地上的野草闲花上。

这里三日五日就有风,风声萧萧,好个天籁。

这里九天十天,就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在天上自在游走。

秋天归去,冬天就这么轻轻来到,但是风雨寒冷,也遮不住万山苍翠之美啊。

我站在早冬的山城楼上,看着山水如画,很想和心爱的人一起登高望远,只可惜,她和我隔着漫漫江水。

这首诗,明丽中有淡淡的惆怅,那个美人是谁呢?

我和你相思相望不相亲,同饮一江水。

这真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在立冬里写来,别有韵味。

爱一个人,不是共富贵,而是冷的时候,你在牵挂谁,你在支撑谁。

“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南宋末 · 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其二 》

南宋国都南移至杭州,所以立冬的景色,多半是典型的江南风物和气候。

立冬的时候,往往大家会相聚一起。

有茶有朋友有热闹,当然过得轻快,户外亭子的茶话会,想必也生动,并不觉得冷。

可是散场的时候,天空飘了小雨,寒意逼来,大家也就散了场。

我怎么知道,今年的寒潮来得这样早?

往年这个时候,只穿夹衣就够了,可是今天,真把俺冻了一回,这天气得穿棉袄啊。

那么立冬节气,也是寒暖交替,气温落差大的时候,晴朗的时候,十月小阳春,温度可以上到二十多度,一有风雨寒潮,温度迅速跳水。而且白天和入夜的温差也极其大。

所以立冬之后,人们要多备点衣裳。虽然春捂秋冻,但是对于中老年人,这样的气候,委实容易伤风感冒。

那么立冬节气,也是该准备棉袄的时候,虽然此时少雪,但是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气湿寒,那种湿冷,更容易致病。

立冬节气,强调了从此进入冬天。所以虽然有着十月阳春,十月小春天的美景,还是要注重防寒,适应冬天的来临,守望春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搜索建议:
热博

 电子琴不响了怎么解决

1、问:电子琴是不是钢琴的简易版?电子琴是否起源于钢琴?答:不是的。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乐器。只是长得像一点,因为都有黑白键盘,好像足球和篮球一样,尽管它们都是圆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