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那么贵,还用烂水果!以后再也不买了!
5月6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他们暗访百果园门店时,发现部分门店工作人员把变质水果做成果切,发霉水果、隔夜果切接着卖,还把小凤梨以次充好当大凤梨卖。
此消息一经发布,引起广大网友热议,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气愤表示:欺骗消费者,太缺德了吧!
还有网友失望地表示:比较信任的一家,也翻车了。
还有很多网友留言揭露自己在百果园买水果的不好经历,例如买到烂水果,店员服务态度差,线上线下购买的水果品质不同等。
7日凌晨,百果园发布致歉声明表示,经自查,视频中两家涉事门店存在将水果违规分级、售卖隔夜果切水果等问题,涉事加盟门店已停业整顿,并责令涉事店员进行停职再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百果园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冲刺“水果第一股”,但短短4天后,百果园就翻车了。
拿20万创业,将“夫妻店”干成行业第一,坐拥5300家门店
提起百果园的发展,就绕不开其创始人——余惠勇。
余惠勇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拥有丰富的农业知识。他曾在国企任职,担任水果销售的职位。2001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近亿元的销售额,在深圳水果营销业颇有名气。
同年,余惠勇拿着20万元积蓄,和妻子一起开始创业,在深圳成立了百果园。隔年,第一家百果园门店——深圳福华店开业。开业当天,门店营业额高达18000元,这让余惠勇对水果销售这门生意信心满满。
之后,为了扩大百果园的规模,余惠勇带着百果园,采用水果特许连锁专卖店的模式,开始加速扩张。有传言称,百果园当时把门店扩张当成重要业绩目标,每个月逢“8”必有新店开业,且一个月至少新开3家店。
此后的几年里,百果园在广东各地陆续开店,截止2008年,百果园一共开出了100家门店,成为了广东地区名震一时的“水果大王”。
虽然门店数量越来越多,但余惠勇发现,自己不仅不赚钱,7年时间亏了2个亿。绝望之际,余惠勇找人学习了海底捞的“合伙人”模式,才扭亏为盈。
经过10年多的发展,百果园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也引起了资本的注意。公开资料显示,百果园从2015年至今共获得8轮融资。
有了资本的加持,百果园开始加速扩张,并在2016年提出万店计划。截止目前,百果园全国门店数已突破5300家,稳坐全国水果零售行业的头把交椅,水果零售额规模是第二名的2.8倍。余惠勇也被称为“销售大王”、“水果大王”,有人还戏称他是“水果疯子”。
三大秘诀,让百果园坐拥6700万会员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水果零售主要以小商小贩、街边水果摊为主。百果园从一家“夫妻店”起家,发展成全国知名的水果连锁品牌,有哪些秘诀?
梳理发现,在百果园的发展历程中,以下几点很关键。
1.门店合伙制:利益捆绑,提高积极性
想要低成本、快速扩张,同时又能保证门店的经营水平总部保持一致,百果园在直营和加盟的模式上取了一个中间值,采用门店店长合伙制。通常百果园一个门店的出资人有三种,分别是店长、片区管理者、大区加盟商,这三个合伙人分别负责门店的经营、片区门店的管理、门店的选址。
由于门店店长之间形成了利益绑定关系,从门店选址开始就会考虑到门店的客流量,回本周期等等,避免了为了扩张盲目选址。
除此之外,百果园总部还帮新门店承担前三个月的亏损,给店长足够的安全感,提高了新门店的积极性,也加速了门店扩张的速度。
2.塑品牌:一手抓渠道,一手抓品类
百果园一直十分注重品牌的建设,走的是轻资产、重品牌的模式,百果园切入社区的实体店、专营店,线上线下一体化,形成全场经的服务体验,无不凸显出“百果园”这个品牌。
我国的农产品,一直逃脱不了低价竞争的命运,无序的低价竞争,让全产业链都处于无利可图的困境。没有利润就没有技术、人才、资本的投入,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打造品牌,提升产品品牌溢价,尤其要打造品类品牌。
从2016年起,百果园就确立了品类品牌战略,先后推出了“猕宗绿果”猕猴桃,“良枝苹果”等20多个品类。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提高了百果园的品牌形象。
3.重视私域流量,坐拥6700万会员
2018年,百果园开始尝试做起了付费会员生意。依托数量庞大的线下门店,建立会员体系。
疫情爆发后,百果园线下客流不断减少,为了提高门店营收,百果园开始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百果园以线下门店为流量入口,只要客户去店里购物,导购就会通过一元购、优惠券、积分等作为福利,引导用户注册会员,加入社群。
客户进入社群后,百果园就开始进行运营维护,提高客户的留存和复购。
百果园线下门店为社群注入源源不断的流量,社群通过运营,又能为门店导流,流量不断积攒,形成了一个营销闭环。
百果园招股书显示,百果园当前会员数6700万,78万名付费会员。庞大的会员数,是百果园营收不断增长的关键之一。
年入百亿却不赚钱,百果园的日子不好过
近年来,百果园多次计划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地点也在纽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中变换,但百果园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至今仍未“上岸”。
梳理发现,百果园面临以下几点问题。
1.毛利率低,年入百亿却不赚钱
提起百果园,人们的第一印象是贵。定位高端水果市场,售价并不便宜的百果园实际上并不赚钱,甚至被嘲讽为“水果界的搬运工”。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百果园实现营收分别为89.76亿元、88.54亿元、102.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8亿元、4570万元和2.26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2.8%、0.5%和2.2%。
以此可见,虽然百果园营收规模不小,但是实际的赚钱能力非常一般。这个在消费者眼中“有点贵”的水果零售品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
百果园的低净利或与线上渠道销售主营产品的毛利率较低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百果园线上渠道订单占当期总订单数量的比例从2019年的19%升至22%。 因相关费用支出的增加,同期百果园线上渠道销售水果及其他食品的毛利率从2.8%骤降至-4.9%。 2021 年,百果园线上渠道订单数占比增速放缓,相关毛利率小幅回升至-0.3%。年内百果园的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增长378.56%至2.35亿元,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线下扩张放缓、线上拖后腿
据了解,在2016年获得融资后,百果园曾经提出要在2020年开出10000家店,实现年销售额400亿元的目标。如今看来,百果园与其目标的差距还很大。
数据显示,2019年百果园门店净增890家左右,但2020年门店净增数量约120家,门店的增速已经放缓。
究其原因,或与疫情影响,水果行业高损耗、低毛利的行业特性有关。
目前,百果园正从传统线下模式转型至“线上+线下模式”的过程中。在线上方面 “赚钱难”一直以来是个比较大的问题,不同于线下规模化优势,在线上渠道只有拥有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才能具备高的竞争壁垒。
3.新、老品牌夹击,水果生意不好做
水果行业有着“三高三低”的行业特性,即高房租、高损耗、高人工、低规范、低门槛、低净利。水果行业极度分散,市场环境无法培育绝对龙头。
门店数量排名第一的百果园,目前全国市场份额也仅在3%上下,在零售新业态的冲击下,资本化快速扩展模式难以再有突破。
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水果零售伴随着诸如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等前置仓生鲜电商的纷纷涌入,百果园在新、老品牌夹击之下,日子更不好过。
加之新冠疫情反复、社区团购冲击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处境都十分艰难,呈现普遍亏损态势。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百果园的生意也难以幸免,上市之路也几经曲折。
结语:
我国水果消费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但至今没有任何一家果企成功上市。
在水果零售江湖中,素有“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之称,这三大品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截止2021年,百果园、鲜丰水果、洪九果品三家水果销售商的销售额均在百亿元规模,是鲜果市场的头部商家。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近年来快速扩张,引领市场,但是均没能突破A股市场。
近年来,百果园、鲜丰水果、洪九果品都在想方设法谋求上市,争夺“水果销售第一股”的殊荣,至今没有一家落地。
未来,谁能成为“水果销售第一股”?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