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创投心法:如何发掘真正的独角兽?

时间:2022-08-13 10:04:26 热评 我要投稿

专栏作家:朱金科,中国战略策划专家,著有战略品牌营销专著《打赢品牌仗》

文字校对:王铁担

美术设计:李妙章

文章字数:5000-15000字

阅读时间:5-15分钟

写在前面

人与人不同,公司与公司也不不一样。有些人容易在大企业发挥出功效,有些人则容易在新创公司施展本事。

那些在既定的职责中好好工作的人,就可以说是适合大企业。相形之下,想要超越职责范围挑战新工作的人则适合新创公司。

假如后者去了大企业,就会觉得拘束。这也是因为若在大企业中做出超越职责的行动,别人多半会认为“这是在抢走别人的工作”,反而不会获得好评。

新创公司内部的职务流动性高,兼任人手不足的职务和现有职务的机会也很多。兼任的过程当中,新职务变成本业的情况也不罕见。

另外,还有机会自己创造职务。其实我周围也有明显的例子,新创公司的人,有的大幅改变工作内容,有的则在公司内做过新职务后,再转职到其他业界。

这对想要换个业界或职务的人是有利的环境,是大企业没有的优点之一。

壹、从4个观点洞悉优良的新创企业

第1个重点是拿正在成长的市场试水温。

最近经常听到“XX科技”这个词,常见的就是以tech 为后缀的公司。 Tech是Technology(科技)的简称,意思是某些领域和技术的结合。

比如与Finance(金融)结合后的“FinTech”(金融科技),相信各位就听过这一类的词。许多成长中的新创企业意图在市场规模够大的行业,藉由与科技结合抓住机会。

换句话说,企业在成长中的市场试水温就会有前景。因此,遇到挑战XX Tech的新创企业,就要调查原本业界的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大小会是一个评估的标准。

第2个重点是把创投公司当作判断新创企业的要素。

基本上有新潮的新创企业,就会有新潮的创投公司出资。以日本来说,就有GLOBIS、集富(JAFCO)、Incubate Fund 或YJ capital这些以往实际培养各大公司成长的创投公司。

假如这些创投公司投资某公司,就可以单凭这一点判断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没问题。

接着还要考量的第3个重点是产品。

要记得亲自试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或许有的服务像线上诊疗一样,没办法光靠感兴趣就使用,不过验证自己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共鸣程度,对于在新创企业工作上意义非凡。

比如在Mercari工作的人,就会使用Mercari并对服务有共鸣。尤其是在创业初期进入公司的人当中,就有很多人相信“Mercari比Yahoo!拍卖方便,总有一天应该能赢过Yahoo!拍卖”。

假如亲自试用企业的产品后能够引发共鸣或感动,进入公司之后的动力也应该会持续下去。新创企业的业界当中会使用“产品市场媒合度”(Product-Market Fit,PMF)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产品适合市场的状态。

总而言之,只要自己觉得这项产品好用,周围也有同样感觉的人,就可以推测这项产品能够获得市场接受,成长的可能性高。

而第4个重点则是能否与经营者、愿景和使命共鸣。

尤其是最近的新创企业会建立非常坚定的愿景和使命,也会卖力宣传,所以也必须注意经营者本人是否认真宣传他们的愿景和使命。

愿景和使命一定会刊登在公司网站上,当然也会透过各种媒体宣传。除此之外应该也会使用LinkedIn、Twitter或其他社群网站发布讯息。接触这类资讯,事先确定是否能够共鸣,才是理想的做法。

贰、要小心那些只有经营者显眼的新创企业

最好也在可以求证的范围内查核由经营者以外的各个员工发出的讯息,有没有传达出员工开心工作的样子是一大重点。也可以藉由面试的机会,询问面试官关于愿景和使命的问题。

成长中的新创企业,不管询问哪个员工,愿景或使命都已深入人心。因此,经营者和员工不会对内容产生龃龉。

反过来说,要是询问现场员工愿景和使命时,他们的回答含糊不清就要小心了。这种情况下,经营者有可能是独断独行的人,以自命不凡的心态经营公司。

虽然基本上新创企业经营者的存在感会很大,不过还是团队经营的公司比较值得期待。毕竟经营者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有限。只有经营者显眼的新创企业往往会在中途失去生机。

反倒是成长中的新创企业,经营者了解自己的极限,任用比自己优秀的人才,担任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或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首席运营官)的要职。

另外,提早设置CHRO(Chief Human Resources Officer,首席人力资源官)之类的职位,致力于任用或人事的公司,也多半也会稳健成长。

而实体办公室也是容易展露新创企业方针或风气的重点。现在也有因COVID-19新冠疫情而退租办公室的趋势,但最近的新创企业多半都会大力投资办公室。

只不过,过度投资的公司是不是好企业,就要打上问号了。比如那些明明规模没扩张得那么大,产品也不是家喻户晓,却不知为何要在银座的黄金地段成立办公室,柜台也异常宽敞。

当你看到这样的新创企业,老实说会让人感到不安。要是出现在总裁采访报导上的总裁办公室大得离奇也会让人起疑心。

正派经营者会投资在员工用的办公室环境上而不是总裁办公室,因为他知道员工发挥表现之后,公司就会成长。

除此之外,办公室里是否整理得很干净,打扫是否彻底,这些地方也不要放过。员工积极工作的公司,会全力保持共用空间整洁以便提升产能。

要是没办法做到这一点,也许就该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或许只有在进去办公室面试的机会才可以审视这些细节,但也应该留意观察。

叁、“正在成长却没那么引人注目”的新创企业才是最好的

就算要以一句话形容“新创企业”,公司也会因创业经过的时间或人员规模而天差地远。新创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对话中经常出现“50人门槛”、“100人门槛”。

每个阶段的经营方式完全不同,于是如何跨越门槛就成为挑战。创业初期,员工在50人以内时,工作者的职务非常具有流动性。

这段时期要求的工作型态是“自己创造工作,任何工作都要应付”。习惯被动工作型态,“忠实完成交办工作”的人,要是跳进创业初期的新创企业,就会觉得痛苦。

当员工差不多超过100人时,公司就会有一家公司的样子,严格制定愿景、使命或其他工作相关的规定。这个时期进入公司的人,工作形式就和一般中途加入公司的人相同。

只不过,公司还正在经历重大的反覆试验的阶段,若非是能主动发现并改善错误的人才,想必就很难适应。

这个规模的公司“正在成长却没那么显眼”,处在市场上鲜为人知的位置,要承担无法如愿吸引人才的困境,往往没有那么突出的优秀职员。

要是进了这样的公司,卷入激烈竞争的顾虑也就少了,在悠然自得的环境中只要拿得出成果,能够晋升的机会也就会增加。不过,这只是一个判断标准。小公司有许多连琐碎的工作都自己来的机会,这是大企业不会做的。

即使在新创企业,要处理的工作基本上也不起眼,常要以走钢索的方式经营。每个人工作时都要具备当事人意识,没有这种心理准备就行不通。希望各位了解这一点再做选择。

结语

能在既定职责中工作的人,会比较适合大企业,想超越职责、挑战新工作的人,比较适合新创公司。

优良的新创企业,可以从4个角度观察,第一个是要注意企业所在的市场,若企业在成长中的市场试水温,就容易有前景;第二是观察新创的创投公司,假如具代表性的创投公司有加入,就可以凭这点判断该公司的商业模式应该没问题。

第三是一定要亲自试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透过产品使用验证自己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共鸣程度,第四则是工作上的目标能否与经营者、愿景和使命共鸣。

要注意只有经营者显眼的新创,因为经营者有可能是比较独断的人,而团队经营、致力于任用或人事的公司,多半会比较稳健成长。

可见,新创企业也分好几种,要小心那些“只有经营者显眼”的公司!

【朱金科工作室战略观点】我们认为,成功的战略策划咨询,首先是一套以战略成果为导向的咨询服务系统,应当致力于解决企业 6 大核心困境:

1、如何突破竞争压制?

行业巨头收割,对手贴身竞争,增长遭遇瓶颈

2、如何形成品牌拉力?

产品同质严重,难获顾客首选,陷入价格血战

3、如何洞察市场需求?

需求过度满足,新品迭代无序,价值传递受阻

4、如何有效防御竞争?

创新总被抄袭,无法形成壁垒,经营成果失守

5、如何确保战略落地?

缺乏系统指导,执行难以合力,运营效果不佳

6、如何构建长期优势?

缺乏长期战略,应对变化迟缓,无法驾驭竞争

在此基础上,以企业家的 个人意志力 为圆心,以组织生态的 集体意志力 为半径,不断地扩大战果,挖深战略护城河。每一步都是进步,每一天都是积累, 一切奇迹都是时间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