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城市,敦煌还真是有不少美食。我今天说几种吧。
西域羊腿:
此菜雕刻的边关烽燧型态逼真,栩栩如生。羊肉精选而成,又鲜又嫩,无有膻味,营养丰富。西汉时,苏武奉汉武帝之命,手持汉节出使匈奴。反复无常的匈奴将他扣押,并发他到白海(今贝加尔湖)去牧羊,受尽了百般折磨和苦难,但他决不屈服投降,他与羊为伴,饱经风霜,须发皆白,汉节都成了光杆儿。整整牧羊十九年,坚贞不屈的苏武才回到了长安。原料:羊羔前腿,蒜籽。烹调方法:煮蒸。
泡儿油糕 :
敦煌泡儿油糕是甘肃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汉族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它是由面粉配食糖、猪油、桃仁、芝麻等制成的松糕,酥松香甜,味美可口。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
大千酱肉(敦煌一绝):
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1941年来敦煌临摹壁画达三年之久,在敦煌期问,他经常与当地群众来往,平易近人,助人为乐,常扶贫济困,尤为善解人意凡向他求画者,都能满足其要求。其间,他将四川做酱肉的厨艺传于敦煌,色佳味美,人称“大千酱肉”,流传至今。成为民间餐桌的一绝。
阳关金鳟
阳关金鳟鱼,鱼体无污染鲑科鱼类能适应各种盐度,自然条件下它们多生长于常年水温不超过20℃、水质为贫营养性、没有化学污染和有机污染的低温泉水或清澈的溪流中,因此又称之为冷水性鱼类。由于鲑科鱼类对生存水质有非常高的要求,略有污染即无法生存,所以鲑鳟鱼体干净,无任何污染,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吃起来放心。
莫高酿皮
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书记载,在唐代敦煌酿皮子已是市场上热卖的小吃之一了。当时叫作“冷让”。敦煌本地方言将“酿(niang)”称作“酿(rang)”,后演变成今天的酿皮,人称“莫高酿皮”。现在,这种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在敦煌人眼里仍是不可或缺的民间小吃。农村人进城要吃,城里人逛街要吃,外来的游客也喜欢吃。不但夏天吃,冬天更要吃。据说,冬天吃“酿皮子”可以败“心火”。回家时,还不忘顺便带上几只“糖鎚”供家人品尝。
驴肉黄面
当地人们以驴肉为副食料、黄面为主食料的一种配套吃法,吃起来美味可口,俗称“驴肉黄面”。据传,来之于唐代敦煌的民间美食,具有补气养血,保健益神的功效。敦煌民间谚语有云:“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香汤”。改革开放后,敦煌酱驴肉逐渐为游客所亲睐,成为“中华名小吃”。开凿于公元十世纪晚期的莫高窟256窟宋代洞窟中就有拉面的壁画,敦煌拉面这一传统的饮食的工艺流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