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 Cyrus
读完需要
10 分钟
速读仅需 4 分钟
【学习研究室】学习中感到痛苦怎么办?
“我最讨厌学习了!”
即便告别了学生时代,
但还是甩不开“学习“二字。
父母唠叨、上司唠叨、长辈唠叨,时不时还有奋斗b造作,
不用你们唠叨我也明白学习很重要啊?
所谓”要有收获就要付出代价“,
学习最大的代价就是要忍住那令人抓狂的「痛苦」!
枯燥、乏味、消耗能量,
要能忍住的话我早就去上清华北大了!
诶,还别急。
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
“为什么学习会感到痛苦?”
“有没有办法脱离这种痛苦?”
今天冒险者之家就以“「学习中感到痛苦怎么办?」”为题,
结合「海外的最新研究与最前线专业创作人员提供的情报」,
来分享一些「实际操作方面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绝非毒鸡汤,还请放心观看。」
前言:
首先,从大前提上我们有一个认知需要统一,那就是「学习 = 思考」。
无论是读书、工作,或是运动、画图、学习乐器,
学习是一个“动脑子”、耗费精力的过程,
不带任何思考地大量练习,对掌握「新知识」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这只会让你将本就掌握的技能变得更加「熟练」而已。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学习痛苦,或者说“思考”本身就很没意思,是因为觉得:
**“思考一堆东西 = 烦恼一堆东西 = 吃苦”,**其实并不是这样。
用我的方法可以「让“一边思考一边学习”的过程变得愉快起来」。
希望你能看到最后。
1、思考的目的在于“发现”
如前面提到的,“思考 = 烦恼 = 吃苦”的等式并不成立,
「事实上,不如说“思考”本身就会逐渐变得有趣起来。」
那是因为:「“思考 = 发现”」。
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无论是书本上看到不同的观点、工作时尝试出一个节约时间的方法、运动时察觉到某个诀窍可以让动作顺利完成、画图时注意到了线条粗细变化带来的观感影响、演奏乐器时找到了某两和弦间切换的技巧...
「在正在学习的领域中,发现什么其实是自由的,什么都可以。」
「而每当积累下5-6个发现时,自己的水平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仿佛换了个人一样。」
你会为这样的改变而兴奋,因为这样能「直接展现出学习的成果」。
而为了「增加“发现”的乐趣」,其实是有诀窍的。
「诀窍在于记笔记。」
笔记的内容就是发现的事情。尽可能详细,可操作、可复制最好,或者只有自己能看懂也无大碍。
我的老师斎藤直樹先生的笔记
“如果什么都发现不了怎么办?”
「这里还有一个促进发现的练习法:模仿。」
例如在写作和画图时,临摹别人的作品看似浪费时间,
但模仿的「目的不是“写得像或画得像”」,不如说完全不像也没问题。
「模仿的目的在于发现。」
“原来可以这样做!” 、“为什么他会这样做?”等等,通过模仿便可发现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模仿不止是“看”的功夫,「如果不亲自上手去做,有些情报是不会得到的。」
「综上,模仿大佬,模仿的目的不是做出来,而是发现。将发现的点记录下来,积累5、6个,自己的水平就会与过去完全不同。」
如果还在烦恼学习方法的话,不妨可以尝试一番。
2、停滞是成长的瞬间
前面我们说到了,「“学习 = 思考 = 发现”、“学习 ≠ 吃苦”」,
但还未指出「造成痛苦的根源」。
下面我们来做进一步解释。
首先,如果将「学习阶段」区分,可分以下四种:
①脑子不会,手也不会。(什么都不想,什么也做不出来)
②脑子会了,手不会。(想到了但做不到)
③脑子会了,手勉强会。(想到了,勉强能做到)
④脑子会了,手也会。(不用思考就能做到)
从①到④呈阶梯上升。
大部人都处于①,大神处于④,这两个阶段是「最轻松」的。
「而让我们感到不愉快、不爽、乃至痛苦的,正是②和③阶段。」
③阶段虽然痛苦,但做成后的成就感能抵消掉这一痛苦。在网上或工作中大部分能得到评价、稍微专业一些的人员,大都处于③阶段。
「而②阶段是特别不愉快的阶段,也是“停滞”发生的阶段。」
「“停滞”可谓是痛苦最大的来源。」
成绩上不去,好似拳头打到棉花上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改进。严重时,来自外界或自身的压力一股脑涌上,喘不过气来。
这里将停滞的原因进行拆解:
「停滞发生在“想到了但做不到”的阶段,确切的说,应该是发生在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做不到”的阶段向“想到了但做不到”的前进过程。」
大多数人会认为,停滞是指“本来能做到的事情做不出来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停滞其实是在成长阶段中发生的事情。」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是因为在①阶段时**“眼光变高了”**。
可能是看到了别人的成果,看了某本书或某段视频,「只是通过眼睛“发现”了什么。」
「没错,正是前面提到的“发现”,但还没有落实到自己手中,便卡在了从①阶段到②阶段的过程中。」
所幸的是,是有脱离停滞状态的方法的。
「脱离停滞状态的方法有2点:」
一种是大量练习,让受伤的技术升上来,是一种**“上升一个阶段”的方法**。
另一种是姑且把它放下,去休息一会儿,是一种**“下降一个阶段”的方法**。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
学习感到痛苦、停滞不前时,你可能会听到过这样的建议:
“停滞时,稍微远离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治好。”
比如一个课题研究不下去了,放置一个星期再说。
(注意这里是说「长时间放置」,而不是打扰到正常作息)
这确实是脱离困境的一种方法。「但这不是进化,而是一种退化。」
回到“没有发现问题的状态”,的确是脱离停滞状态的方法。
「然而,停滞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成长。」
在19年有一本关于学习的书在美畅销。书名为《Range》,副标题“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即“为什么通才能在专业领域大获全胜”。
作者David Epstein拥有环境科学和新闻学双硕士学位,曾担任ProPublica的调查记者和《体育画报》的高级撰稿人,现在又是商业畅销书的作者,他本人就是诠释“通才”这个话题的最佳案例。
通才:David Epstein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Frustration is not a sign that you are not learning, but ease is .”翻译下来:“受阻并不是你没有学习的信号,但容易是。”
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不是励志鸡汤,而是有关“Generation Effect”,即「生成效应」的进一步解释。
“生成效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就是每个人都可能听说过的「联想记忆」。给出提示
有一组字母串需要大家记忆:LWWELIHFIGIT,
毫无规律,很难记.
若我在这里给出提示,将其重新组合为我们熟悉的单词
要就很好记忆:WE WILL FIGHT。
另一种是给出一组数据,求一个答案,无论题目多么复杂,只要能「套用公式、使用结论」便可解答。
「生成效应」看似能为我们的学习起到很大帮助,甚至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也会刻意利用这一效应。
「但事实却是:这种学习方式只会产出“专家”,而不会产出“能解决问题的人”。」
这只不是国内、国外,应试教育或者素质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都忽略的内容」。
这便是作者的写作的一个目的:揭示「True learning is hard」的真相。
所谓的"True learning",其实就是要「想办法规避生成效应的影响」:不要借助提示,不要使用结论或公式。将问题复杂化,产生更多的联系。遇到问题时去强迫自己产生一个答案,即便结果是错误的,也好过有提示的。
「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简单总结一下,痛苦的根源来自于停滞不前。」
「眼光变高,但手头的技术达不到,有劲使不出来,很不甘心。」 则是停滞的真相。
「这份痛苦不是退化,而是成长。停滞更是成长的瞬间。」
「如果意识到这点,便会不再产生过多的负担。」
3、将痛苦的经验总结下来,是天才所不具备的财产
最后,你可能会遇到下面这种情况:
向一名天才请教一个问题,有时对方压根没觉得这是个问题。
比如就问天才们“学习中感到痛苦怎么办?”
对方则会答到:“学习很快乐啊,哪里痛苦了?”
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也可以理解,一些天才可能下意识中就会完成成长。
「学习的痛苦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必然的路程,因为痛苦就是成长本身。」
但也无需太过羡慕天才。
「对咱们一般人而言,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下笔记,这些便是天才们所不具有的财产。」
而且这份财产,到时也能像现在这样作为礼物赠予大家,不也是件乐事吗?
非常感谢您能读到这里!
我是「学者Cyrus」,
学海无涯苦作舟,
还愿一同学习进步。
期待与您的再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