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灭亡的原因多种多样,正统研究历史的人会说这是明朝三百年命运的王朝大限到时间了,无论是什么朝代也逃脱不了这个三百年一次轮回的王朝周期。
但从另外一个说法来看的话明朝中后期之后朝廷之中的宦官结党和文官集团的东林党相互之间的内斗也是耗死了大明王朝,其实这些都没有投过本质去看问题,历史没有照进现实,真正的大明王朝亡国是亡于一群资本家的“内吞计划”。
其实比较让人疑惑的是明代的资本家为何会掌握住了大明朝廷的政权力量,这一点让人是想不通的,其实这一切都是要和明朝的文官制度和政治分流有着很大的关系。
明朝后期的时候,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总量已经完全超越了北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即使的朱棣将都城迁徙到北京也是无济于事的。
明朝的政治制度之中出现了内阁,废除了丞相,出现了监察权力的特务机构,比如锦衣卫和东厂,他们都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半只脚迈入到现代化的一个特征。
东林党差不多从万历皇帝之后就开始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但当时的东林党之中其实还是有很多清流部分的,但后面才逐步的被大明南方的资本家控制,这个控制过程其实很简单,南方许多读书人没钱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
这个时候的地主老财就开始资助这些读书人去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等到这些读书人中举之后,再将自己家族的产业和田产挂到举人的名义之下,按照明朝官府对读书人的优待,举人以及举人之后的读书人身份都可以“不纳税”。
就是这样,这些读书人和地主老财勾结起来,使得大明朝廷的税收一步步的减少,朝廷拿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同时也因为读书人和地主老财勾结在一起,相当于穿了一条裤子,很多经济和政治上面的事情不得不选择站队,江南地区势力较大的那些地主老财有的时候真的是富可敌国,他们这些钱是没有使用了的地方了吗?
不,其实是有更多的使用地方的,他们选中的举人以及一些状元探花,都将成为江南资本地主的代言人,如果是汉唐或者宋朝的话,读书人的气节可能都会拒绝这种做法。
而且唐宋时代也没有明朝地主家的这种精细计算,简直就是将人心之中的贪婪本性都算好了,做好了各种预算方案,容不得你不上当,那这些预算方案和陷阱到底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预算方案和陷阱都是专门为有野心和想往上爬的读书人准备的,成为举人之后明朝授予官职运气好的话都是需要等上几年去做一个小地方的县令,很多时候三五年都不一定有合适的官职去让你做,一个官职后面很有可能排队等着好几百人,三年一次科举考试,但并不是说每次科举考试完之后,大明官府之中的朝廷官员都会有足够的老人退休将位置空闲出来。
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所以就造成了绝大部分的读书人虽然中举,成为了举人,秀才,探花,榜眼,甚至第一名的状元,进士。
但你还是没有官位可以去做,不能走马上任,就相当于你有资格去做大明朝廷的公务员,但位置和人数却是限制死了的,这个时候拿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最先被刷下来的肯定都是一些没钱没势的举人,他们有的回家教书算了,有的就是该行了,有的就是去地方县衙之中一辈子做一个“临时工”,和官员做着一样的事情,但身份不被承认,工资待遇要低很多,明朝的时候被叫作“小吏”。
还有一些读书人不甘心,有野心,所以就和南方拥有巨大财力的地主家勾结在了一切,地主家需要这些举人的政治身份,而举人则是需要地主家的财政支持,拿到了银子之后去朝廷之中上下打点一番,疏通一下关系,就可以获得一个官职。
在地方或者偏远省份镀金几年,然后继续往上爬,因为地主家投资的比较多,所以总是有几个会做到大明中枢朝廷大佬的位置,这个时候的南方地主家就投资胜利了。
想想看,大明朝廷之中仅次于皇帝的内阁阁老都成为了江南地区地主家的代言人,这背后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啊!想必这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和政策上的便利吧?
地方上的县令知府又有谁敢去得罪这些背后站着朝廷中枢大佬的江南地主老财呢?整个江南还不是他们说了算,还不是他们为所欲为。
所以从哥伦本和麦哲伦环球航海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利用黑奴开发出来的白银有一半都流入到了当时的大明境内,用来交换明朝的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等奢侈品。
按道理来说大明朝廷应该是不缺钱的,但大明朝廷其实是最缺钱的,崇祯皇帝时候江南地区的茶叶税竟然只收上来几十两银子,朱元璋听了之后恐怕都要气的活过来吧!
不是朝廷没有钱,而是整个大明社会的财富被江南的地主家们“内吞”了。他们一分钱都不要交,与后金,蒙古,以及各个地方叛乱作战所增加的赋税其实是落到了老百姓的头上。
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他们再也不喜欢这个曾经最喜欢,最为信仰的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了,于是西南,西北贫苦百姓开始揭竿而起,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灭了这个曾经为民做主的大明王朝。
明朝有罪吗?当然有罪,明朝最大的罪过就是没有将江南的这些地主家们都处置,明朝其实不该灭亡,是这些南方地主家把明朝玩亡了。
我恨明朝皇帝不够果断,崇祯皇帝为何看不清形势,不杀几个江南地主抄家以充国库,所以后来清军入关之后,这些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带路党,什么忠孝礼仪都被弃之脑后。
清朝建立之后对于这些人有着清晰的认识,转眼之间就的屠刀,从来都不惯着这些士绅阶级和地主老财,对于杀人来说是最为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满洲八旗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
所以一时间整个江南就算有钱都买不到自己的性命,举几个例子就可以明白,福建海商郑芝龙当年多大的产业啊,从马六甲海峡一直到东海都是他的势力范围。
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要给他交过路费,本人身价数千万两白银,但投降清朝之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呢?
自己想要的闽浙总督不仅没有拿到手,几代人积累的产业都被清军拿走了。
所以到了大清时代,整个江南的地主家和那些士绅人头纷纷落地,家财散尽,子女妻子被掠夺,能够保住性命的人十不存一。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又怎么不会去怀念那个曾经希望他们出一点点钱抗击满人,任由他们贪污贿赂,特权横行的大明王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