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年,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和医疗健康生态圈建设卓有成效。
文/每日财报 张京
中国平安寿险改革已经推进至第三年,用“稳健增长、持续回报、改革深化”来概括确实非常精准恰当。
客观而言,平安的这场改革在行业内都是最受瞩目的存在。因为不仅是由于平安的体量大、底蕴厚与影响力强,还因近几年保险行业正处于深度转型中,在如此环境下,业内缠绕在过往多年难以割舍的思维惯性中,更需要一家具有标杆性、示范性的头部企业真正穿越传统保险的桎梏,为迷茫中的市场参与企业点亮一盏明灯。
8月24日,中国平安(601318.SH)召开了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董事长马明哲携一众高管出席,同时就相关公众关注焦点问题作出正面回应。
中国平安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3.4亿元,同比增长4.3%;年化营运ROE达20.4%;净利润716.76亿元;归母净利润602.73亿元,同比增长3.9%。
对于下半年的观点,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姚波表示,宏观形势、内外部还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客户需求的减弱也会为经营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但中国平安会坚持固有战略,同时抓住健康医疗方面的机遇。
改革深化:渠道+产品创新战略卓有成效
事实上,每当行业遇到困境、变局、革新之际,业内一众企业多会将目光投向平安集团,其在国内保险界也素有“改革标杆”的称号。广受认可的背后,是来自平安过去三十余年的历史中,凭借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每每都能化险为夷、壮士断腕所取得的改革成绩。
这一次,相对来说更难一些。
毕竟就行业大背景而言,寿险人力、新单、价值保费等多项核心数据近年均出现下挫。施以应对,近三年平安改革持续深化:如架构端成立寿险改革小组、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亲任组长,项目端创新推出优才计划、多元渠道、全面数据化经营等等,诸多举措同步并行。
战略而言,目前平安以“4+3”为代表的渠道+产品两大改革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在渠道改革上,从单一个险渠道为主,转变为四大多元渠道“并驾齐驱”。在挑战最大的代理人渠道,经历了2年多去伪存真、从粗放到精细的改革,平安代理人如今可谓是焕然一新,队伍质量和产能均明显迭代。
今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589.93亿元,同比增长17.4%;平安寿险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9%,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其中,代理人渠道人均产能、人均收入较去年同期提升27%和35%。银行优才、社区网格化以及下沉渠道的贡献的比例也从9%增至13%。
在改革的另一端,是平安“保险产品+服务”的策略: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目前平安已经形成了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等产品体系,并在这种改革思路的延伸下,加速服务与产品的融合,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保障需求。
在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表示,在产品方面,过去15年单纯的保险保障和财富保障、财富增值不符合中高端4亿人口的需求。中国平安提倡“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养老服务”的改革是成功的,上半年46%的新保单客户来自“保险+医疗”、“保险+养老”。
“我们的寿险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已经实施了12至18个月改革的营业部,在第二季度的新业务价值已实现正增长。”陈心颖介绍。
而平安的健康生态圈的打造也日渐成熟,通过对标美国联合健康集团,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管理式医疗模式。保险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从而为客户提供最佳性价比、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标杆的成绩是亮眼的。联合健康依靠健康管理大力发展保费以外的产品、服务以及投资等板块,在过去的10年中,营收从1106亿美元增长至去年的28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是名副其实的“十年十倍股”。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为此将健康医疗视为公司 “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
截至6月末,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药店数达 20.8 万家;平安智慧医疗累计服务 187 个城市、超 5.5 万家医疗机构,赋能超 142 万名医生。
其实, 从改革的动机和立足点来分析,平安集团正朝着一个明确的远期目标,即:改变保险昔日简单事后赔偿的财务保障职能,要趋向涉及健康、医疗、养老等全生命周期的关怀,令寿险产品和服务真正融入客户的生活。
稳健回报:当前估值被严重低估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在低位震荡,当前估值水平也处于历史低位。而且,其PEV(内含价值倍数)现仅为0.5倍,亦处在历史最低点,与保险行业1-2倍的PEV相比,明显低估。
对此,平安管理层认为当前公司股价被低估,同时也拿出了真金白银来“佐证观点”。
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姚波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完成50亿元的回购,回购原因是因为管理层认为公司股价和公司价值之间还是出现了一个脱钩,中国平安股价被低估。”
在股东回报方面,姚波称,目前对股东分红的回报还是持续增长。自 上市至今,中国平安累计现金分红约2390亿元,分红率达到27.11% ;2021年的派息率达42.45%,每股派息人民币2.38元。这一分红率远超同行业水平。以去年的平安每股分红金额看,股息率接近6%。
今年分红仍然丰厚,据最新公布的2022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中国平安再次拿出166.59亿元回馈股东,中期分红达到每股0.92元,与2021年中期分红的每股0.88元相比,提高4.5%,高于营运利润4.3%的增长。
由此,也足以说明公司绝对不差钱,这便是中国平安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最实在的体现。
投资能力方面,截至6月末,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4.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有所承压: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9%,上升0.1个百分点;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1%,下降0.4个百分点。
有目共睹,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环境表现较为暗淡,平安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也确实不易。据《每日财报》了解,平安上半年大力配置了长久期固收产品,尤其是利率债和基金的分红收益,使得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抓住了确定性收益,收益率在上半年呈现平稳态势。
而对于外界关注的中国平安不动产敞口,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称,“我们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不良率远远优于行业平均。未来我们对于商办、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物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优质不动产,仍然保持着浓厚的配置兴趣。还要继续寻找优质的不动产,其带来的现金流具有优质的久期效应。”
截至目前,中国平安4万亿元险资中,有2200多亿元不动产配置,其中一半以上是实物的不动产,即北上广深布局的长期收租现金流的不动产。这些不动产能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亦是集团能够穿越逆周期的储备和底气。
面对低估值的中国平安,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纷纷做出买入或者增持的评级。
写在最后,重申专业创造价值
上半年,平安再度升级了公司的品牌标识,将现有品牌标识中的标语“金融•科技”回归为“专业•价值”。
此前,平安为表达对综合金融战略、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坚持,以及对科技赋能服务、极致用户体验的追求,先后在LOGO中呈现了“保险•银行•投资”及“金融•科技”等品牌元素。
这次重提2002年的定位“专业•价值“,也预示公司将继续坚持战略创新和业务变革的决心。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生态版图的建设,即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一站服务,是平安返璞归真后,对客户需求最真实的响应。 从综合金融,到家庭医生、养老管家等医疗健康全方位的保障,打造“中国版的联合健康”,也是平安今后业务的核心所在。
专业创造价值,相比前两年的沉寂,中国平安这次中报有了好转的气息。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联想其体量与过去辉煌所具备的巨大惯性,想掉头转向必定是阻力万分,况且在世界范围内,平安并没有成功的改革先例能够完全参照,更可想而知其中的复杂及所需要的时间周期。
如今,改革进入收尾阶段,医疗健康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也有了清晰的成效,中国平安随后也定将在行业内释放更明亮的曙光。
END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联系电话: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meiricaibao
微博:@每日财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