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你们有没有注意,有新闻说全国已经有15个省超过50个楼盘的业主,单方面发布了“停供”声明,拒绝继续向银行偿还买房的贷款。
根据广发证券的统计,从潜在受影响的银行资产看,假如停工5亿平方米,按照1平米1万的价格测算,对应影响的资产就是5万亿;如果说卖出去的楼盘,平均首付比例是60%,那就涉及到2万亿的按揭贷款。
于是,这就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猜测,这一轮停供,会不会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开始?
可能大部分人都还没明白,怎么停供几十个楼盘就牵扯到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今天我们就用简单的语言讲一讲房地产生意的逻辑和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影响。
02
在中国,房地产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生意。
有人把它喊做“中国经济的驱动力”,因为房地产带动着一系列行业的快速发展,比如建筑、家电、钢铁、家具、装修一系列的上下游行业。
有人把它喊做“人民币的生产机”,因为在房子和土地不断升值和抵押借款的循环中,银行放出来的货币会越来越多。
有人也把它喊做“普通人快速致富的方式”,比如你十年前在深圳买一套房子,现在它的价格可能已经翻了2-3倍还不止。
不管这些复杂的说法对不对,我们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房地产生意的逻辑就像一个倒三角形的架构。
它的顶端两个角一个是银行(金融系统),另一个是土地(政府财政),下端是老百姓的购房需求。
对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来说,要想持续性发展,都离不开两件事:买地和开发,其中买地是基本盘,有地在手,开发就只是时间问题。
特别是在房地产高速增长的那段时间里,地产企业都不会等到买完地,开发好,等到把房子全卖了再去买地,而是先买地,保证业务的持续增长,因为土地,特别是黄金地段的土地是非常有限的。
对地方政府来说,一方面要维持政府单位的支出,一方面要促进地方的经济繁荣和城镇化发展,地方当然乐于地产商买下自己的土地进行开发,带动周边经济,让整个城市增值,同时,土地财政也成了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土地收入来源占到当地财政的一半以上。
对银行来说,银行主要的角色是一个信用和流通的发生器。
因为不管是从政府拿地,还是地产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房地产商没那么多钱怎么办?
当然是找银行借。
因为房地产交易是一个螺旋上升的价值链,而且有具体的土地做担保,银行当然愿意借钱,这是稳赚不赔的事。
并且,银行除了可以把钱贷给房地产商吃利息,还可以对购房者再次放贷。
房地产商可能要不断借了还,还了再借的滚雪球,但老百姓总跑不掉吧。
于是,一个不断循环的闭环就产生了:
地方卖地给地产商,地产商找银行借钱开发,再把房子卖给老百姓,老百姓再跟银行借钱,银行赚来的钱一部分归于国家财政,又要投入到地方建设城镇化和工业化。
这样城市增值了,地价就要涨,地产商再找银行借钱买地开发,房价跟着涨,再把高价房子卖给老百姓。
这个链条上的所有环节方都在收益,政府收入越来越高,房地产卖的房子越来越贵,银行放出的货币越来越多,只有最后买单的人承担着越来越高的房价。
所以,这个闭环的一切根本都在于最朴实的一点:老百姓的购房需求。
但这其实又是大家最放心的一点,因为跟国外不一样,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特别深,家是跟房子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刚需的不能再刚需的消费需求。
在这个基础上,房地产的生意就成了谁能拿到最多的土地,借最多的钱,搞最快的开发,谁就可以做大做强。
于是,就有了期房的概念,我作为房产商,刚把地买下,有个设计雏形就可以卖房子迅速收拢资金,去拿下一块地。
但很显然,这一套闭环的缺陷也就是它的支撑点:假如购房不再是老百姓的刚需了呢?假如购房的意愿下降了呢?
当房子的价格涨到一个无法忍受,脱离现实的顶点,再刚的刚需也只是纸上谈兵。
老百姓只要不买房子,那这个闭环就很难运转下去,很多时候房地产商都是在预支未来的钱,这个未来的钱是需要消费者填上的。
没人填自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比如说烂尾楼。
假如再加上停贷,最终就可能变成旁氏信贷不断积累坏账,拉上整个金融系统一起爆炸,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03
实际上,这其中的风险国家已经看到了。
从1994年开始的全社会的土地财政已经快走到了尽头,中国经济不可能一直跟房地产深度捆绑。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坚持“房住不炒”,国家其实一直在实施房地产“软着落”,尽可能平稳的把这块雷拆了。
但确实这三年的疫情带来太多的不确定,加速了这个进程,老百姓对于买房不再有过去太高的热情,消费的心态开始有了变化。
财政需要新的支撑点,银行需要稳健有力的监管,房地产要尽快脱离金融属性,回归商品属性。
对于停供这件事本身来说,可以参考国外期房的一些处置措施。
比如允许购房者违约,归还他们的首付款,让他们进行二次选择和购买,这就保证了整个金融信贷的总资产不变,银行之前的损失应该去找开发商解决;
差一点的选择是督促这些烂尾楼完工,完工后再进行续贷,这中间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去保障购房者的信心。
而最差的选择,就是行政逼迫这些消费者立即还贷,甚至一旦不还贷,就降低他们的信用。
因为市场最宝贵的永远都是信心,没有信心,就会立刻引发整个市场的危机,没有人是傻子,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闭嘴,还要他们像之前一样把钱交出来。
当然,真正长期的做法是有其他产业来逐步代替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财政有新来源、消费有新增长,自然就不需要一直靠房地产刺激经济的成长。
这个新引擎其实也很明显,那就是国家一直在提到的数字经济。
04
数字经济为什么能承担房地产接下来经济增长的重任呢?
数字经济既是一个单独的经济类别,也是赋能其他产业的技术集群和手段工具。
很多产业的升级转型,也就是配合国家在供给侧改革当中,用数字经济提高更多有品质的供给。
从企业来说,这是未来转型升级重要的机会,有三个重要的维度值得去思考。
1、产品维度,产品和服务要数智化,只有数字化,未来有一天才能变成智能化,再变成指数化。 就像今天的新能源汽车,都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车机系统,开辟了另一条赛道向智能化发展,让不同产品之间通过数据连接成为一个生态,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2、营销纬度,借助于短视频直播,数字技术让企业的营销变得有更高的效率,更精准触达顾客,最终实现更高效的转化。
3、运营数字化,借助于数字系统和工具,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把所有的资源,包括生产资源、技术资源、产品资源、人力资源全部高效整合,形成数字化,成为可以量化和可视化的数据资产,提升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
简单点来说,数字科技会成为我们生产的工具,数据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乃至于生产力,数字会重构产品,也会构建新的产业平台。
数字和产业融合之后的产业数字化和新业态,也是中国接下来重点发展的目标。
虽然这一次停供,让很多国有大行都跳出来澄清自己涉及的业务规模很小,整体风险可控。
但锚定房地产所带来的隐患,也确实到了应该解决的地步了。
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不会发生,但中国经济也确实需要新的支柱产业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