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因为看电视、看手机而戴上了“小眼镜”,或原本的近视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近视问题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统计显示,我国近视人口达4.5亿,5岁以上人群中,每3人有1人近视。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前列。
预防近视可是大事儿啊!
孩子们如何培养健康的用眼习惯及护眼方法?
如何防近视于未然?
出现近视通过哪些干预措施,可控制进展?
如何不让近视度数随孩子的年级而增长?
来从这些诱发因素入手吧——
环境因素
近距离工作
近距离工作被公认为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与近视的发展呈正相关。除了近距离工作的总量外,近距离工作持续时间(>45分钟)、阅读距离近(<33厘米)等也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是近视的一种保护因素。因此,提倡在学龄前如幼儿园时期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每天增加户外活动1小时。
读写习惯
不良读写习惯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2厘米)的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应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
采光照明
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勒克斯(lux),并结合工作类别和阅读字体大小进行调整,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
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可让眼睛放松。临床研究表明,做眼保健操相比不做眼保健操可以减少调节迟滞,改善主观视疲劳感受,从而有助于控制近视。
其他
近视发生发展的其他环境因素可能还包括营养、睡眠时间、微量元素、电子产品的使用等。
遗传因素
对于单纯的低中度近视者,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近视的进展。父母近视的青少年发生近视的风险增大,而且与父母近视的度数呈正相关。目前已有较多近视相关基因的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及群体遗传学研究。对于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者,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近视的父母应该更注意让孩子避免容易发生近视的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