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肛门湿痒的事儿。
有一位朋友说,一到夏天,肛门就觉得潮湿,伴随一点瘙痒,特别难受。走在外头,抓不得挠不得,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洗澡、换内裤。一天清理好几次,最后还是老样子。
这个现象在生活里还是常见的。不少人深受其苦,碍于情面,又难以启齿。
有这个情况要积极到医院检查,是否有肛窦炎、肛门湿疹等问题。都是可能造成肛门潮湿,伴随瘙痒的原因。
如果把这些都排除了,找不到具体病因,建议按照下面说的思路,反思一下。
第一种情况是湿热入肛。
以前见过一位搞家具生意的小老板,个子不高,矮胖,脸上红光满面。就是肛门常年潮湿,伴随瘙痒,脉滑数、苔黄腻,舌红,口干口苦,尿黄,大便不成形。严重时一天得换三条内裤。
这种情况是湿热下注肛门。先天体质或者后天的饮食习惯(嗜好肥甘厚味),是重要的发病因素。脉滑数,苔黄腻,舌红,是湿热之态。湿热伤津,导致口干。湿热蕴蒸肝胆,胆气上逆,导致口苦。热邪随小便而出,导致尿黄。湿热之邪重浊,往下走,于是聚于肛门,导致潮湿、瘙痒。
这个时候得去清利湿热。清利湿热的办法有很多。四妙散加减就可以。苍术15克,黄柏10克、川牛膝10克,生薏苡仁30克,茵陈15克,是一个比较实用的配伍。
苍术可以燥湿。黄柏可以清热。川牛膝可以活血,血行风自灭,风灭痒自消。生薏苡仁可以健脾利湿。茵陈可以清热利湿止痒。就是在四妙散的基础上,加一个茵陈。
现在很多人,吃得多、吃得好,身体里有湿热之邪。湿热下注入肛,肛门就不舒服。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湿热下注了,是脾虚湿盛,湿邪蕴于肛门引起的。患者没有热象。
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或先天体质较差的人。以前见过一个老爷子,脉细缓,舌苔白腻。舌头色淡,有齿痕,舌两边有明显的涎沫,舌头湿漉漉的。平时神疲乏力,食欲差,怕冷,膝盖无力。
脉细缓、苔白腻,舌色淡,有齿痕,布满津液,都是脾虚,气血生化乏源,痰湿不得运化,聚积于内的表现。舌头上的津液、涎沫,就是水湿不化的表现。脾虚,气血不养舌,导致舌体胖大有齿痕、色淡。苔腻而白,是湿浊之气上泛于舌的表现。气血不足,脉道鼓动不起来,导致脉细缓。
脾虚,四肢不得充养,导致神疲乏力、食欲差。腰膝无力,畏寒怕冷,是说明脾肾阳虚。阳气越少,蒸腾水液之力越是薄弱,湿浊在体内的聚积也就越多。
这些湿浊之气往下一走,来到肛门,老爷子后丘就难受了。
就得健脾化湿,温补脾肾。介绍一张方子。
配伍:藿香,川厚朴,白芷各10克,防风,法半夏,大腹皮各15克,陈皮6克,茯苓,薏苡仁各20克,炒白术,泽泻各12克,附子5克(先煎)。
其中藿香、防风、白芷辛可以散化湿,陈皮、半夏、厚朴、白术可以健脾燥湿,化痰理气。茯苓、薏苡仁、泽泻,可以利水除湿。炮姜和附子,可以温补脾肾阳气。其实是藿香正气散的化裁。
15年前的《江西中医药》上,有过此类的经验报道,专门介绍了藿香正气散、四妙散化裁治疗肛门潮湿症的经验。
肛门湿痒还是由于体内环境出现异常引起的。要么湿热蕴结,要么脾肾不足,湿邪内聚。在应对时,应该立足于体内环境的调整。清湿热的清湿热,健脾的就健脾。
要想让肛门舒服,嗜好烟酒的,喜欢肥甘美味的,要收敛。容易湿热下注。舌体肥胖的,湿邪较重的,特别是舌头,伸出来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的,要健脾化湿。不然湿邪越聚越多,肛门就可能一天到晚不舒服。到时候,就坐不稳、站不牢了。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外科学》、《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