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汉语拼音:Turangxue;英语:Soil Science),以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为对象,研究其内部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土壤的发生与演变,土壤的分类与分布,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与特征,土壤的保护、利用、改良与培肥等,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又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物、劳动对象。不同国家将土壤学分别归入地球科学,或者归于生命科学,或者作为界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学科。这说明,土壤学是农学的基础部分,是农学与地学、生物学的交叉科学,与环境科学也有密切关系。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壤学的研究更趋向于重视保护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土壤和提高土壤生产力,以适应人口增长与耕地日益减少的矛盾。在研究内容上,除继续深入进行土壤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等基础研究外,在实用技术方面更重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安全型土壤管理技术的研究,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污染等土壤退化的防治与修复,以及研究土壤信息系统,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良好的技术平台。
简史
土壤学的兴起和发展与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地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息息相关。16世纪以前,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观性质和农业生产经验为依据。如中国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中根据土壤颜色、土粒粗细和水文状况区分土壤性质,其后许多农学家有关多粪肥田和深耕细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论述,以及古罗马的大加图所描述罗马境内的土壤类型等,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水平。
16~18世纪,现代土壤学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带来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而开始孕育、萌芽。在西欧,许多学者为论证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假说。18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土壤学在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三大学派:农业化学派、农业地质学派和发生土壤学派。
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当时主要进行了某些土壤调查、制图和一般的分析、试验,对中国的土壤资源、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布规律、理化性质以及土壤改良等也作了初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广大土壤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土壤的发生演化、分类、基本性质和改良培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特别是在水稻土的发生演化和低产水稻土改良、高产水稻土培育、红黄壤的基本性质与改良利用,盐碱土的分类、分布和综合治理,以及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对中国土壤资源的全面清查与总结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分支学科
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可归纳为属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土壤学和属于技术科学的应用土壤学两大类群。
理论土壤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土壤分类学、土壤地理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学等。
应用土壤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土壤调查与制图学、土壤耕作学、土壤改良学、土壤保持学等。
研究方法
土壤学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野外调查 即在野外(田间)通过对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利用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征。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特征以及进行土壤制图的最基本的传统方法之一。
2.实验室研究 即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和温室设施等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定,或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生物学试验(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拟试验等。
3.定位研究 即在田间选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区,对土壤的某种属性或过程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测定,以研究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土壤性质或肥力的影响。
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间生物试验法和排水采集器法。
由于诸如信息技术等一些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土壤学研究带来了更多更好的研究手段。虽然研究方法仍是归纳为上述三类,但具体研究手段已经全面更新。如在野外调查中已逐步推广采用“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实验室研究中已更多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定位研究中也更多采用了自动记录仪表和远距离数据传输系统。这些新技术不仅减少了人力的消耗,而且提高了数据的采集速度与精度,同时在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一些领域,以及在数据的整理运算上,使过去无法进行的许多研究工作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