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颈椎病之中药经验系列(8)

时间:2022-04-21 19:46:29 热传 我要投稿

1.风寒湿型

[临床症状]头、颈、肩、背和四肢沉重、无力、麻木,或有肌肉萎缩,手指屈伸不利,指端麻木,不知痛痒。尚有头部沉重,胸部发闷,纳呆等症状。活动受限,颈部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舌质正常或发暗,脉沉弦或迟。病程较长,太阳经、督脉及其他经脉受累者,以头、颈、肩、背和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发冷疼痛为主要见症,舌质正常或发暗,脉沉弦或迟为本证型的诊断要点。

[病因病机]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复因久居湿地,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汗出当风等,引起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注于经络、肌肉、关节,致使气血不畅,经脉阻塞。

[治则]祛风,散寒,逐湿,温通经脉。

[方药]以蠲痹汤为常用方。

本方为风寒湿痹通治方。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等祛风散寒胜湿;辅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理气养血活血;全方温而不燥,通而不伤。偏于风者,加防风;偏于寒者加麻黄、川乌、草乌、细辛、小活络丹;偏于湿者加防己、苍术、薏苡仁、蚕砂;发热者可佐以知母、黄芩、金银花、连翘;痛在上肢者加威灵仙、姜黄、蒺藜;伴下肢麻木者加牛膝、木瓜、续断。凡寒湿相合,性质偏寒,如寒甚痛剧者可用乌头汤,以温经散寒,逐痹止痛。乌头配麻黄,能搜剔入骨之风寒,为方中主药,辅以黄芪益气固卫,芍药养血,甘草蜂蜜缓痛解毒。

[加减]颈型颈椎病以葛根汤加减:葛根20g,麻黄10g,赤芍10g,甘草10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5g。日1剂,水煎服。

如风湿偏胜去葛根加羌活、防风以祛风除湿。神经根型寒湿偏重者方选乌头汤合薏苡仁汤加减。药用制川乌5g,川芎、薏苡仁、当归各10g,桂枝6g,羌活、防风、炒苍术、炒白术、赤芍、白芍、葛根、宣木瓜、片姜黄各10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气滞血瘀型

[临床症状]颈部僵硬,肌肉紧张,颈肩部疼痛如折,其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尤甚;头颈肩背、双上肢和指端疼痛,发绀,肢体无力或拘挛、抽痛,并可见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胸闷胸痛,失眠健忘,烦躁惊厥,甚则面色无华,肌肉萎缩,发枯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细涩、弦涩。

[病因病机]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病史,跌打损伤,脉络破损,血液留滞于脉外;或病程日久,外邪留滞经脉;或久病体弱,气血不足,血运无力,皆可使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导致脊柱、四肢、筋脉、关节等部位气血凝滞,经脉闭塞而成本病症。

[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

处方一: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川芎、当归各10g,桃仁6g,秦艽、干地龙各10g,没药5g,延胡索、紫丹参、赤芍、白芍、郁金各10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处方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痛、呃逆、心悸失眠、内热烦闷等胸中瘀阻之症。本方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方剂组成:牛膝9g,柴胡3g,甘草3g,枳壳5g,桔梗5g,桃仁12g,红花9g,赤芍6g,川芎5g,当归9g,生地9g。

3.痰湿阻络型

[临床症状]头颈肩背疼痛,胸脘满闷,眩晕恶心或伴呕吐,甚至摔倒。舌暗胖,苔腻,脉弦滑或细涩为本证型诊断的关键。

[病因病机]本型痰瘀表现并见,是在瘀血的基础上又挟痰湿,痰瘀交阻合而为病。由于津血同源,瘀血与痰浊亦能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而成痰瘀。痰瘀互结,阻滞经脉、肌肉、关节而发为病。

[治则]健脾祛湿,化痰通络。

[方药]

处方一:香砂六君子丸加减,药用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半夏12g,陈皮12g,木香12g,砂仁10g,葛根10g,当归10g,石菖蒲10g,甘草9g,或平胃散加减,药用白术10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5g,半夏12g,茯苓10g,桂枝6g,细辛3g,丹参10g,薏苡仁10g。

处方二:如伴有头晕目眩, 恶心欲吐,头重如裹,则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5g,白术10g,天麻10g,当归10g,胆南星10g,山药15g,石菖蒲10g,茯苓10g,白芍10g,川芎10g,陈皮10g,甘草6g.

处方三:用直武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可加黄芪、党参、砂仁等。

4.肝肾不足型

[临床症状]颈肩背疼痛,四肢麻木,头晕眼花,腰膝酸软,以肝肾不足为主要表现,舌体瘦或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为本证型的诊断关键。

[病因病机]病程迁延,精气耗伤,先天禀赋不足,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衰弱,或房事不节,以致肝肾亏损,筋脉、骨节失养都可导致本病发生。

[治则]补益肝肾。

[方药]

处方一: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知母15g,黄柏15g,熟地30g,山茱萸15g,山药15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0g,桑寄生10g,杜仲10g,日1剂;或以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可改为羌活,加木瓜。痛甚者加蛇类药及虫类药以搜风通络。

处方二:

用“养肝体清肝用方”加减(石决明、钩藤、桔梗、生地、野菊花等)。可加枣仁、玄参、山栀、车前草等。

处方三:六味地黄丸能滋补肝肾,又能补脾阴,为三阴并补之方,故能治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及全身酸困无力、舌燥喉痛牙痛等。方剂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本方加入知母、黄柏,则名为知柏地黄丸。其滋阴降火力更大,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

处方四:因肝郁血虚之内风所致胸胁痛、头晕、目眩、目胀、耳鸣等用逍遥散。方剂组成:当归、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并配用少量薄荷、干姜。功效为镇肝熄风,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5.气血亏虚型

[临床症状]颈肩背痛,肢体麻木无力,肌肉拘挛,形体消瘦,纳呆,便溏,腹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失眠,心悸气短,视物模糊,头晕目眩,舌淡苔少,脉细弱。

[病因病机]病程迁延耗伤气血;或因素体脾胃虚弱,其他病日久成虚,致中气受损,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濡养五脏、运行气血,导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而成。

[治则]补益气血。

[方药]

处方一:归脾汤加减,药用白术10g,茯苓10g,黄芪30g,酸枣仁15g,人参10g,木香10g,当归10g,远志15g,山茱萸10g,白术10g,升麻6g。日1剂,水煎服。

处方二:八珍汤加减,人参10g,茯苓10g,白术10g,白芍10g,川芎10g,当归15g,熟地10g,甘草6g,桂枝12g,葛根10g,防已10g,或用人参养荣汤或当归补血汤加党参、枸杞子、桑寄生、首乌、黄精、川续断等。

处方三:用十全大补丸加减,药用人参10g,肉桂3g,川芎10g,地黄12g,甘草3g,橘皮6g,白术6g,人参6g,白芍18g,熟地黄9g,五味子4g,茯苓4g,远志6g。可加天麻、远志、半夏等。

处方四:因血虚所致头痛、头晕,可用四物汤。方剂组成: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加入白芷、藁本,可加强祛风止痛作用;加入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可加强活血祛瘀作用。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医学方法仅供专业医学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