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赛道,无限可能
新学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特别推出专栏
“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分享人大师生的光阴故事
娓娓道来他们的成长点滴
首期为 法学院胡锦光教授
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
本硕博均就读于
中国人民大学的胡老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与人大结缘四十余年后 ,他说
“逆境成长也有别样的青春年华”
人物简介
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979级本科生,1983级硕士研究生,1995级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点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监察法学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行政法,港澳基本法。曾获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
亲爱的新同学们:
你们好!十年寒窗苦泛舟,终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学长和老师,首先恭喜你们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一名人大人。
我于1979至1986年在人大法学院读本科、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于1995至1998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可以说是始终人大培养的学生。如果说如今也算有点成绩,那便要特别感恩母校及各位老师的培养, 感恩母校独树一帜的校风的熏陶 。
我生长在徽州歙县西部一个名叫澄塘的小村庄;在村小读完小学后,经小升初考试,就读潜口中学;高中阶段,先后就读呈坎中学、岩寺中学和迎战高考的临时集合点“五七大学”。回想起来,小学和中学阶段读书学习的经历可谓异常艰辛, 一直赖以支撑的,就是始终相信知识可以丰富自己。
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校的教学很不规范,老师基本上属编制外的“民办老师”,自身水平极其一般。因此,课堂上并没有获得什么真正有用的知识。那个年代课外读物极其匮乏,好在我家每天有两份报纸可供阅读,一份是《安徽日报》,一份是《参考消息》。其中,《参考消息》对我的影响最大。可以说, 这份报纸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我当时唯一的精神寄托;它让我知道了脚下的土地之外还存在另一片天地,以及另一片天地正在发生的事情。 有时,将从中知道的事情告诉其他小伙伴,自己也就获得了某种成就感。现在想想,我日后选择宪法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对象,也与这份报纸有着莫大的关系。
当时初升高采用推荐制,只有5%的同学有机会获得推荐继续读书,其余同学只能回乡务农。因动员工作难度极大,学校想把我树立为带头回乡务农的典型,坚决不同意推荐我上高中。当时并没有高考,也不知道未来会有高考,但我满脑子就是想着要继续上学。经过一番难以想象的过程,学校才勉强同意我上无人问津的呈坎中学。这所中学距离我家有十八里山路,没有教室(在老乡家厅堂上课),没有学生宿舍(住老乡家二楼),经费来源是一座砖窑——意味着学生在读期间必须义务做上山砍柴、出窑(砖窑流程中最苦最累的活计之一)等非技术性工作。这段在呈坎中学读书的经历可谓是悲喜两重天。喜的是,老师基本都是公办教师,且多数从名校毕业,知识之渊博、教学水平之高,此前闻所未闻,也因此成为我知识最长进的阶段。悲的是,在我读了一年多后,学校因缺乏经费倒闭,此时高考已经恢复,而我却无书可读只能回家,心情沮丧到极点。尽管如此,回家以后的我依然坚持每天学习。庆幸的是,几个月后,岩寺中学收留了我们中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几名同学。
学习艰辛的另一方面体现在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放牛到初中毕业,那个时候放牛采取承包制,一头牛由固定的人一年365天负责。初中一年级开始,我还要利用每周六下午和周日及寒暑假参加生产队劳动,暑假劳动的主要内容是参加早稻和晚稻的抢收抢种(俗称“双抢”),寒假劳动的主要内容是参加清淤等农田基本建设。记得高考结束回家的第二天,我就参加生产队锄草, 接到人大录取通知书时还正在地里挖红薯。
高考分数出来后,我面临着填报志愿这一重大人生选择。说实话,我和父母对不同大学的特点及要求完全不知情,心中极为焦虑不安。其实按照分数,我完全可以报人大旁边四个字的大学,但这也是后话。当初, 我正举棋不定之际,一位老师模样的人告诉我应该将志愿填报为“中国人民大学”。 我问,“为什么?”他答,“从人大毕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当干部。”我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答,他的舅舅就是从人大毕业后去新疆当的干部。他的话证据确凿充分,不由得不信。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志愿全部填写为中国人民大学。
回首过去,当年如果不积极争取上高中,就没有机会上大学;如果没有及时听到老师的建议,就会与人大失之交臂,冥冥之中还是与人大有不解之缘。
我入学后最大、最深刻的感受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对于一个没有见过多少课外图书的我,震惊于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之多;对于一个应届生的我,震惊于同班同学中居然有工人、解放军、机关干部,甚至还有高中老师;最为震惊的是,几乎所有同学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接受新知识,图书馆的座位永远是要提早占座,学习的氛围远超高考前的强度;当然,也震惊于人大当时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的简陋——求是楼的一间教室里挤住着法律系和新闻系的男生。
高中时在学习上自我感觉还不错,可进入人大后才发现自己在知识上全面落后于同学,甚至有“白丁”的感觉。同学之间或在教室或在宿舍讨论问题时根本插不上话,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无法起来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课不敢主动发言。刑法等课程有案例分析讨论,目睹一些“老”同学站起来条分缕析、滔滔不绝,深感在知识面、专业知识、逻辑性、分析能力诸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更可气的是,这些原本就非常优秀的“老”同学在学习上还极其发奋。 可以说,我的整个大学阶段,就是在知识上奋力追赶这些“老”同学的过程。
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相对轻松一些,但又出现了新的压力。一是与我同专业的另外两位同学比我年龄要稍大一些,他们见识广、阅历深、学习上下功夫,且口才极佳;二是我们班不知从何时开始形成论文发表竞赛的风气,个个奋勇争先,人人不甘落后。
好在我熬过了本科阶段,又熬过了硕士阶段,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的信任让我留校任教直至今日。
作为学长和老师,想与大家分享几点在人大学习和工作的体会:
学校、学院及老师全方位的关怀、关心和爱护,包括奖励资助体系的保障,不仅使自己能够迅速地适应大学生活,而且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趋向机会越来越平等。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谓“有准备的人”,实质上就是指有能力的人。只要勤奋学习,总有机会发光。
人大校风的最大特点是严谨低调,而且是全方位的严谨低调。其主要表现是管理严格、学问务实、踏实认真。甫一接触,较为难受,长此以往,受益终身。
阅读、思考和写作三者并进,是掌握知识的不二法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追问,是学习的不懈动力。
知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丰富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可以使自己在关键时刻有能力作出更多的选择,在这一意义上,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实际上,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并不是最励志的版本。我的同龄人中,无论是农家子女,还是城市子女,几乎每个人都有经过艰辛求学最终达成愿望的故事。我就特别钦佩我的同事杨立新教授和莫于川教授,他们两位都是先在部队当干部后转业,完全通过在职学习,最终成为学术大咖,其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人大是一个知识的殿堂,这里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图书馆、最好的服务、最好的同学,也有最好的食堂饭菜。 相信每一位同学在这里都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法学院 胡锦光
二〇二二年九月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欢迎关注
北京市监察法学研究会
Beijing Society of Supervision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