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干货!2022年中美运动鞋龙头企业对比——美国NIKE VS 中国安踏

时间:2022-08-11 18:13:10 热博 我要投稿

本文核心数据: NIKE和安踏发展历程、产品布局、财务数据、运动鞋市场竞争格局

发展历程对比:NIKE起步早

NIKE是美国运动鞋龙头企业,而安踏是中国运动鞋龙头企业。NIKE成立于1972年,其前身是NIKE总裁菲尔·奈特以及比尔·鲍尔曼教练投资的蓝带体育公司。成立当年,奈特和鲍尔曼发明出一种鞋,并依照希腊胜利之神的名字将其命名为NIKE。经过五十年的发展,NIKE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运动品牌,经营范围包括运动鞋、运动服饰、体育用品等。

相较于NIKE,安踏起步较晚。安踏成立于1991年,它最早只是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体育用品品牌公司。

布局对比

——运动鞋产品布局:NIKE产品更丰富

在运动鞋产品布局上,NIKE早期主攻跑步鞋,之后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将业务发展到了篮球鞋、足球鞋等领域。发展至今,NIKE的运动鞋产品线已十分丰富,基本覆盖了所有运动类型。

安踏在运动鞋业务布局上则采用“以点击破”的策略,目前主攻跑鞋和篮球鞋,在跑鞋轻量化和弹性中底等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

——代言推广布局:NIKE大牌云集,安踏开拓新市场

在代言推广方面,NIKE签约了体坛多位重量级巨星,而安踏的代言人阵容则相对逊色一些。以NBA为例,在国内有“NBA大小王”之称的勒布朗詹姆斯和凯文杜兰特都是NIKE旗下的签约球星,其他签约球星也均为各队的当家球星,2021-2022赛季平均薪资超过了3500万美元;而安踏旗下的球星除了克雷汤普森之外,其他年薪均不超过3000万,其中还有不少是初出茅庐的新秀球员。

除了篮球明星之外,NIKE还签约了足球巨星C罗、网球巨星费德勒等多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而安踏近年来也开始拓展篮球领域以外的推广活动,先后签下了歌手王一博、演员关晓彤和自由式滑雪冠军谷爱凌来增强自身在休闲时尚、雪上运动等领域的影响力。

注:气泡越大,年薪越高。

——销售网络布局:NIKE全球布局,安踏市场主要在中国

在销售网络布局上,NIKE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其中北美是公司的重点销售网络,2022财年上半年公司在北美市场的营收为93.5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9.6%。NIKE也十分重视中国市场,早在1980年便布局中国市场,2022财年上半年NIKE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营收为38.2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6.2%。另外,同期NIKE在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营收达到了64.49亿美元,占总营收的27.3%。

安踏的销售网络主要集中在国内,目前在上海、河南、沈阳、广东等多地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在全国有9788家线下门店。公司通过DTC(分销转直营模式)、电子商贸和传统批发三种渠道销售产品;2021年上半年,公司通过这三种渠道销售所得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5.0%、34.1%和30.9%。

专利对比:NIKE专利数量多,价值高

从专利情况来看,NIKE鞋类总专利数量和高价值专利数均远超安踏;具体来说,NIKE专利总数达到了4534项,约为安踏的8倍,价值5000美元以上的专利数量达到了661项,约为安踏的22倍,从绝对数量和质量上都对安踏形成了碾压的态势。

业绩对比:NIKE规模大,但安踏逐渐拉近差距

在营收方面,2021财年上半年,NIKE的运动鞋业务营收约为1697.05亿元,总营收约为2454.05亿元;安踏运动鞋业务营收为127亿元,总营收为355.12亿元。

整体来看,无论是运动鞋业务营收规模还是总营收规模,NIKE均较大。但是受新疆棉花和新冠疫情等事件的影响,耐克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业务均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而安踏的运动鞋业务营收规模与总营收规模持续增长,同时逐渐拉近与NIKE的差距。

注1:汇率按各年平均汇率计算,下同。

注2:耐克2020年数据为其2021财年数据,以此类推,下同。

市占有率对比:NIKE在全球和中国市占率都为第一

在市占率方面,NIKE目前是全球第一大运动鞋企业,运动鞋全球市占率第一,2020年约为27%。并且,NIKE在中国市占率也排名第一,2020年约为25.6%。

安踏虽然为我国第一大本土运动鞋企业,但是在全球运动鞋市场占有率仅为2.13%,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约为15.4%,排在NIKE和ADIDAS之后,位列第三。

美国NIKE V.S. 中国安踏对比总结

整体来看,NIKE较安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安踏在运动鞋市场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运动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