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很难说清的小学生涯

时间:2022-04-20 02:38:58 热文 我要投稿

很难说清的小学生涯

刘庆庆

说到小学生涯,很不好说,就像当有人问我是在哪长大的,我不好说,因为父亲是军人,我们家每隔二年就要换一个城市。问我说在哪儿上的小学,同样不好说。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四市七处上小学……

今天不说幼儿园在哪上,也不说初中在哪上,咱就说光说小学小学吧。7周岁,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此时父亲奉调在甘肃省酒泉工作,也就是抗美援朝回国,直接调入工程部特种部队,建造原子弹试验厂,对外是20基地。我上的第一所学校叫“酒中附小”,全称是“酒泉中学附属小学”。领回书来父亲包上牛皮纸,还用腊汁吧书角浸过,利于保护。学校在一座宽敞的庙院里,后面有宽阔的操场,甚至在一个后门处还堆了一堆的骷髅白骨。就是在这里我开始学习今天正在使用的拼音。教我们的是一位姓王的女教师,她教我们拼音,如今打字用的拼音知识,就是她教的。语文是“下吧下吧,我要发芽”,算数是“学会了七加八等于十五”。除了在课堂,还有其它活动,难忘学校勤工俭学,隔几天要交老师2分钱,有个女同学每次都从容地打开一个大的“百雀羚”搽脸油的盒子,里面装满了钢镚,我羡慕死了。有一次是在厕所什么地方找苍蝇卵,大家挖的一股劲。人小很淘气,跟着大院里的大学生捅马蜂窝,头都被蜇大了。

在酒中附小仅仅一个学期,父亲所在部队就自己办了所学校,叫“7169部队子弟小学”,这个部队是兵团级单位,司令员是开国上将陈世渠,和甘肃省平级,执行的任务绝密程度很高,首脑机关的子弟需要封闭管理。在酒中附小订的报纸也没看上了,新校地址在“地干校”,原址是酒泉地区干部学校,它在城墙内的西南角,那过去可能是病因,我们大点的学生经常在土城墙上挖子弹头玩。学校的学生不多,全校也就几十个人,集体活动如升旗仪式就在室内。六年级只有两三个学生,看来战争年代他们的父亲都在打仗,结婚生子十分罕见。我们一年级算多的有十几二十个吧,因为都是在解放以后出生的。大家的父亲都是高干,我父亲是后勤部的营房管理处处长,官不算大,有个同学叫李东光,它爸爸是部长,开国少将。他说我为什么叫东光?是因为生我那天部队打了大胜仗敲锣打鼓开庆祝会,“咚咣、咚咣”的,所以他就叫东光了。同学们的家大都在离学校较远的西关外大院里,路经的护城河是南来北往的骆驼队饮水的地方,放学时同学们必须列队手牵手回家,防止走散,一男一女,开始很不习惯,中间一只铅笔各握半截。一个时期到校门口见了那些当官的要问“好”,开始大家表现不错,老师还表扬。有一次学校排演节目还选上了我,两个人,女同学叫赵小兰,两人走八字,念米丘林“苹果种的好,走路碰了头啊碰了头”。教我们的老师叫李凤琴,一次朗诵课文,当念到“逼迫”这个词时,大家激情四溅用劲吼,女同学掩书而笑,李老师生气脸色都变了。

二年级下学期时父亲随队到河南洛阳待命。开始住在丁家街天主教堂的院子里,安顿下来后在停办的洛阳地区林校。才去,在地方学校“洛阳第二实验小学”上学,在这里学会了一首很男人的歌“我们的刺刀快我们的刺刀亮,刺刀磨的闪金光……”。但是没几天部队子弟小学又成立了,叫“8277部队子弟小学”,校长是位少校。同学还是原班人马,老师还是李凤琴。学校地址在洛阳河边一省建公司内。这时我们住校,每星期六回家,星期天下午回校。在校每班有生活老师打点照顾。炊事班是部队的一个建制班,每星期三改善生活,吃肉包子,只要吃高粱面我们就蹲在厕所不出来,说拉不下来。据说那会是国家的困难时期,部队省下粮食补贴我们,在这里我们还吃上黄油抹面包,就是以后条件好了,我也没吃过这种饭。吃红薯面汤,我们嫌苦不吃,校长亲自端上糖罐往我们的汤里放白糖。一次,炊事班长到洛阳河里游泳被淹死了,我们都出席了追悼会。

三年级时学校搬迁到工程部系统的一个科研单位:“三所”。地点在洛阳龙门一带。那会的龙门景区,不要票。正值秋天,同学们经常上山上摘柿子,我们班的同学最费,和其他班不一样,老师是部队的现役军人,军衔上尉,山东人,凶的很。他让我们站在一起,非让我们把摘下来的柿子全部吃了。校长是大尉军衔。

四年级的上学期,父亲随队调入北京,家里随军,我又到北京上学。学校在太平路,叫“友谊小学”,也是部队办的,校长是少校。学校由301、工司、装司三家联办的,301、工司、装司就是301医院、工程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有一次手流血了,就是到301医院处理的,就是有个小感冒也会去那里医治。这个学校的学生是师团级军官的子弟,更高级干部分散在总政、总参、总后办的八一、五一、十一等军队子弟学校。教材是北京通用教材,和全国的统编教材不一样,比如算数比各地快半年,为此还留级下来。在这个学校没有星期天和寒暑假,每逢休息全部安排集体活动,参观游览,观看文体演出等,档次都是很高的。每人要参加两个课外小组,我曾参加过合唱队、足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的训练场地就在装甲兵司令部的大院里。有一次的足球比赛在总后勤部的大院里。少先队成立15周年时,我们到大会堂参加庆祝活动,主席台上最大的官是彭真。拍《雷锋》电影,我们都到工程兵24号院礼堂参加了拍摄,雷锋(演员)就在主席台上讲话,我们负责鼓掌。学校还请“小萝卜头”的姐姐宋振苏到我们班上给我们讲它弟弟的故事。在这里,我被批准加入少先队,当过很短一个时期的小队长。成绩一般般。

六年级是在咱们山西雁北阳高县上的。县城有四所较好的小学校,分别是西南、西北、东南和东北。去哪所学校?先去大的西北,学校乒乓球队在训练,我也挥拍上阵,同学大惊,找来明星和我对打。到西南小学也有乒乓球队在训练,有教练我没打。最后定在西北小学。上课就是校队成员。学习上,由于是从北京来的,作文感觉不错,写作文用一点大的毛笔写,第一篇写关于植树的作文我就得了98分。班主任刘承业对我不错,还专门拿着课本让我讲北京的老师是怎么讲课的,不久就成了副班长。老师器重我,学生们都对我好,他们常去我家玩,有一次一个叫张翠的女同学还在我家住了一晚上,我是第二天才知道的,现在想来很有意思。

在这里打乒乓球给我的印象最深,入学很快就进入校乒乓球队,寒假为了练球就住在学校,和张校长睡在一个炕上,它有个习惯睡觉不关灯,开始我不习惯谁不着,看着有只老鼠从箱子后面爬出来,我觉得很稀罕,叫醒了酣睡的张校长。有个副校长出差从重庆回来,在食堂里讲“山城晚上灯光很壮观”,我心里想,我就是在重庆生的。在这里,我还去了山阴县参加了省选拔赛,获得雁北地区小学生男子单打第二名,参观了大同万人坑等景点。

小学六年,四市七处,多少的趣事在其中演绎?那是说不完的。父亲当兵从戎,为革命南征北战,我们小孩跟着东奔西跑,失去了很多。我们没有小学同学的同学聚会,因为我现在独自生活在父亲的故乡晋城市,小学同学除了阳高的一些乒乓球队友以外就都失联了。所有的历史都埋藏在各自的心底,很很多多都已经忘记,但是,即使这样,留下的也够我来回忆品味,回忆曾经的校园,品味那些难忘的趣闻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