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如果回到十年前,《隐入尘烟》还能票房过亿吗?

文 | 无锈钵 山核桃

与多数的电影院经理一样,李然没有想到让自己的电影院重新染上烟火气的,竟然是《隐入尘烟》这部文艺片。

这部讲述了一对西北农村夫妇质朴生活的文艺电影,节奏缓慢且底色悲凉,充满着导演李睿珺的个人风格,因此从一开始也被自然地打上了“小众”的标签。

“没有人预料到《隐入尘烟》会火。”李然是南京本地的一家电影院经理,他用“没什么存在感”来形容这部影片在刚上映时的表现。

但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围绕《隐入尘烟》,他见证了一场不可思议的票房“V型谷”。

尽管顶着“入围柏林电影节”的光环,但《隐入尘烟》票房低迷,排片量少,李然很早就习惯了此类文艺片的票房表现。

但到了8月中旬,他突然发现身边的人都在讨论《隐入尘烟》,很多人给他发来关于隐入尘烟的短视频,询问他是否有排片,这种文艺片翻红的故事,在他看来,远比最初的无人问津更令人惊讶。

从一开始的少量排片、删盘,再到目睹社交媒体上电影热度的攀升,再到加大排片量之后的“满座”,《隐入尘烟》缔造了一份属于文艺片的院线奇迹,就连李睿珺自己都说:“这完全是一个意外。”

但在“意外”之外,《隐入尘烟》的出圈其实是一种必然。

由黄土、麦穗与四季构成的电影长镜头里,人们看见的不仅仅是老四与贵英的命运,还有自己与土地的真实羁绊。而这些饱含着回忆、泪水与共情的个人记忆通过短视频被记录,在电影之外,浓缩成了一部同样深沉与沉重的集体记忆。

万千老铁扬起“西北黄土”

被大数据描摹为“速食一代”的观众,愿意安静地花133分钟坐在影院,看完一个与四季和土地有关,与波澜壮阔和高潮迭起无关的故事。

这一幕不寻常的景象背后,被短视频吸引而来的“自来水”,贡献了无法忽视的力量。

王雷就是在刚过去的周末“贡献”了一张电影票的观众。出生于乡村的他,被短视频平台的剧情片段打动,于是决定去电影院追忆自己记忆深处的那一片土地。

最戳中他的是视频里两句文案:“麦子也一样,也有它的命数”、“西北荒漠种不出玫瑰,但我对你的爱犹如小麦花印入皮肤。”还有一句广泛流传的评论是“全片不说苦,却苦到了天际;全片不说爱,却爱到了极致。”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这些点出影片精华的“金句”,并非是片方的宣传,而是来自芸芸众生的自发创作。

由于电影前期票房表现不佳,官方宣传账号早已于7月中旬停更。前期关于《隐入尘烟》最大的噱头,也只是演员海清分享自己关于农村旱厕的段子。而被这个短视频逗乐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名称,只认为是海清“你是我的神”的续集。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八月。

观察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不难发现,有关《隐入尘烟》的绝大多数评论,也都来自于8月下旬。

与前期惨淡的票房相比,短视频平台承载了人们对《隐入尘烟》全新的理解。

以快手为例。在#隐入尘烟#的短视频合集下,无论是讲述个人观影感受的#隐入尘烟观后感#和#隐入尘烟后劲有多大#,还是影片中的出圈镜头#隐入尘烟小麦花#......这些丰富的话题下,几乎没有官方精心剪辑的宣传视频,都是用户自发的“二次创作”。

比如,说起影片中展示出的“西北荒漠”,有的老铁拍下了自己的真实农村生活:“现实生活仿佛历历在目,恍如昨天。”

除了对电影的解读外,有的老铁更是直接拍下了自己观看电影后痛哭流涕的模样......这些拍摄简单却包含着强烈情绪的短视频成为了推动《隐入尘烟》出圈的动力之一。

在电影描述的黄土地之外,短视屏平台俨然成为了赛博朋克版的新“黄土地”,而这些围绕解构与解读的共同创作,重新赋予了这部电影扎根于土地中的旺盛生命力。

文艺片不再“隐入尘烟”

当然,在外界眼中,《隐入尘烟》的破圈是一次文艺片难以复制的出圈案例。

因为,在大众固有的印象里,文艺片对电影的叙述与表达既不商业,也不诗化,贾樟柯曾用这样一句话表达文艺片导演对“文艺”的理解:

“就是把我们目击的真实说出来。”

这种直接且粗粝的真实,不刻意“娱乐至死”的表达,也让文艺片陷入了某种“曲高和寡”的窘境。如果熟悉《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的人生经历就会知道,在光怪陆离的电影世界中,小众文艺片的挣扎与艰辛。

从太原一所大专毕业后,李睿珺将自己的镜头几乎对准了自己的家乡。

从《老驴头》、《告诉他们,我成白鹤去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再到如今的《隐入尘烟》,甘肃张掖花墙子村成了李睿珺个人风格的重要符号之一。

抛开学术化的风格,回到家乡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在接受人物采访时,李睿珺谈到原因,就是因为文艺片并不赚钱,所以要节约成本。

这种“无人问津”的落寞感,将文艺片的传播受众局限在了小众群体里,“曲高和寡”的孤傲背后并不是不想破圈,而是难以破圈。

短视频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但这背后存在着一个大众无法理解的悖论:短视频所代表的“快”与文艺片所代表的“慢”似乎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边界。

答案果真如此吗?《隐入尘烟》的出圈已然说明了这条看似明显的边界,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打破的。

首先,文艺片作为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电影概念,其往往带有导演个人风格且关注边缘群体,通过充满隐喻的镜头语言与精心设计的结构,来讲述个人的故事。区别于商业片以观众为优先级的叙事形式,文艺片的表达更隐晦,也因此造成了“曲高和寡”的解读困境。

《隐入尘烟》也是如此,李睿珺用大量的长镜头去记录了老四与贵英一对西北平凡夫妻的一日三餐与四季耕作,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夫妻俩都在日头下沉默地耕作。

具体到传播过程中,这种日常化的表达很容易造成理解的鸿沟。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曾指出,作品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有赖于接收者的解码活动。

在这之中, 短视频成功扮演了“解读者”的角色。 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既有《隐入尘烟》的个人化解读,也有电影解读类创作者通过讲述影片的字幕或镜头,向观众阐释《隐入尘烟》的深意,也有编剧对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答,甚至还有的个人创作者直接在镜头前讲述身边老四与贵英的故事........

这些解读不仅成为了人们理解《隐入尘烟》的重要窗口,也是对文艺片本身的一种回应。李睿珺曾谈到:“观众讨论,对我是一种认可,给我的创作带来了信心,也给投资方带来了信心”。

其次,文艺片缺乏爆点和刺激镜头,多是慢节奏的故事性叙述。比起商业片的感官享受,文艺片更强调叙事的完整与情感的共鸣。

以往的文艺片电影宣发中,习惯遵循电影节展、主创采访等小众传统路线,但借助短视频平台的精彩剪辑,用一种“短、平、快”的传播方式,在放大影片中亮点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前往影院。

《隐入尘烟》也是如此。

在这部包含了土地、爱情以及生死等多元主题的文艺片中,在短视频平台上随处可见对各类主题的解读。

如在影片中象征着主角爱情的重要符号——六粒小麦组成的“小麦印花”。在快手上,人们用黑米、瓜子壳、八角等身边的东西,模仿电影中的情节,让影片中的这一片段成为了“名场面”。

而在解读与传播之外,《隐入尘烟》的出圈,其实是一次文艺片与短视频平台底层价值的契合。

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被视为浅显与土气的短视频,难以承载文艺片深沉的价值,甚至很多人认为被短视频平台吸引而去的大众,只是陷入了一种跟风式的共情打卡。

但现实是,与《隐入尘烟》所展现的平凡人日常生活一样,在关于这部电影的大量二创视频里,没有精心设计的镜头,没有华丽的语言词藻,有的只是最直接的情绪与最平凡的生活记录。

浏览快手上关于这部影片的短视频作品,在“拍的好”的叫好声之外,你会发现,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吃鸡蛋可以被记录,耕种可以被记录,这些平凡且日常的叙事与表达都值得被记录,值得被看见,更值得致敬。

某种程度上,短视频平台成为了承载大众情绪与普通人故事的“容器”,这种共情对于文艺片的破圈价值不言而喻。

在一个人人都说着“人与人的悲欢并不能相同”的年代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赛博世界里,一部记录真实与苦难的文艺片,竟然借助短视频平台弥合了现实鸿沟,至少在短暂的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世界里,曾经割裂的人们重新回到了眼前这片最真实的土地之上。

给每个平凡者一盏温暖的镜头

在《隐入尘烟》的豆瓣长评区里,李睿珺写了这样一首诗,结尾十分动人:

“刚到村口的疯子/充满爱意地看着围向/他的十个孩子/其中九个向他丢来土块/只有一个在他碗里放了/馒头”。

在《隐入尘烟》的世界里,对老四和贵英来说, 往他们碗里放馒头的唯一一个人,就是眼前这片随四季轮回的黄土地。

而在陌生的流量世界外,荧幕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隔开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有业内人士评价,《隐入尘烟》就像是一盒不合时宜的泡面,挤进了电影这间近来有些门庭冷落的小卖部。在以往,这部影片从来不是最受欢迎的,也从来不是话题度最高的。

但现在,它的出圈正说明了,围绕土地与生活的真实感,其实从未离人们远去。

人类学者项飚讲过一个概念,叫做“附近的消失”,用于指代当下社会中一个普遍的现象:

我们常常沉浸于宏大、华美的叙述之中,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个体。

农业文明在工业文明的裹挟中呼啸而过,曾经依土而生的人在数字化的时代里变得隐秘不见。电影学者戴锦华曾说:“大家好像已经不需要再从事物质生产了,我们却看不见物质生产,看不见物质劳动。”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媒介在不断进化中让更多远处的声音被听见,但在现实世界里,伴随着土地的消失,一些附近的具体而真实的面孔失去了社会性,就此“隐入尘烟”。

而《隐入尘烟》非常强烈的一个特征,就是“赋予人性”,它让我们看到这些空气一般生存的人,这些可能被孩子们扔石块,被成年人嗤之以鼻或者笑骂的这些人,他们身上最丰富的生活痕迹。

一张张具体的面孔,一个个识得的姓名,他们组成了这个社会最微观的形象。这些被时空区隔在漫天黄土里的平凡人们,他们同样也有被记录的渴望。而让他们露脸,让他们变得可见,才是真正意义上对真实生活的致意。

在这个过程中,如快手一样的短视频平台,真实记录下了普通人对生活的致意,更多的老四与贵英,尽管身处不同的土地,但能通过短视频平台跨越跨越漫漫时空,而互相感知到了彼此的存在。

就像是是曾经干瘪的种子,借助这片包容的土壤而复苏,随季节与时间的变化,不断生根发芽。

如果说,《隐入尘烟》是一部围绕农人、土地和爱情的影片,作为现实映射的一部分,快手这样的短视频社区,则是一部属于所有平凡者的作品,每天都在上演老四和贵英的故事。

荧幕上的故事总会有跌宕和始终。《隐入尘烟》对平凡个体的投射,却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提示——在同一片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日常,尊重朴实与规律,不能就此让他们隐入尘烟。

在戏外,在短视频平台上,生活这部电影,依旧在人们的相互守望和注视中,绵延不绝。这或许才是这部影片出圈之外更有意义的事。

搜索建议:
热博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必备】清明节的作文900字九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展开)

热博

 【歌词】颂赞 / 歌手:葛贝

歌词千寻颂赞 - 葛贝词:葛贝曲:葛贝lrc编辑:喏小七_QQ: 2369972023远山在蓝天下巍然白云在微风里怡然大地在广袤中坦然江河在奔流中浩然阳光和白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