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未来科技
随着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播出,“二舅”的故事火了,“精神内耗”一词也激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到底什么是“精神内耗”?
实际上,“精神内耗”或者说“心理内耗”,并不是一个新鲜词,从几年前开始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开始流行。对于现代人来说,内耗几乎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
当我们对自己不满、怀疑自我并压迫自我时,当我们回避某些感受时,当我们试图在思维里自我辩驳、说服时,当我们试图控制、压抑、否定或漠视特定的感受与思维时,当我们想要把握自己,把握环境甚至把握社会时,我们所做的,就是持续激发内耗的自我战斗。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内耗并不等同于负面情绪,它更多的是消耗人们的精神力,让人们变得“感觉疲惫”。这种“感觉疲惫”的副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愈发凸显,其导致人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和自控力等心理资源的无谓消耗,减弱甚至摧毁我们的行动能力。
也就是说,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个体即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而当人们将资源用于大脑内部看不见的自我战斗时,可用于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身心资源将会变得匮乏,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出现疲劳、麻木、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问题。
当然,光靠一条视频,来治好大家的精神内耗,这是不切实际的。不过,借此来认识自己的内耗和正视内耗的存在却是有益的。而意识到内耗对我们自身的消耗以及其内外因的推动,最应该做的,就是调动自己的勇气,真正停止内耗,打破内耗,从精神内耗中脱身。
首先,这需要我们调度自己的勇气去面对我们所恐惧的内耗的真正原因,事实上,内耗正来源于人们对问题的恐惧。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拖延症是对死亡的推后。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所有的恐惧都是死亡恐惧的扩散或者投射。人们对所有坏消息的逃避、面对的困难的那种拖沓,往往都与对死亡恐惧相关,内耗也是这样。
其次,重建认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跳出信息获取与态度改变的误区,积极寻找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接纳”是有效处理内耗,并开始全新生活的基础。真正的接纳不是语言层面的敷衍,而是敞开胸怀的体验——客观地描述事实,体会感受,观察思维,同时不会被思维、感受控制。
最后一步,就是行动,这是非常关键的。实际上,与其一个人活在对过去的自责里、对未来的担忧里,不如行动起来,用行动去证明你之前的自责和担忧、焦虑和不安,到底有没有必要。比如,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规律的作息表、运动计划、短期和长期工作目标等等,一步步地去完成它,在这过程中,或许你可以发现更为积极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或许才是“二舅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最重要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