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第三年,海伦司体验了把“过山车”的刺激。
作者|极海
随着海伦司在港交所敲钟,成为“小酒馆第一股”,它的市值一度超过300亿港元。而7月5日,因港股餐饮板持续走低,海伦司跌幅超过9%,时隔一年半,海伦司股价腰斩,净利率大幅下滑。
据悉2021年,海伦司营收18.36亿元,同比增长124.42%,但净亏损2.3亿元。并且2018年至2020年,海伦司经调整后净利率分别为9.4%、14%和9.3%,到了2021年仅有5.4%,赚钱能力减弱了。
而究其原因是受到疫情反复扰动,再加之持续拓店战略以及走高的人力成本,拖累了净利润所致。
海伦司去年至今门店发展趋势
从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来看,海伦司的确在上市后迎来了高速扩张期,门店在1年内扩张了428家,但进入今年以来,扩张速度明显减缓。今年1月至今海伦司仅新增门店94家,月平均新增15家门店左右。
海伦司今年3月新增门店城市等级情况
而且纵观今年1月至今海伦司的拓张策略,新增门店主要集中在新一线城市,最为突出的今年3月,新一线城市新增门店数达到21家。这其实与它往年的策略不太相同。
去年财报显示,海伦司除一线城市2021年新开酒馆的日均销售额高于老店(或许就意味着选址问题不大),二、三线城市新开酒馆的日均销售额均不如老店,而去年二线城市新开出的酒馆多达233家,占总新增门店的一半以上,可见去年海伦司在二线城市的选址上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海伦司今年新增门店城市等级情况
因此转到今年,会明显发现尽管海伦司仍在对二线城市加密,但对整个新一线及一线城市的拓店权重有所增加。这当中也就涉及到对门店加密的把控,比如海伦司的大本营武汉。
就在2021年海伦司财报交流会提到,海伦司武汉门店从四十多家店变为八十多家店,当时创始人提出想要去测试一下门店密度的天花板。但三季度经历了疫情,海伦司也意识到对武汉的门店加密这一决策不够理智,因此今年更加注重开店节奏与速度。
海伦司全国门店分布情况
其实从海伦司全国门店分布来看,它目前已经进驻了26省份的155座城市,跑马圈地的工作告一段落,接下来的重难点是如果选择城市做加密,以及门店加密到多少,每座城市规模天花板在哪儿的技术问题。
而这当中最干扰它动态评估结果(依靠实际销售额评估)的因素在于疫情封控,因此大家把问题归结为海伦司能否顶住疫情冲击,实现持续扩张的畅想?或是讨论它的“社交场景”属性是否屹立不倒。
毕竟主流观点认为小酒馆模式就像餐厅一样,更依赖经营者,优势是可以更精准的为消费者提供有差别的定制服务,劣势是这种模式的经营成本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也很难大规模无损复制。
但极海看来海伦司会是个特例,毕竟它在供应链上已经具备其他小酒馆难以匹敌的明显优势,尤其是目前低度酒和精酿酒成为主流的当下。再加之海伦司门店面积小、服务少、全直营、运营高效、强社交的属性,它连锁化的进程并不会就此折戟,只是在于接下来它的选址策略如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