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一直肩负传承使命的师徒制,在知识付费泛滥的今天,真正的出路在哪里?
师徒一场,都是为了传承
师父也好,徒弟也罢,都是为了传承某种知识、学说、技艺
知识付费的发展趋势
借助自媒体、短视频、直播火起来的知识付费,在目前愈发呈现出“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与早期知识付费,以名师、专家、教授为主不同,当下知识付费出现了以下几个风潮:
普通人,也可以做知识付费
不会讲课,不用出境,也可以做知识付费
不需要懂,只要会包装和整理,也可以做知识付费
怎么做,自然是谁宣传这些,在后端等着“收徒”了
历史上师徒制的起源
和知识付费以变现为目的不同,师徒制在历史上最早的出现,是因为生存的需要。
古人获取信息、知识、学问有以下几个困难:
古时候没有手机、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搜索引擎,获取知识、学问的途径非常少
古时候获取学问的途径来源,首先是父母、长辈,其次是私塾先生
古时候物资匮乏、生存困难,有了一技之长,就能安身立命,甚至飞黄腾达
除了读书考取功名、改变命运,古人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就是“拜师”
拜了某个手艺、技艺、学派、宗派的师父,后半生就有了依靠和活路
于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背叛师门的人,不被同行接受,是对这种关系的维护
切换到师父的视角,是另一回事
然而,从各技艺、学派、宗派掌门人的角度,在收徒这件事上,又存在以下问题:
自己以掌握一门技艺、学说、宗派为生,要养活一大家子人
有些技艺只能在家族、血亲内部传承,同时也要传承振兴家业、延续家族的使命(比如酿酒、制药、烧瓷、买卖等)
如果把安身立命、关系家族命运的技艺、秘方传承给外人,则要确保徒弟至少不能背叛自己
为了防止“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出现,所以要设立了很多门规、家法等等
子禾观点:
在今天,普通人看似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不论做什么都能挣到一定的钱;
但是糊口容易、养家难,要想买房、买车、结婚、生养孩子、赡养父母,就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能够借助平台进行快速变现的知识付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被大众高度关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风口。
但是,知识付费天生需要在竞争中,以取悦、讨好学员,努力为学员营造焦虑感、紧迫感、危机感,创造获得感、优越感为主,这和古代师徒制的技艺传承,完全是两架马车,不在同一个轨道和方向。
不是寻师父,而是找徒弟
真正的师徒制,不是徒弟找师傅,而是师父找可传承的徒弟
从师父的角度,找一个完美传承自己的徒弟,是人生后半生第一大事
一个完美传承自己的徒弟,是师父一生最好的作品
找到一个有天赋、有潜质的徒弟,是做师父的头等大事
所以,真正的师徒制,是师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
(三国时的诸葛亮,一直没能找到可以传承的徒弟,晚期找到姜维时,已经大势已去了,这点上是诸葛亮是个悲情人物)
真正厉害的师父,能开宗立派,也能开发不同的徒弟
当然,也有一些师父,自身具备开宗立派的实力
这样的师父,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徒弟不同的潜质进行开发
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会是师父一生的骄傲
子禾观点:
即便在今天,在民间各个领域,也依然广泛存在着以传承为使命的师徒们。
很多人说曹云金是郭德纲最好的徒弟,其实从“开宗立派”的角度看,郭德纲为岳云鹏定位贱萌的风格,在这个时代更为讨喜,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是拜师父,而是拜天地
徒弟跪拜的不是师父这个人,而是天地的造化,前人的心血
徒弟为什么要跪拜
与学生时期学习不同,成年人在学习上很难做到心思单纯,有私心杂念不说,仅是自己固有的认知、观念、思路、习惯等等,都是根深蒂固的学习障碍。
这些内容,对于系统学习新的技艺、学识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诚然,任何知识都要能够经受得住提问、思考、审视,但学习的过程不能用批判思考来代替主线。
徒弟不经跪拜,自己不想跪拜,则心魔难除,接下来的学习必定会难以吸收,事倍功半。
是否愿意跪拜,就成了徒弟是否心悦诚服、立志清空自己、保持谦卑学习态度的标志。
徒弟跪拜的对象是谁
其实,徒弟要向师父跪拜,跪拜的对象,也并不是师父这个人
而是以师父为代表的一种传承、一种文化、一种技艺、一种精神
更深一层,徒弟拜的是自己心中的“佛”、心中的“道”、心中的“天和地”
师父们接受徒弟跪拜的误区和错误
很多收了徒弟的师父们,都会把徒弟跪拜自己当做一种理所当然
但如果师父仅以个人喜好、习惯而对徒弟颐指气使,则是有悖师德的
被徒弟跪拜,是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要做更严格的自我管理,而不是师父们放任自己的资本
一个小故事:
电视剧《达摩祖师》最后,达摩祖师选弟子传承衣钵,前三位弟子各有说法,达摩祖师的评价是“只得到了他的皮、肉、骨而已”。
最后一位徒弟慧可一言不发,走到达摩祖师身前,躬身下跪、三叩其首,达摩祖师欣慰地说“就是这样,你总算得到我的髓”。
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个跪拜,已是对衣钵的传承。
子禾观点:
跪拜也好,鞠躬也罢,重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为什么拜、拜的是谁、是否心悦诚服”。
我们应该抵制徒弟无脑式的跪拜,更要抵制师父们的颐指气使和借机剥削和压制。
感恩是表象,敬畏是本质
徒弟感恩师父是行为表象,敬畏传承、敬畏前人心血是本质
察言观色、主动做事,这是做徒弟的第一课
再来说说所谓的“三年学徒,两年效力”,其实现实中传统的师徒关系,不止这五年。
最开始的时候,师父不会教徒弟任何东西,只会让徒弟干活
让徒弟干活的过程,是让徒弟学会察言观色、主动做事的习惯
这是师父教徒弟的第一课,徒弟什么时候懂规矩、知分寸、态度谦卑、心静下来了,师父再开始教内容
敬畏师父,敬畏传承,敬畏前人心血是本质
徒弟要尊敬师父,并非绝对的“以师命家法为大”,而是要:
敬畏师父,敬畏师父对自己的用心、传承、付出,以及要为徒弟的愚蠢和错误买单
每年三节两寿看望师父,是敬畏师父担负传承责任和使命,是徒弟尊师重道的行为规则
更重要的,是敬畏前人的心血,敬畏代代的传承,这在动荡的年代里尤为可贵
没有敬畏,自我意识太强,教出来变成祸害的几率很大
一方面我们并不提倡去宣传感恩、敬畏;但一方面,我们对于那些不懂感恩,内心没有敬畏的人,也会敬而远之。
因为,别说是做师父收徒弟,就算是交朋友、做生意,那些没有敬畏、不懂感恩,自我意识太强的人,早晚都会变成自己身边的祸害,这是人们意识里的共识,也是用现实惨痛教训换来的。
子禾观点:
知识付费和师徒制,都需要交学费,但缺少师徒这层关系,又是交过学费的,那么就无需感恩,更无需敬畏。
于是,在知识付费领域,针对学员“爽点、获得感、认同感”的套路和设计,就成了做知识付费的重点,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
知识的传承,可一日千里
单纯把知识、理论、秘诀传给徒弟,师父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获取信息、理论、秘诀,都很容易
从单纯传承知识、理论、秘诀的角度,任何领域、任何门派、任何技艺的师父们,传承起来,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因为这些能够写出来的,用文字表达、描述的知识、理论和秘诀,都很浅薄。
在文字、语言之外的内容才更重要
而在文字、语言之外的信息、知识,这些“无字天书”才最重要。
举例来说,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应用中各人不同的感受,适应性调整等等。
徒弟对知识的有效实践、体验、形成个人的理解,在理解层面,因人不同,师父就无法直接给予。
子禾观点:
简单说,师父教徒弟,要摸透徒弟的思维方式、个性习惯、认知水平、相关经验,才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帮助徒弟在点滴之间获得成长。
而知识付费,强调的是简单粗暴的给予,标准化的内容,而在实干层面这些知识该如何适调整、适用、该如何改进,则需要学员自悟。
能力的传承,十年磨一剑
要把能力、感觉、心灵契合度等传承给徒弟,师父或需十年
徒弟在能力上开窍,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需要师父指点
徒弟跟师父学习,最重要的事情是“开窍”,徒弟不开窍,一辈子都是学徒。
徒弟要想开窍,就要进行日积月累的沉淀,并在关键契机上,得到师父的指点。
但是,在传统师父带徒弟上,有句古话“宁教千手,不传一口;宁教一身,不传一心”。
因为,一旦徒弟开了窍,对师父教诲的需要,便变得不再紧迫和强烈。
更高级的感觉、心灵契合感、悟性,师父要陪徒弟成长,适时指点
再进一步,徒弟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则需要在师父那里磨练出更多的东西。
比如感觉,纯职业、技能上的感觉,比如突破自我的悟性,自己与技艺、与天地万物的契合感。
子禾观点:
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做徒弟的在能力、感觉、心灵契合度上的提升,只有师父的指点,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引导徒弟开窍。
仅靠徒弟自行阅读、解读、理解、领域,可谓是万中难有一人。
精神的传承,需终身践行
最难的是传承精神、神韵、灵魂给徒弟,师父需用一生践行
精神、神韵、灵魂的传承,要看徒弟的悟性
师徒制最核心的,是精神的传承,所谓精神的传承,包括开宗立派的历史、故事、人物、文化、传统、对自身技艺的理解,和从技艺角度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解读。
没有悟性的徒弟,累死师父也很难让其开悟一二,比如郭德纲其他徒弟,如烧饼和众多后期徒弟。
徒弟有悟性,师父真教,也需要耗费师父一生的心血
那么,徒弟有悟性,师父真教,徒弟多久能开悟呢?
或需10年、或需1年,让一个徒弟开窍,培养一个开窍的好徒弟,或需耗费师父的一生。
要想让徒弟传承自己的衣钵、精神、神韵、灵魂,这需做师父的用一生去践行师道。
子禾观点:
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神韵灵魂的传承,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承,最好的方式除了父子相传,就是师徒制。
师徒制传承了几千年,时至今日,还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完全替代。
知识付费或许只是前端引流入口,而后端连接师徒制,不论后面的师徒制是否存在争议,只要合法、有效,能为公众谋福祉,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们可以不去提倡,但无需盲目抵制。
凯迪号作者:策划人子禾,灵魂人物®创始人,15年商业策划人,做企业家幕后的辅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