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90亿元扩建电池厂,亿纬锂能要挑战“宁王”?鹏华基金已提前布局

时间:2022-08-18 17:23:28 热传 我要投稿

规划3年就已足够远,转型只在一瞬间。

这句话对于亿纬锂能的开创者——刘金城来说,再熟悉不过。因为直到2014年,刘金城对锂离子动力电池依然是坚定的“怀疑论者”。不过,时间来到2022年,亿纬锂能已经在动力电池领域被称为“小宁王”了。

8月中旬,亿纬锂能发布公告,将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募资90亿元,用于动力锂电池厂房的扩建。根据预计,到2027年,本次募资将释放动力电池产能34.2GWh,平均每年6.84GWH,加上2021年2.92GWh的装机总量,亿纬锂能的年产能将达到9.76GWH,成为除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外,国内动力电池的“第三极”。

那么,亿纬锂能为何要“押注”动力电池领域?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如何搭上亿纬锂能产能爆发的东风呢?

一、亿纬锂能:起步更早,却成“低配”?

虽说和比亚迪的王传福同是科班出身,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创业,但刘金城显然没有交到王传福快速成功的好运。

1994年,30岁的刘金城首次创业,与武汉大学电化学所合作成立本原化学电源集团,主业就是做电池。不过,由于对市场和资本运作欠缺了解,刘金城生产的电池产品完全没有销路,没多久,公司便转手他人。

2001年,刘金城二次创业,这一次,执着的刘金城再次选择了锂电池开发领域,聚焦当时的蓝海市场——锂亚硫酰氯电池领域。为彰显行业雄心,刘金城把常识最大数量级“亿”,和寓意横贯全球的“纬”合二为一,为公司起名“亿纬锂能”。刘金城发下宏愿:“每年要在世界上卖出一亿块电池!”

经历初创失败的洗礼后,刘金城的眼光变得格外老辣。

从2001年到2014年,亿纬锂能在刘金城的指挥下,先后渗透到移动手机、TWS耳机、ETC、电子烟等风口行业,而且每一次亿纬锂能都做到了行业翘楚

比如在功能机时代,亿纬锂能曾为“小灵通”生产超过2000万块电池,智能手机崛起后,亿纬锂能凭借独家研发的金豆电池,又成功打入苹果、三星产业链。

2010年,嗅觉灵敏的刘金城以电子烟为突破口,快速布局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仅用一年时间,亿纬锂能在电子烟电池的市占率即达到了10%。

可惜的是,刘金城这份识别风口的“快、准、狠”,却在“最赚钱”的动力电池领域看走了眼。根据刘金城的事后回忆,直到2014年亲自试驾了特斯拉的电动车型后,他才恍然意识到,做锂电池不聚焦动力电池,就是本末倒置。

2015年,亿纬锂能进行了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将发展方向从原有的锂电池元器件,转型至锂离子动力电池。

也从此时开始,亿纬锂能的市值从不足50亿,发展到如今超2000亿。

二、技术+趋势,成就亿纬锂能二次崛起

2021年,亿纬锂能以2.92GWh电池装机量,1.9%的市场份额,跻身国内动力电池生产的第7名。此时,排在亿纬锂能之前,“宁王”、比亚迪之后的,只有中创新航、国轩高科、LG新能源、蜂巢能源4家。而且,这4家年装机总量均不足10GWH。待亿纬锂能90亿扩厂后,将直接超越中创新航等4家公司,直面“宁王”和比亚迪。

那么亿纬锂敢能大举扩产,并从同行嘴里抢蛋糕,靠的是什么?

1、自研大圆柱电池:安全性比肩刀片电池

今年5月份亿纬锂能放出消息:大圆柱电池将是公司未来的主攻方向。一直以来,刘金城恪守“不把鸡蛋放一篮”的商业准则,为什么此次会“押宝”在了“圆柱电池”上?

在目前动力电池领域方形、软包、圆柱三种封装类型中,圆柱电池是唯一兼顾经济性、安全性的电池,而亿纬锂能自主研发的46系大圆柱电池,在保留圆柱电池原有优点的同时,安全方面也做到了极致。

在穿刺试验中,亿纬锂能46系电芯在穿刺起火后,可做到迅速自然熄灭。究其原因,在于该电池搭载了亿纬锂能自研的定向开阀技术。当外物穿刺导致热能聚集时,电芯可经由开阀机制,使热焓沿电池排气管道快速扩散,从而降低电池内压,避免电芯的连锁燃烧。

2、行业趋势判断:二线电池品牌崛起已成必然

燃油车时代,车企在整条产业链里,是说一不二的存在,然而到新能源汽车时代,情况却反了过来,几乎所有车企头顶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上司”:以宁德时代、韩国LG、松下为首的电池巨头们。

为拿到电池厂商的供货,无论蔚来、理想等国内新能源新秀,还是奔驰、宝马、奥迪等老牌燃油车巨头,都要向电池厂先行提交生产计划,并支付巨额定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仅预付款就收到了64.66亿元,同比增长548%。

那么交了钱,能按时收到货吗?还不一定!在谈到汽车产能瓶颈时,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和蔚来汽车CEO李斌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比起芯片短缺,电池才是提产能的最大瓶颈。由此可见,将成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第三极”的亿纬锂能,距离“宁王”、比亚迪的万亿市值尚有4倍发展空间。

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如何捕捉呢?

三、电池界“变天”,投资者能做什么 ?

在“不应只有一个宁王”的产业共识下,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亿纬锂能,无疑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从2021年开始,鹏华新能源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张宏钧博士通过对国内二线电池生产商的梳理,捕捉到了亿纬锂能核心技术变现及产能爆发的窗口期,并在今年将亿纬锂能的投资规模增加到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的第5位。也得益于对动力电池产业的主动布局,鹏华新能源精选混合近一年来,在2152只同类基金的排名中冲进前1%,位列第21名。

同是鹏华基金旗下,有“新能源基金一姐”之称的闫思倩也将亿纬锂能的投资规模上升至其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基金前10大重仓股的第7名,甚至超过了比亚迪。基于扎实的产业观察和精准的趋势预判,今年以来,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也取得了同类基金前2%的优异成绩。

可以说看好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未来,张宏钧博士管理的鹏华新能源精选混合基金,和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结语

从不到50亿,增长至如今2000亿,亿纬锂能用了7年的时间。未来,如果亿纬锂能有机会冲击万亿市值,投资者还要等多久呢?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