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乡村是引领乡村发展方向,实现共同富裕的生态、生产、生活共同体。
从2003年“千万工程”到2019年新时代美丽乡村,浙江农村建设一直引领着全国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未来社区”的概念,并出台《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到2021年全省“未来乡村”建设呈现如火如荼态势,随着“未来乡村”省、市各级政策配套不断完善,“未来乡村”无疑是浙江在新时代“示范窗口”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全新探索。
“未来乡村”是什么?
从“未来社区 ”到“未来乡村 ”
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未来社区”,并出台《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对未来社区的内涵、目标作出阐释,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勾勒了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并全面启动试点建设。
城市有未来社区,农村也要有未来乡村。2020年8月,杭州市余杭区率先提出“未来乡村试验区”概念,并印发了《余杭区“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实施方案》,方案里明确提出未来乡村试验区要围绕“未来村居、未来村业、未来村文、未来村治、未来村民”五个场景,最终构建有舒适感、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和未来感的新型乡村功能单元。
未来乡村是一个全新命题,没有现成模式,也没有成熟经验。对于未来乡村的定义,广义上讲,“未来乡村”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是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环境、美丽经济之上叠加的新形态;而从狭义上分析,“未来乡村” 是指立足乡村资源特色、地域禀赋、产业优势和人文特征等元素,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突出、环境优美、服务便捷、智慧互联、整体智治、共同富裕的,引领乡村发展方向的生态、生产、生活共同体。
那么,未来乡村究竟该有些什么,如何建设,如何结合数字经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浙江省擘画“未来乡村”美丽图景
2021年,浙江省在杭州、丽水等地率先开展“未来乡村”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建设经验,将“未来乡村”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并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指导意见》、《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导则(试行)》等文件,标志着全省开始系统地开展“未来乡村”建设工作。
浙江省“未来乡村”应立足乡村资源特色、地域禀赋、产业优势和人文特征等元素,以美丽乡村为基础、以数字乡村为引领、以共富乡村为目标、以风貌乡村为特色、以善治乡村为保障,按照“五化十场景”定位,打造乡村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突出、环境优美、服务便捷、智慧互联、整体智治、共同富裕。
浙江省“未来乡村”“五化十场景”建设
五化
人本化
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着力于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精神面貌
数字化
加快乡村数字赋能、数字变革、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融合化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生态化
全面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促进人、村庄、自然和谐共生
共享化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十大场景
打造未来邻里场景
有开放式的邻里交往空间,党群服务中心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使用有效;
完成“10分钟生活圈”打造,有生活配套、公共事业服务点、共享设施等;
守望相助,对特殊群体有关爱服务与机制。
打造未来文化场景
有文化活动的空间和文化学习的设施平台,学习氛围浓厚;
有文艺队伍组建,有文化活动开展,有民俗文化传承与记录,有乡村文化品牌;
乡风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创建省级及以上文明村。
打造未来健康场景
完成“20分钟医疗圈”打造,有卫生服务站,有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宣传,有公共卫生服务;
完成“15分钟健身圈”打造,有健身场地、健身设施以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完成“15分钟养老圈”打造,有针对性的老年服务设施与措施。
打造未来低碳场景
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修复;
垃圾分类、公厕建造、污水治理等达到标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健全;
建设农田生态化沟渠系统。
打造未来产业场景
培育一批优秀经营主体,深化“两进两回”行动,有“共享创业”空间;
有主导产业,培育特色品牌,举办特色活动,村庄专业化经营;
推进改革,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指导服务,经济逐年增长,发展共同富裕。
打造未来风貌场景
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设计,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和整体风貌,维护管理公共基础设施,打造浙派民居;
提升村庄风貌,有精致节点,有标识系统,杆线序化,创建美丽庭院,穿墙透绿。
打造未来交通场景
开展美丽公路建设,普遍实行车行入户,建有5分钟步行可达的绿道;
城乡一体公交网络覆盖,提倡绿色出行,科学布置停车场;
有快递寄送点和智能快递柜。
打造未来智慧场景
网络全覆盖,智能技术普及推广;
有应急广播和“雪亮工程”,浙里办广泛应用;
建立数字农业基地,发展电商新业态,发展智慧乡村旅游。
打造未来治理场景
建立乡村治理体系,创建民主法治村,开展选树活动,培育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全民参与村庄建设;
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有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条例,有安全服务体系。
打造未来党建场景
有完善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有强大的领导班子,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建清廉村居;
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有党员干部联系带动服务群众机制
浙江省各地在“未来乡村”的探索
目前,浙江省杭州、温州、衢州等地相继启动了“未来乡村”建设的探索,作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抓手。杭州市、宁波市、湖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已正式启动了共15个村的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温州市出台了《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衢州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未来社区创建的方案(试行)》,三个市都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100个未来乡村。
杭州“五化十场景”
建成一批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标杆乡村
2021年5月,杭州市发布了《杭州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杭州未来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建设类型和主要任务:
突出数字化改革重点,通过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智化、共享化、现代化价值取向,聚力打造未来“邻里、文化、健康、生态、创业、建筑、交通、数字、服务和治理”等十大场景,建成一批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标杆乡村,实现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对全方位、系统性重塑,使未来乡村成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样式、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样品、高质量乡村建设的样板和高水平现代版富春山居的样子,努力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杭州案例。
同时,《方案》中提到未来乡村建设既可以是单个行政村,也鼓励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多个行政村探索组团式或片区化联合建设。
“未来乡村”的四种建设形态:
1、城郊融合型:城区近郊及毗邻县城的村庄。主要通过享用大都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便利,承接城市功能外溢,借助城市化推进带动未来乡村建设。
2、集聚提升型。乡镇所在地及周边村庄。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序集聚人口,就近培育农创、文创或科创等乡村产业,促进产村人融合发展。
3、产业主导型。主导产业鲜明的乡村。通过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保留乡村风貌和田园风光。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加快三产融合发展。
4、特色保护型。沿山沿江沿湖等自然资源以及少数民族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乡村。通过个性化、特质化、精品化、智慧化打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乡村新型业态,加快乡村发展。
9月份,杭州出台《杭州市未来乡村试点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重点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智化、共享化、融合化等“五化”价值取向,围绕打造邻里、文化、健康、生态、创业、建筑、交通、数字、服务和治理等“十大未来场景”,包含60项评价指标和19个创新、否决事项,为综合评价村庄发展现状和未来场景打造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的指南。
目前,杭州市已启动创建首批未来乡村38个。
温州“五化十场景”
以未来乡村为抓手,打造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
温州作为浙江省城乡、区域、收入之间相对不平衡的地区之一,温州市委、市政府全力锚定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的目标定位,把未来乡村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主载体。2021年,温州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的意见》《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明确,
以“五化”为方向,"十个一”为标志,聚焦“十大"应用场景,2021年先行启动25个未来乡村试点,计划到2025年全市创成100个以上未来乡村,使未来乡村真正成为美丽中国的温州风景。
未来乡村建设的背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未来乡村建设的定位:乡里人的美好家园,城里人向往的乐园。
未来乡村建设的目标: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未来乡村建设的立足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未来乡村建设的本质: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系统性重塑。
未来乡村建设的“五化”: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产业化、系统化;
未来乡村建设的“十场景”:邻里、教育、健康、文化、低碳、生产、建筑、交通、智慧、治理。
未来乡村建设的三种形态:村域型、镇域型和片区型。
衢州“四化九场景”
衢州作为浙江甚至全国率先启动“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地区,在未来乡村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其下辖的6个县(市、区)分别遴选出一个重点村作为当地“未来乡村”的试点。
2019年8月,衢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启动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坚持以人为核心,紧扣“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依靠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通过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实现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体验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五个三”关键要义,聚焦“人本化、田园化、科技化、融合化”四维价值坐标,以突出乡村品质人居为主轴,以聚合乡村新型社群为核心,全面构建以乡村“未来文化、生态、建筑、服务、交通、产业、数字、治理、精神”等九大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打造具有“自然味、烟火味、人情味、生活味、乡韵味、人文味、农业味、诗画味、科技味”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未来乡村样本,实现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诗意栖居。
2020年9月,浙江省衢州市正式发布《衢州乡村未来社区指标体系与建设指南》,这是全国首个发布的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地方创建标准,也是首次对“乡村未来社区”作出明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