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广东河南安徽3人,第一个吃螃蟹,成就他人百亿财富,后来咋样了

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第一个吃螃蟹,需要很大的勇气,尤其在商业里,还需要独到的眼光和判断力,当然, 往往也会率先尝到甜头。

但“先驱”和“先烈”,有时候只有一步之遥,我们看到,很多先行者,开创了一个产业,给后来者带来百亿甚至千亿财富,有自己却成为了“先烈”,早已经被人忘记。

今天就来讲3个大家很熟悉的行业,各有一个开创者,他们被称为“某某这父”或“某某大王”,但已经很少人还记得他们。

1、肉联厂厂长成为“中国火腿肠之父”

一包方便面,加上一根火腿肠,不知道是多少人美好的回忆。

可是,你知道中国第一个生产方便面、火腿肠的人是谁吗?估计十有八九说不出来。

这两样大家很熟悉的东西,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久。

1986年, 一个国际食品机械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展会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参展,也吸引了那些渴望带来新东西的中国企业来参观。其中,洛阳肉联厂的一位副厂长,也来参加展会。

展会上,他看到日本一家企业展出的设备,能将肉做成火腿肠(估计那时候还不知道叫火腿肠),产品味道相当不错,于是当场决定将设备买下来。

第二年,他们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根火腿肠——

春都火腿肠。

刚开始时,他们把火腿肠拿到街上让人品尝,很多人不敢往嘴里面塞,还有人问:

同志,你们这红蜡烛怎么卖?

没办法,那位引进设备的副厂长只能让员工用板车拉着火腿肠,到街上现场表演吃火腿肠,之后才逐渐打开了市场。

这位副厂长日后被称为“中国火腿肠之父”,他叫高凤来。

1988年,上级给洛阳肉联厂下达了年利润120万元的指标,原来厂长不敢“接招”,上级采取公开竞选厂长的办法,高凤来参加竞聘,于是成为新一任洛阳肉联厂厂长。当年,他在央视投放广告,“会跳舞的火腿肠”一下叫响全国,春都几乎成为中国火腿肠的代名词。

然而,到了1990年中期,双汇、金锣、雨润等纷纷进入火腿肠行业,春都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迅速衰落,后来在火腿肠的“中原大战”失败,从此没有了声息。

1999年,高凤来因病去世。

春都不仅自己创造了一时的辉煌,还带动整个河南的火腿肠产业发展,河南火腿肠产量一度占据全国的85%以上,产生了双汇、郑荣等众多名牌。

日后,双汇成为全国的火腿肠老大,如今年营业收入达近2000亿元,去年还跻身世界500强,双汇的万隆,财富达90亿元,前几年超过100亿元。

2、悲情的“方便面大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先有方便面,想奢侈一把,才配上一根火腿肠,确实,中国生产方面的历史要比火腿肠早。

1980年, 上海益民四厂就率先从日本引进了一条方便面生产线,之前冠生园等也生产过方便面,但都由于技术问题,产量不大,市场也没有打开。

直到1984年,后来的“中国方面大王”出现。

当年,一个叫熊毅武的珠海一个食品厂服务站站长,获得了广东农垦从日本引入的一套方便面生产线,当年生产出——

华丰三鲜伊面。

提到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立马会有童年的回忆,当年“肥姐”沈殿霞代言的“食华丰,路路通”广告,可以说响遍全国。很快,山东出现了龙丰三鲜面、河北出现了华龙,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华丰的“迷弟”和模仿者,名字相近,连包装也模仿,龙丰的广告语——“食龙丰,路路通”,也相当“山寨”,由此可见当年华丰的地位。

可惜,1992年,华丰被印尼一家企业收购,虽然又继续风光几年,很快由于内外原因,迅速衰落了。

已经被称为“中国方便面大王”的熊毅武,在华丰被收购后不久就离开了华丰,不久后,受陕西宝鸡的邀请,到宝鸡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并用自己的名字,创立了新的品牌。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熊毅武牌方便面。

只是当时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

更为可惜的是,1997年,熊毅武遭遇车祸,不久后去世。

身后的熊毅武方便面,引来子女的争夺,企业没能继续发展,反而迅速退出了市场,据说,如今主要生产面粉。

后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和消费国,前几年,每年消费量达400亿份,占全球市场的约40%。

方便面行业也诞生了很多知名品牌,比较知名的是今麦郎,其就是当年的华龙,如今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今麦郎创始人范现国的财富高达100亿元。

3、闪光一时的VCD之父

同样让人唏嘘的,还有VCD之父。

1992年,来自安徽的工程师姜万勐,到国外参加一个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看到华人企业家孙燕生的公司展示的MPEG(图像解压缩)技术后,立即被迷住了。

他认为,CD既然能储存、播放声音,如果和MPEG技术结合起来,是不是也能储存、播放影像了吗?

孙燕生也认为姜万勐的想法很新奇且可行,双方经过技术攻关,很快推了出世界上第一台能播放影像的CD机:

VCD。

两人成立的公司,在各自的名字中各取了一个字,叫:

万燕。

日后,万燕被公认为生产出全球第一台VCD,当然也是中国VCD的鼻祖。当年,他们就卖了100万台。

很快,中国兴起一股VCD大潮,其中最知名的当数1997年的“标王”爱多。同时,中国还出现了万利达、步步高、先科、新科等众多当时知名很高的VCD以及升级后的DVD等品牌。

爱多创始人胡志标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28岁创造了年入28亿元的企业,堪称神话,他也被称为“20世纪末中国商业历史永远不能被遗忘的商界奇才”。

可惜,万燕很快衰落了,甚至没有参与那场轰轰烈烈的VCD大战。

几年后,爱多也迅速衰落,胡志标还入狱多年,之后基本沉寂了。

整个VCD行业,由于没有核心技术,不得不每年为VCD的核心技术——MPEG-1的解码芯片,交纳巨额专利费,仅仅热闹了几年。

倒是湖北青年阎志,抓住了“边缘机会”。在当年VCD企业大打广告战时,他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承包了报纸片面,打造成VCD专版,最多时达十几个版, 让自己的卓尔迅速成为湖北最大的广告公司。

VCD的繁华逝去后,他又进军文旅、制造、供应链、零售等行业,逐渐打造出巨无霸企业——卓尔集团。

在不久前发布的湖北省民营企业100强上,卓尔集团高居首位,营业收入达1280亿元,成为湖北民企“一哥”。

阎志也曾多次蝉联湖北首富,如今财富达180亿元。

如今, VCD甚至连摆设都不是了,爱多经常作被为商业案例,万燕则应该很少有人还记得了,更没人记得姜万勐了。

开创了一个行业之先,后来有人因此赢得了百亿财富,而这些“某某之父”、“某某大王”,则早已经被人淡忘了,甚至连一张清晰的照片也找不到。其实,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凭借善于发现的眼光和敢于吃螃蟹的勇气,给行业带来的贡献,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你还记得哪些“某某之父”、“某某大王”?

搜索建议:
热评

 《武林外传》爆火16年的“江湖秘...

《武林外传》又双叒叕红了,换一种说法,武林外传就没有不红过。在同期的《神雕侠侣》《薛仁贵传奇》《越王勾践》和《神机妙算刘伯温》中,《武林外传》确实堪称“外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