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一字千金的故事是啥(一字千金的故事是什么)

作者丨胡丹

中国古代没有契约精神,但在传统文化里,极重信义。关于信义,有许多故事,我今天只讲一字千金的故事。

一字千金,故事不止一个,古今都有,我打乱了来说。

作为一个成语,一字千金源自秦国丞相吕不韦。吕丞相组织门客写了一部大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完了,他十分得意,令人悬在城门,宣布说:谁能改易一字,立赏千金!

吕不韦是商人出身,他知道做生意来不得虚的,必须见到真金白银,所以他在张榜时,同时就把赏金一并挂起。谁有本事挣这个钱,立刻兑现。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历。

这个一个很著名的典故,大伙都知道,许多摇笔做文章的,文笔得意时,便喜欢拿一字千金来造句。比如2011年,一位在百家讲坛上讲清史出名的阎老先生,编校出版了《康熙顺天府志》(康熙年编写的北京地方志),十分自得,在邀约记者到家采访时,眉飞色舞地说:此书校注精详,谁要能挑出一个错,我奖励一千块钱!

本为老先生的戏言,谁知道记者竟以阎先生新书求错,一字千元为题,把此事报道出去了。

更没想到的是,世上最怕认真二字,此事还真有了下文。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白平看过报道,当真顶了个针(真)了,他认认真真地给老先生新书挑错,竟然挑出909处错误,并据此索取奖金85万元!

可阎先生不给。

不给的理由是,一字千金是玩笑之言。法院审理认为,阎先生的表述不属广告发布行为,不能认定挑出一个错,奖励一千元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故二级法院均驳回了白副教授的诉讼请求。

幸亏阎老先生没有真的发广告,不然这事就囧大了——都怪记者乱写!

可是,除了防火防盗防记者,更主要地是,要防住自己那张嘴。有下例为证——

阎先生那事刚过去,2012年,湖南一个80后作家张某,写了一本《带三只眼看国人》,书出版后,他在腾讯微博悬赏一错千金,让人给他的新书挑错,凡挑出一个错者,即奖赏1001元。他定的奖金比吕不韦还多一块钱,也不知是他要与吕丞相比阔呢,还是以为他的大作比《吕氏春秋》更有价值?

作家在微博悬赏,就相当于吕不韦在城门悬赏了,是广而告之,肯定是其真实意思的表达。这位80后作家还刻薄地说,(如果有人挑出错)绝不像阎老头般耍无赖不认账!他同时还@了几家媒体,请他们作证。

看起来,他是当真的。

可尴尬的是,果真有人给他挑错来了,而且一挑就是172处错误,并据此要求他兑现奖金17.2万元。而且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位给阎先生挑错的山西大学副教授白平。白教授去年白干了,今年正好拿住80后作家。

可是80后作家却翻悔了。

他一会说腾讯微博不是他本人的,一会又和白平私下协商,希望少赔点(白平说,可以打八折,不接受一万块钱的奖金),见协商不行,作家又说悬赏时效过了。总之种种耍赖,不肯兑奖。

太不讲信义了,他忘了,一字千金的本意,不是你的文章字字珠玑,而是一种诚信的表示,而且这种诚信是以真金白银做保的!人家费时费工夫给他挑了错,他银子竟然没准备好——说好不耍赖的呢?

这事一拖好几年,前几天在北京开庭了,看来这位80后的年轻作家很难赖个干净——不单他自己发了微博,还有好几家媒体作证不是?

由这个笑话,我想到一个问题:当年吕不韦悬赏之后,是否有人揭榜挑错?假设有人挑出错来,吕不韦是否兑现了奖金?

须知,秦国可是诚信之国,中国古代第一个关于政府诚信的故事,就发生在秦国(商鞅的城门立木)。

《吕氏春秋》是一部大书,二十余万字,写在竹简上,如果让我看,一定脑仁疼。在当时能读懂这部书的人,一定也不多。然而秦都咸阳是学问家汇集的地方,名家众多,而且《吕氏春秋》属于黄老学派,其他学派的学者如果存心要挑事,给它挑一堆错出来,应非难事。

可是,一字千金的故事,只有半拉,到悬赏处就截止了,没有更有意思的后续揭榜和索要奖金的情节。

但我想,当时肯定是没有人出头挑错并索取奖金的。

为什么呢?请从下图找答案——

看,榜文旁立着一个大兵,手持利斧,在哪儿威慑呢!

吕丞相是秦国权势熏天的人物,他找人写的书,而且以他本人的姓氏冠在书头上,你给他挑错,不是找死就是自找不痛快。除非不想在秦国混饭吃了,是没人敢去触那霉头的!

这是政治问题,不是学问争鸣的问题。有一些书,是绝对不允许别人给它挑错的!

这是因为《吕氏春秋》有权力给它做背书,而什么《顺天府志》《第三只眼》,都只是普通的读物,作者也是普通人,他若自信过分,居然去学吕丞相,那效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说了,从白副教授稍一用心,就挑出几百个错来看,那两部大作也不像作者本人认为的那样完美,由此我又想到一个一字千金的典故——

说的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南下经过江西南昌,适逢九月九日都督阎伯舆大宴滕王阁,王勃也参加了。都督大人酒后来了兴致,令与宴者写一篇序,别人都推辞,唯独二十上下的年轻人王勃欢然应之,遂一气呵成,写出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最后还写了一首序诗:

先孕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写完呈上,他就走了。

在座者都很佩服王勃的才气,阎都督更盛赞他是天才,可忽然发现最后一句诗里少了一个字。那该是一个什么字呢?有人猜是水,有人认为应是独,但都觉有些不对。阎都督便派人赶到驿站,请王勃把这个遗字补上。

可王勃的随从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随便再写了。

阎都督大方地说:人才难得,真包了一千金,率领众文人一起来向王勃请教。

王勃接过千金,洒然道:那个字,我其实已经写出来了。

众人不解:那不是一个空字吗?

王勃笑道:对,正是一个空字。

原来他空的那个字,就是一个空字,补起来读,正是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就该是一个空字,别的字都不对。

王勃自信一字千金,有人买单,那是真才气!阎都督花那一千金,留下一句佳句和一段文坛佳话,不很值吗?

王勃的这个故事,可能未必真实,但它告诉我们,真正能够永流传的东西,都是美好的,充满智慧的,而那些自我膨胀者,和吹了牛又耍赖的人,就只配粉了鼻头,在搞笑剧里扮个丑角罢了。

别忘了,一字千金,除了骋才,更关乎信义!

欢迎关注皇帝不称朕微信公众号:hdshuoshi(皇帝说史)

搜索建议:一字千金的故事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