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你的身份,可能配不上你家的楼盘名》,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文章指出,如果你愿意的话,在国内就可以把欧洲逛遍。原因就在于国内的很多楼盘名都傍上了一个欧洲名字,比如说:巴黎、罗马、巴塞罗那、维也纳、维多利亚、香榭丽舍、威尼斯等等。
有网友表示,上午跟家住莱茵美郡的朋友一起到加州风情办事,午餐是在戛纳小镇吃的,下午到柏林印象逛了逛。
还有网友跟帖道:晚上回威尼斯小镇下榻!
相信大家印象中都会遇到过几个带有欧洲名字的小区吧?不过最近几年相对比较少见了,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相关部门在2018年对我国的小区名字进行了整顿,对于那些“大、洋、怪、重”(夸大、洋名字、怪名字、重名字)的小区,都有必要进行改名活动。
别看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名字行动,业主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很多业主表示,我就是冲着这个名字购买的,现在改名字了,就没有感觉了。也有业主对于这样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毕竟可以从另一方面凸显文化自信。
温州两个小区的改名都引发了关注,第一个是曼哈顿改名为曼哈屯,改名之前的小区透露出了一种精英、金融的气息,改名之后变成了接地气的中国小区;第二个是欧洲城改名为矮凳桥,改名之前充满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改名之后变成了一个温州当地的地名,没有那么容易记住。
还有网友表示,自从欧洲城变成矮凳桥之后,小区的房价每平米直接下降了几千元。
对于小区名字的整顿,有网友表示,其实大可不必改名字,我们非要将小区命名为“张家庄花园、李家屯花园”才会感觉更像家吗?人们对于美一直是有追求的,不管是家的名字还是人的名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房地产的楼盘喜欢用欧洲地名来命名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好卖,一个小区的名字就像是一个人的名字,如果名字起得好,很容易让人记住,也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开发商的文化底蕴。
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假设,现在你准备买房,两个小区无论地段还是学区,或者是价格,几乎是一模一样,一个小区叫做莱茵河畔,另一个小区叫做张家沟,请问你会买哪一个楼盘的房子?
很明显,前者在逼格上要胜出一大截。也更容易给房子制造出一定的溢价。
欧洲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神秘、浪漫、时尚、贵族等,借用欧洲地名的小区,会很容易凸显出气质来,也更容易卖出好价钱。
大家可以鄙视开发商们在小区名字上玩的小套路,但是不应该怀疑这种做法的有效性。
洋名字不仅仅在房地产领域屡试不爽,它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用起来都很得心应手。
举个例子,国内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做慕思股份,主要卖席梦思床垫的。慕思股份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从来不标榜自己是一家纯正的中国公司,而是通过洋名字和洋代言人给人一种西方的感觉。
事实证明,慕思股份的这种营销思路非常有效,成立于2007年的公司仅仅过了15年就成功上市,而且是在房地产行业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可能我们会感觉慕思股份太会营销了,一家卖床垫的都能成功上市。实际上,不可太过崇拜,如果你在软装行业,你会发现慕思股份并不孤单,因为很多企业都在用洋名字,比如说:蒙娜丽莎、诺贝尔、凯撒、诺曼蒂克等等。
为什么软装行业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也同样是能卖好价格。
假设同样是卖床垫的,你们两家的质量、价格一模一样,你家的品牌叫做黑蛋床垫,而隔壁的是慕思床垫,而且还有一个外国代言人,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种做法虽然会被网友吐槽为“假洋鬼子”,但是它真的很管用,从创业者的角度而言,这么做是非常好的营销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毛利率。
如果你想要让产品热销,最好能够卖得贵一点,起一个洋气的外国名字是非常值得尝试的行为,因为消费者愿意为洋名字支付更高的价格。
如果可以在名字的基础之上,再给产品编造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将会让产品更加畅销。
你愿意给自己的产品取一个洋名字吗?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