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兴业证券,苏铖,林佳雯)
1、模式聚焦:餐饮仍是主战场
1.1、涵盖领域广,横跨品类多
预制菜定义较为宽泛,玩家贯穿产业链上中下游。定义上,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 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 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 半成品。 分类上,从加工程度和食用方式来看,预制菜可分为预制净菜、即烹食品、 即热食品、即食食品四大类,加工/调理程度由浅至深,食用便捷程度由低到 高。
产业链上,预制菜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农林牧渔等原材料生产企业,下游通过 各类销售渠道触达 B、C 端目标群体。随着预制菜行业的兴起,上下游企业 纷纷入局,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涵盖传统预制菜、上游农林牧渔、速冻食品、 餐饮/中央厨房、生鲜电商、餐饮供应链平台等企业玩家。
预制菜玩家贯穿产业链,主要分为五大类:上游农牧水产企业:具备原材料优势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供应稳定,同时具 备 B 端渠道基础。 速冻食品企业:在冷冻预制菜方面具备技术和供应链优势,C 端渠道力强, 且多年深耕造就终端品牌美誉度。餐饮企业:通过线下门店经营直接触达消费者,对口味偏好更具敏感度,且 具有良好的消费者基础,通过中央厨房建设可满足其降本提效、连锁化的需 求。零售企业:作为零售平台,具备一定的仓储和冷链运输优势,同时平台面向 C 端预制菜消费者,可通过大数据洞察消费趋势;但预制菜生产能力不足, 代加工模式下对第三方工厂依赖度较高,同时渠道结构较为单一。专业预制菜企业:生产上,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研发能力;销售上, 主要面向 B 端客户,在终端品牌知名度有限。
1.2、供应链标准化催生预制菜需求,典型长赛道
复盘预制菜的发展历程,随着国际快餐巨头进入中国,B 端标准化的打造催生需 求,C 端在餐饮端渗透及疫情催化下,加速培育需求。萌芽期(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百盛、麦当劳等国际快餐连锁巨头进入中国, 净菜配送加工工厂作为其成熟标准化供应链的一环在中国出现,我国预制菜 行业进入萌芽期。起步期(2000-2010 年):2000 年左右,国内一些企业在净菜的基础上对禽肉 和水产等原材料进行加工,预制菜深加工程度逐步提高;2005 年起,新雅、 全聚德等老字号餐饮门店已推出各自特色预制菜品,但碍于技术限制和口味 区域化程度较高,规模化和全国化进程受阻。
发展期(2010-2013 年):2010 年起,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加快,为满足连锁 餐饮企业对出餐快速性和餐品稳定性的需求,叠加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催化, 预制菜在 B 端的需求逐步打开。加速期(2014-2019 年):2014 年外卖行业迅速兴起。除了折扣力度以外,配 送速度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因此,外卖商家对于低成本、高效率 地完成品质稳定的餐品的诉求再一次扩大了预制菜在 B 端餐企中的需求,预 制菜行业进入 B 端快速增长期。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预制食品逐渐受到 C 端消费者的青睐,盒马鲜生、安井食品等企业 着手布局 C 端预制菜。机遇期(2020 年至今):2020 年疫情突发,内食场景大大增加,消费者对于 具备方便快捷属性的预制菜的需求逐渐增加,2021 年以来,疫情的点状反复 也进一步加速了对 C 端消费的培育。
从餐饮市场出发推算 2021 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约为 3000 亿元。根据国家统计 局数据,2021 年我国餐饮业规模为 4.96 万亿元;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数据,2019 年原料进货成本平均占餐饮业营收的 41.87%,假设占比不变,则 2021 年餐饮业 原材料市场为 1.96 万亿元。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 假设 B 端预制菜渗透率为 10%-15%,则 B 端预制菜市场为 1963-2945 亿元;根据华经情报网,2021 年预制菜 B 端市场占比约 80%,推算 2021 年预制菜整体市场 规模约为 2454-3682 亿元。
预计 2026 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万亿,5 年 CAGR 约为 24%。在测 算中,1)假设餐饮原材料采购成本占营收比例 41.87%不变;2)参考日本预制菜 先 B 后 C 的发展历程,同时考虑到疫情常态化下我国 C 端预制菜消费的快速增 长,假设预制菜 B、C 端占比由 2021 年的 8:2 变化至 2026 年的 7:3,若 2021- 2026 年我国餐饮市场 CAGR 为 5%,2026 年 B 端预制菜渗透率达 25%,2026 年 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 8950 亿元,5 年 CAGR 约为 24%。
1.3、竞争以散小乱弱为主,区域属性强
当前预制菜行业参与者众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 2022 年 5 月 16 日,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已达 6.67 万家。根据华经情报网数 据,2020 年中国预制菜行业 CR10 仅为 13.6%,头部企业如绿进(2.4%)、安井食 品(1.9%)、味知香(1.8%)、亚明(1.7%)、如意三煲(1.4%)、易太(1.3%)、龙 大肉食(1.1%)、好得睐(1.0%)市占率仅有 1%-2%左右。
产业链集合度低。预制菜上游原材料众多,涉及蔬果、肉制品、水产品等农产品 以及调味品,中游加工企业流派众多,同时下游兼顾 BC 渠道,细分来看,渠道 结构多元化程度较高。口味多元+产能布局尚未全国化,区域性较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区 口味不一,催生出多种地方菜系,标准化难度较高。同时预制菜主要依靠冷链运 输,而当前相关企业规模尚小,全国化产能布局尚未完成。产能布局和冷链运输 具有限制,叠加口味区域化特征,目前预制菜企业主要覆盖部分地区,行业内尚 未出现全国性龙头。
2、竞争要素:B端生意目前优于C端
2.1、核心驱动:B端看餐饮效率,C端看生活效率
B 端:随着我国餐饮连锁化率的逐步提升,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及租金和人工 成本的不断提高,预制菜成为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解。 餐饮连锁化趋势催生对成本优化和餐品标准化的需求。对比日美来看,2020年美国和日本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 54%和 49%,而中国仅为 15%,未来仍有 很大发展空间。一方面,餐饮连锁化要求原料供应、餐品品质的标准化,另 一方面,随着原材料、租金和人工等成本的上涨,门店快速扩张也需要严格 的成本控制。
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倒逼出餐效率提升。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外卖行业快 速增长,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1250.3 亿元增加至 2020 年的 6646.2 亿元, CAGR 为 39.67%,量价齐升拉动外卖市场渗透率由 2015 年的 3.87%提升至 2020 年的 16.81%。外卖要求商家快速备餐、骑手在限定时间内送达,倒逼后 厨出餐效率提升。
预制菜为餐饮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优良解。疫情影响下,餐饮业举步维艰。2020 年疫情发生以来,餐饮企业生存难度加 大,据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我国餐饮店的平均寿命仅有约 500 天,行业集 中度低于 5%,抗风险能力不足;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 年上半年一共注销 吊销了 35.1 万家餐饮相关企业。为提高存活率,规模餐饮需要持续开源节流。一方面,外卖订单的增加补充 堂食订单的减少,也可提升门店坪效;另一方面,预制菜/中央厨房能够有效 降低 B 端餐饮店的成本,并提高出餐效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 国内已有超过 74%的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了中央厨房,配送预制菜至门店制作, 其中头部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比例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 国等知名企业预制菜使用占比高达 80%以上。
C 端: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懒人经济”的诞生带动了 C 端消费 者对预制菜的需求。家庭小型化趋势持续。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 人户占比从 2011 年的 40% 提升至 2019 年的 48.5%。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投入做饭的时间和精力减少, 叠加部分年轻人做饭技能或条件的缺失,烹饪简单快捷的预制菜受到消费者 的欢迎。生活节奏加快要求效率提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预制菜 C 端消 费者中,65.5%的用户分布于一二线城市,22-40 岁中青年用户占比达 81.3%, 且 71.9%的用户购买目的为节省时间。同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不断提升,消费升级仍是进行时。
2.2、产品定位:B端需区分终端痛点,C端看广谱口味的性价比
B 端:大/小 B、团餐食堂等终端需求各不相同。 中小 B:标品铺市,准确定位终端类型。2020 年我国连锁化率仅为 15%,意 味着小 B 占比高。相较于连锁餐饮的标准化,小 B 餐饮类别丰富、需求更多 元化,夫妻店、团餐食堂等渠道需求痛点各不相同。对于预制菜企业来说, 使用半成品类标品铺市更加匹配小 B 需求,同时自产也易达规模效应。举例 来看,千味央厨的蒸煎饺产品升级瞄准团餐、小 B 餐饮外卖的痛点,突破“堆 蒸不破”技术,升级后的蒸煎饺保温 2 小时外皮依旧不干不硬,提高出餐效 率、改善食用者体验,同时产品规格由 2.5KG 降至 1KG,有效降低损耗,2021 年蒸煎饺产品线同比增长 167.87%。
大 B:品质要求连贯,但仍需体现厨师价值。对于区域性的大 B 餐饮来说, 客户群体稳定,菜品品质优、口味差异化是重要竞争力之一,独具厨艺的厨 师可提高菜品的附加价值,因此净菜、半成品菜更加适合。对于连锁大 B 来 说,餐饮后厨降本增效诉求之下,使用半成品、成品厨师菜已成为大势所趋, 且疫情影响下,餐饮经营效益下降,无疑加强了开源节流的诉求及预制菜的 使用。
C 端:广谱式菜品,性价比定位,预制菜的使用成本低于普通外卖。我国餐 饮菜系较为丰富,但全国化菜品较少,因此 C 端的产品应定位在川湘等全国 性口味,或区域性产品的持续推新。2021 年外卖(一人食)的客单价基本在 21-60 元之间,目前市面上较常见的预制菜菜品基本坐落在该价格区间内。通 过简单的草根体验可见,不考虑加工的时间成本,同样菜品使用预制菜较外 卖便宜 25-50%不等,且目前较多外卖出餐也使用的预制菜料理包,反馈来说 味道并无明显差异。
2.3、B端要求规模效应,C端需要产品迭代
国内预制菜的 C 端生意不如 B 端经济。B 端的速冻生意需要规模效应释放利润。对比来看,安井、味知香、千味、 三全经销渠道占比为 83.3%、49.5%(含批发)、59.8%、74.3%,安井、千味、 三全经销渠道占比较高,以流通批发、农贸等为主。从预制菜品类的单吨成 本来看,2021 年安井、千味的单吨成本低于同业,判断主要系自产所致。而 安井菜肴类的单吨成本较千味高 33.2%,我们判断与冻品先生 OEM 代工模 式的并表有关,从安井品类的成本结构及毛利率亦可知,效率高的品类毛利 率高,侧面印证了 B 端速冻生意的利润释放核心为规模效应。
C 端预制菜的品牌力当前较弱,需要口味的持续迭代刺激消费行为的产生。 由于品牌的认知需要较长时间的打造,预制菜 C 端的消费当前核心依靠产品 或菜系的消费者认可度,而非品牌力的加持,相应导致产品 SKU 较多,产线 效率低,且供应链多为区域性,规模效应有限。若全国化扩张,当前最为经 济的模式为轻资产代工,但因为无法完全获取上游生产端的规模效应,相应 利润率上限较为明显。
3、日冷启示录:研发、渠道、供应链缺一不可
3.1、日冷:全产业链布局的日本预制菜龙头
日冷集团以海产品起家,逐渐发展成为日本预制菜龙头企业。日冷 2021 年营业总 收入达 6026.96 亿日元(约 313.19 亿 RMB),过去 10 年 CAGR 为 2.85%,2021 年净利率 3.88%,2010 年起净利率呈现提升趋势。集团拥有日冷食品(调理食品)、 日冷物流(冷链物流)、日冷生鲜(海产品和畜禽产品)等主要子公司,形成了全 产业链布局。
日本冷冻调理食品行业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萌芽期(1960s-1970s):随着冰箱和大型超市的普及、冷链及餐饮的发展,1960 年代前后速冻食品开始渗透,冷冻预制菜产量从 1960 年的 0.27 万吨增长至 1970 年的 6.37 万吨,CAGR 为 36.92%; 成长期(1970s-2000 年):1970 年代西式快餐连锁进入日本,叠加人力成本和 房价的提升,冷冻预制菜 B 端需求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微波炉等小家电的普 及和预制菜企业技术的突破,预制菜在家庭渠道的渗透率提高;冷冻预制菜 产量 2000 年已达 123.46 万吨,人均消费量从 1970 年的 0.61KG 增长至 2000 年的 9.73KG。
调整期(2000-2010 年):21 世纪初日本经济景气度下行,需求下滑,产量从 2000 年的 123.46 万吨下降至 2010 年的 118.13 万吨,行业进入调整期;恢复期(2010 年至今):日本老龄化程度提高,C 端预制菜需求增长较快;冷 冻预制菜产量 2021 年已达 143.42 万吨,近 10 年 CAGR 为 1.71%,其中家用 冷冻预制菜占比从 2010 年的 42.1%提升至 2021 年的 52.3%。
从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较高,日冷龙头地位稳定。日本冷冻食品市场份额 排名前五的为日冷、味之素、日本水产、丸羽日朗和加卜吉,行业 CR3 从 2005 年 的 52%提升至 2016 年的 60%,同期日冷市占率从 20%提升至 24%,居于首位。
3.2、核心的基础储备:强大的研发团队,全球化的供应链
核心竞争力:研发及技术创新奠定爆品基础。1952 年日冷销售速冻食品以来,在 产品研发及生产技术改进上持续保持领先,率先推出了“微波预制菜”及“三段 式炒饭”,研发团队由 100 多人组成。微波丸子的推出可验证日冷研发团队的强 大,经公司市调后发现消费者认为鲜炸丸子味道最佳,但油炸过程繁琐,于是公 司抓住该需求痛点,技术方面突破了微波后水分的蒸发也不影响丸子酥脆口感的 壁垒,于 1994 年推出微波炸牛肉丸,广受市场好评。中日对比可见,千味央厨“蒸 而不破”的蒸煎饺推出的心路历程与日冷当年极为相似。
渠道启示:先 B 后 C,BC 兼顾,产品需针对渠道类型做出差异。2021 年日冷 B、 C 端占比为 56%、44%,且渠道发展也经历了由餐饮向家庭消费的转移。同时 2009 年日冷销售渠道改革,由销售团队直接对接大客户,中小经销商由分公司对接, 快速响应不同客户和终端的多样化需求。针对快餐店及便利店等商用渠道,公司 主推性价比的鸡肉产品,针对酒店等大 B,则采用高端化定制;零售渠道则强调 便捷性与新鲜度,线上渠道则销售健康食品。
产业链启示:延伸布局,供应链效率为利润改善核心。日冷旗下有食品、物流、 生鲜三大子公司,从原料采购、加工、配送仓储均具备协同作用。上游来看,日 本通过全球子公司,从 30 多个国家进口高质量食材,同时自有 19 个工厂(15 个 在日本,2 个在泰国,2 个分别在中国和巴西),并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日冷物流 已在 12 个国家拥有 42 个基地,已拥有近 8000 辆冷链运输车,全球合计 207.4 万 吨冷藏仓储能力,冷链布局排名日本第一(占 9%份额),世界第六。集团业务协 同性高,也为公司转向业绩导向时利润的释放做铺垫。
3.3、股价复盘:渗透率提升开启日冷股价上行第一阶段
参考日冷,国内企业在预制菜领域渗透率的提升将成为股价持续上涨的直接驱动。 复盘日冷的股价走势,可明显见到两次较大的上涨阶段。第一阶段为 1974 年前后 至 1990 年,该阶段速冻食品的渗透率逐步提升,公司规模快速扩张,支撑股价上 涨。第二阶段为 2010 年至 2019 年前后,该阶段为公司利润集中释放的时间段, 规模稳定后,供应链优势带来的利润持续改善持续提振股价。参考日冷股价走势, 我们认为速冻食品中预制菜板块发展仍处初期,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率先做出 来获取较大份额公司,高增长仍可支撑股价的快速提升。
4、重点企业分析
上游农牧水产企业:猪肉类 :双汇发展:试水预制菜,疫情后加速培育。公司早在 2019 年便与 B 端 酒店菜类代表湖南新聪厨食品签订战略合作,在双方长达 5 年多的食材 供应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汇聚资源优势、赋能互补,合力发展酒店预制 菜。2021 年初成立餐饮事业部,组建专业团队运作餐饮渠道,专注推 广预制切割、腌制调理、火锅食材、酱卤熟食等餐饮食材产品。目前预 制菜产品包括藤椒鸡肉、红烧肉、土豆牛肉等筷乐星厨系列,咖喱鸡 肉、台式卤肉、鱼香肉丝等带范青年自热米饭,丸子、酥肉等火锅食材 产品。
龙大美食:上游养殖辅助,预制菜以 B 端为核心。公司涉及养殖业 务,统一管理生猪供应端,从而为下游产业链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食材 品质。其肉制品业务从过去传统的高低温肉制品和中式酱卤向料理包、 冷冻调理制品、冷冻面点、方便速食等预制菜多品类发展,未来有望进 一步开发生鲜净菜等项目。公司利用在餐饮 OEM 产品开发和运作方面 的优势,致力于打造餐饮行业中央厨房第一品牌,长期合作的 B 端客 户已超过 1000 家,覆盖百胜中国、海底捞、呷哺呷哺、阿香米线、宏 状元、永和大王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
得利斯:2020 年预制菜占比 12%+,快速扩产占比有望提升至 20%+。 2020 年公司狭义的预制菜体量(剔除低温肉制品类)约 4 亿+,占比 12%+,2021 年快速增长。目前预制菜产能约 3 万吨,在建产能 15 万 吨,其中山东本部 10 万吨产能已部分试生产,陕西基地 5 万吨产能预 计 2022 年 7 月投产,整体预制菜产能预计 2024 年满产。随着产能快速 扩张、B 端客户资源壮大(B 端占比 70%),预计 2022 年预制菜收入将 达到 12 亿,占比有望提升至 20%+。
鸡肉类: 圣农发展:调理肉制品占比 30%,B 端客户资源丰富。公司建立全球 最完整配套的白羽肉鸡自繁自养自宰及深加工全产业链,近年来加快食 品业务布局,产能超过 43.32 万吨,拥有中式调理包、冷冻调理线、油 炸、蒸煮、烟熏、碳烤、灌肠等多种工艺生产线。调理肉制品占比约 30%,在售预制菜 SKU 近 60 个,外加储备共计 150 个,已构建 100 余人 专业研发队伍,为餐饮客户提供强有力的菜品定制支持。B 端定位中央 厨房,积累丰富的客户资源,建立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拥有百胜、麦 当劳、德克士、汉堡王、豪客来、宜家等传统餐饮巨头客户。
春雪食品:鸡肉调理品龙头,收入占比过半。公司自 2002 年起进入鸡 肉深加工调理品领域,2019 年鸡肉调理品市占率 4.07%,处于行业前 列,2020 年调理品产能 5.8 万吨,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 54.42%。产品 涵盖中式料理包、西式油炸裹粉、火锅制品(鸡肉丸、鸡肉卷等)、鸡肉烤串、健身代餐与儿童趣味等多个系列。渠道以 B 端批发零售为主, 占比 37%,餐饮客户占比 21%,加工工厂客户占比 10%,C 端布局电商与 商超。目前已覆盖家乐福、大润发、家家悦、全家便利店、盒马生鲜等 大型超市与零售门店,同时成为德克士快餐、嘉吉动物蛋白等知名企业 的长期供应商。
水产类:国联水产:B 端 C 端齐发力,募资 10 亿加码预制菜。公司是国内大型 海洋食品加工企业,以美白对虾、小龙虾、罗非鱼、海鲈鱼等海鲜水产 品类加工为主,近年来发挥供应链和研发优势,产品结构逐步向预制菜 转型。2020 年预制菜收入 7.3 亿元,营收占比 16%,产品包括裹粉、米 面、火锅烧烤、调理 4 大系列,并持续研发酸菜鱼、金栗芙蓉虾等多样 化预制菜品。2022 年拟募资 10 亿加码预制菜 6.9 万吨产能。渠道覆盖 面广,分为餐饮重客、流通、商超和电商新零售四类,拥有一大批如海 底捞、呷哺呷哺、汉堡王、达美乐、永和大王、思念、永辉超市、沃尔 玛、大张超市、良之隆等大型优质客户,同时紧随新业态发展,开拓兴 盛优选、锅圈食汇等新兴客户。
佳沃食品:布局 3R 食品领域,打造高端营养品牌。公司利用三文鱼等 优质原材料优势,研发推广健康营养美味的 3R 相关产品(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进一步延伸产业链。2020 年 8 月,推出 C 端“佳沃鲜生”品牌,上市多款三文鱼、狭鳕、北极甜虾 增值产品;2021 年三季度,推出面向母婴客户群体的高营养儿童食品 品牌“馋熊同学”,“三文鱼鲜松”、“大西洋真鳕鱼”、“北极甜虾仁”、 “三文鱼脆脆片”、“猪肝蔬菜有机营养面条”、“特级有机核桃油”等多 款新品已上线电商平台。
中游食品加工企业及下游零售企业: 安井食品:B、C 兼顾,三路并进。公司于 2020 年 10 月公告增资冻品先 生,经营水发系列、预制食材类业务,同时于 2021 年 6 月公告控股新宏 业,2022 年 4 月公告投资新柳伍,主攻小龙虾预制菜肴。截止 2021 年,公 司菜肴制品占比为 15.4%,同时公司将预制菜上升至较高的战略地位,三路 并进,升级冻品先生“快手菜”系列,给予冰柜陈列支持导入市场,进行资 源聚焦。公司于 2022 年推出安井小厨,针对 B 端发力,自产为主,配合安 井的渠道、经销商服务管理、品类推新能力均为上乘,作为速冻食品的优秀 综合性企业切入预制菜赛道,看好其发展潜力。
三全食品:参考日冷推出微波炒饭,焦炸丸子过渡至预制菜。公司于 2022 年 3 月推出“微波炒饭”系列,通过重新梳理炒饭的场景及定位,发现竞品卖得 不好主因价值链定位不精准,因此公司依靠生产效率,将成本做到了 7 元+/ 份。目前已经在天津、江苏厂生产,上量较快,6 月陆续有自动化设备到位, 将持续改善生产效率,同时公司会加速渠道铺货。此外,公司推出家庭用的 “空气炸锅”系列,计划通过焦炸丸子过渡,瞄准预制菜中的有预制食材领 域,“产品逻辑”有望持续驱动收入增长。
千味央厨:聚焦大 B 定制发展,兼顾中小 B 标品扩张。2020 年大 B 受疫情 影响经营有所承压,2021 年得益于肯德基等大客户的恢复及加速扩张,叠 加新品的合作,如肯德基的腊八粥,恢复趋势显著。后续公司将持续以成 品、半成品的中央工厂加工模式持续进行预制菜的拓展。
味知香:预制菜产品矩阵较丰富,推陈出新持续进行。公司于 2021 上市, 为业内半成品菜上市第一股,以肉禽、水产类半成品菜为主,产品 SKU 高 于 200 个,产品矩阵相对丰富。此外,公司紧跟市场需求,研发太湖白虾、徽州刀板香等新品,开发“味知香工坊”系列火锅底料及烟熏风味食品系列 等,探索从半成品食材加工向成品供应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