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排点
1.什么是排点?
上次讲的合点,是两个单一笔势合并成一个复合笔势。排点不是合并,仅仅是排列成行的意思。
你看《阴符经》中“扵”字,右旁下面有两个点,就是垂直方向的排点。“心”字,这两个点是横向排列。
“经”字,绞丝旁下三点,也是横向排列。不过方向是偏向三号位了,就是策的方向。“沉”字三点水,可以认为是一种直向的排列。其实略带弧度,就是努的走向。“然”是简单的四点横排。四点横排有很多种,我会在后面解释。四点排列是汉字最多的点排列,没有超过四点的排列。
2.排列的方式
当几个点作排列时,会有哪几种排列法呢?基本方式有三种:相顺、相对、相背。
2.1相顺
第一种方式是相顺,就是两个点方向一致。你向左我也向左,你向右我不敢向左。总之跟你方向一致,这就叫“顺”。你看下图这个“無”字,下面四点都是同一个方向。这就是四点相顺横排。
2.2相对
第二种排列方式是相对,两个点面对面。王羲之《兰亭序》中这个“其”字,下面两个点就是相对横排。《阴符经》这个“扵”字右下的两点,相对竖排,看清楚,下面一点是反手写的,手腕向左。
2.3相背
第三种排列是相背,背对背。这种情况在真行草书中较少用。传为张即之《杜甫诗》“仪”字右面上头两点,一点向左,一点向右,两点相背横排。很多人写这两点是相对的,如欧阳询《九成宫》,改为相背,姿态也有特殊的趣味。
下图是洛阳龙门的《孙秋生造像》“父”字上头两点,左边是打点,有点像啄,右边是捺的缩短,一挫。点的相背,往往来至于汉隶。如《礼器碑》的“父”字,点画如八字左右分背。北朝时期的造像文字,保留了较多隶书的意趣,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
这种相顺,相背和相对的关系,在其他点画中也有。如“门”字左右两竖,褚遂良、米芾和颜真卿处理手法不同。就算同一个书法家,手法也是经常变换的。临帖的时候要注意这种变化。
3.两点竖排
下面我具体介绍排点的笔势,先从两点竖排讲起。
3.1铁铃
第一个铁铃,见《七十二例法》,作者不详。明代姜立刚曾以真书刻石,所以通常就称为姜立刚《七十二例法》。从图例可以看到,铁铃是两点直排的复合笔势。更早一些,传为欧阳询的《三十六法》中有:“贴零,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贴”是黏贴的意思,最后一点要防止它孤立。如果联系上一笔,气脉就连通了。
“令、今”两个字,最后一点已经组织到衮笔势中。“冬、寒”最后一点,和上面的点一起组成铁铃。所以清代蒋和《书法正宗》一书举例,就把“令”和“今”两个字去掉了,只说“冬”“寒”两个字用,这是对的。但他把铁铃名称改为“带下点”,这个名字就不大好了。
我体会“铁铃”的原意,就好像一个铃铛。中间那个小球,要拴住它,太高太低都不行。铁铃两个点,没有规定要用什么点。在真书中,两个都是右侧点,是最老实的写法,相顺;或者一个右侧点、另一个换成左侧点,这是相对;或者一个曲抱势、一个右侧点;或者一个合点,一个右侧点,这两种也是相顺。这些组合都可以。
刚才讲到的《阴符经》“扵”字右下两点,上面一个有趯,是合点,下面一个是左侧点,合起来就是铁铃。颜真卿写的“每”和“母”,中间都有两个铁铃势。但这两个铁铃的第二点,方向一样。“每”字用了右侧点,“母”字用了左侧点。读帖的时候,要小心这种不同。
3.2龙爪
两点直排还有龙爪,又名冰法,冰点势。指“冰”字左边那两个点。本来就是一个部首“冫(仌,bīng,冰也)”字。但有些字未必是“冫”部,所以还是叫龙爪比较好。
好像这个“次”字,就是跟“冰”没有关系。看起来左边也是龙爪。但“次”不属于“冫”部,是“欠”部。我们看这几个“次”字,龙爪和铁铃的不同:这是两点相对,下面第二点还可以改用策。颜真卿这两个字,都有龙爪。你说这龙爪下面一点,究竟是一个合点还是一个策呢?“庄”字龙爪两点都是合点,这没有疑问。“藏”字下面一点,就近于一个策。其实所谓策,起笔小圈调锋较小拉出来较长,和合点的动作基本一致。但合点可以向上、可以向下、向左、向右。策只有走三号位。
4.两点横排
两点横排的复合笔势,通常有两个,就是“曾头其脚”。所谓“曾头”,就是“曾”字头上那两点。“其脚”指“其”字下面这两点。问题是“曾”字头有很多写法,并不固定。
你看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中的“曾头”,和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的“曾头”,两点的形状和位置恰好倒了过来。颜真卿写的“曾头”,反而和“其脚”一样了。
再说“其脚”的情况也麻烦。你看这三个人,写“其脚”三个样。智永是相顺两点,褚遂良是相对两点。柳公权是相背两点,好像一个八字。所以你说“其脚”,究竟是哪一种?太笼统了。
历代补充的笔势,根据是点画的形状。一个笔势名称包括几种形状就没法定。考虑再三,只好放弃“曾头其脚”这两个名称了。
还有一个问题,《翰林要诀》这样说:“曾头:对向贵从,上开下合。其脚:相背贵横,上合下开。”这里“开合”是什么意思?
你看下图这两条蓝线,上下距离一样,这就是平行。这两个白线,上面距离比下面宽,这是上开下合。这两条红线,上面距离比下面窄,这叫上合下开。古人这样讲已经很聪明,但其实用方位来讲容易得多。平行就是8-8,上开下合就是9-7,上合下开那是7-9。我给大家讲过,点是横竖撇捺的缩短,把点拉长了就是横竖撇捺。垂直的点是竖笔缩短。中线如果是7就是撇的缩短;中线是9那是捺的缩短。
两点横排常用有四个笔势:一是撇捺成八字形,中线是7-9,这种是斗鹑势,所谓“其脚”就是这一种。第二种反过来,先捺后撇,中线是9-7,这种叫羊角势,古人叫“曾头”。第三种7-7,两个都是撇,归入向背势。第四种9-9,两个捺,称之为布棋。这四种笔势,斗鹑势和向背势这两个,我将在后面讲撇捺时再详细解释。今天只讲羊角势和布棋势。
①羊角势。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说它有三个名字:“曾头势,亦名羊角点;亦名乱四角点。”我不用曾头,刚才讲过,是因为曾头的写法很多。所以还是用羊角势比较好。
宋代《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说:“口诀云:左潜揭而右啄,"曾’头用。”所谓“左潜揭”就是左点有带笔或趯,它可能是两向点,或者合点。而右点用一啄,这是最常见的羊角势。
但这样规定就限死了写法。你看王羲之的名字,“羲”字上面就是羊角势。王羲之写起来并不遵照《翰林密论》讲的那种规定。王羲之为羊角势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板,写法很多。
顺便说一下,羊角势下面往往有一横。如果羊角势加上这一横,就是“上”字,应该归入竖笔势。
简言之:“羊”字可以分为两个笔势。最上面是羊角势,如果和下面一横加在一起,就是“上”字,可以归入竖笔势。
那下面这一竖两横呢?我先不说。你书空一下,这是什么势?我只告诉你,“羊’字这上下两部分非常有用。
这是《阴符经》中的羊角势例子,可以看到各种变化。也请大家注意,这三个字羊角势下面都是有一横的。真的要分笔势也是当作“上”字,竖笔势。
《阴符经》中这一个“矣”字,上面是羊角势,代表“ㄙ”(sī)字。中间两横组成一个“使”,然后是撇捺。有关一个字怎样分笔势和用笔势,是二级课程的重点。不过你先要识势,然后才能懂得取势。
羊角势不但可以用在字头,也可以用在字中,甚至字的下部。前面讲到的王羲之《兰亭序》这个“其”字,下面两点就是相对横排,这就是羊角势。
羊角势也会出现在一个字的中间,如“立”字,不过你马上可以发现,“立”字最后还有一横。又和羊角势组成了“上”字。
颜真卿《多宝塔碑》“正”字,中间两点也是羊角势。《阴符经》这个“心”字最后两点,又是什么笔势呢?我认为就是羊角势,这也就是我不取“曾头”的原因。羊角势是可以用在任何地方的。
②布棋势。
布棋势,是同方向的两个点,实际上是两个捺。
“布棋”之名见于《玉堂禁经》后面补充的笔势。它首先举四个同样的右侧点排成一排,并且说:“此名"布棋俗势’,凡拙不可为也。”意思就是这种排点好像下棋布子,全然一样,是一种“俗”势,大家不要这样写。《玉堂禁经》举例是四个点,那么三个点、两个点这样排列叫什么呢?我想还是“布棋”,和四点是一样的。
虽然《玉堂禁经》说不要用,那意思是你不要老是这样写。偶一为之还是可以的,甚至可视为一种艺术变化。
这堂课一开始我就讲到这个“無”字,下面四点都是同一个方向,这就是“布棋”了。是不是这个字很俗呢?未必。难得一用是没有问题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和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的“正”字,中间两个右侧点相顺排列,师徒两人写法相同。如果要问这是什么笔势,这也只好归入“布棋”了。
5.三点竖排,下一堂课继续,谢谢大家。
本节要点:
什么是排点。
排点的方式。
两点竖排和横排。
复习思考:
试从字帖中,为铁铃、龙爪、羊角和布棋这四个笔势,各找一个例子。
从智永这个“羊”字来看,他用了什么笔势?
(羊角势+奋笔势;竖笔势+竖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