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夏至和入伏是不是一样的(2021年夏至是入伏吗)

今天是夏至节令,盛夏开始,天气炎热,人们不得不进入一年一度的苦夏时节;俗话说:伤春悲秋,苦夏残冬,所谓苦夏,是指盛夏炎热,人们胃口不佳,常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烦意燥,多汗纳呆的不舒症状;因这种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一直延续到入秋后才得以缓解,人们在这段时间里,不得不始终处于身心煎熬的氛围中,故称为苦夏。

夏至开始炎热是有道理的,因为夏至这天正午时分的太阳,会呈直射状照射在人们的头顶上,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人们会觉得头顶罩个太阳灯笼;所以,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人们会觉得天气越来越热;在民间,夏至还是进入夏九九的起始日子;夏九九和冬九九一样,都是反映特定时间内的气候变化情况的民谣;比如夏九九所说: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意思是夏至这天是进入夏九九的第一天,天气炎热,人们需要手握凉扇,不时扇风才能解暑纳凉,这句民谣对人们在夏至时节对冷暖的感受,表现行为和行动描述的应时应景。

不过,夏至炎热,盛夏开始,有些人会误认为夏至也是入伏的开始,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夏至虽然是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但由于辐射到地面的热量储积,比近地表空气散发出来的热量,会越积越多,所以夏至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等到入了头伏,才会进入酷暑难耐时节;那么,今年什么时候入伏?夏至距离入伏还有多远呢?

如何计算入伏?

虽然夏至不是入伏,但夏至与入伏却有紧密的联系;农谚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历法也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从夏至交节之日开始往后数,等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确切日期了;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中带有庚字的那一天;所谓干支记日法,是指古人纪年采用的天干地支,取意于树木的干和枝;天干是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当每一个天干与每一个地支组合的时候,正好是六十个组序,俗称六十甲子;其中,与庚字有关联的共有六个组序,分别是庚午,庚寅、庚辰、庚子,庚戌和庚申;每个庚序组合间隔十天,但庚日的日期与现代采用的公历历法是存在变化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庚日在公历上面显示是不固定的,所以说每年的入伏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今年哪天入伏?

既然历法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我们只要找到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便是入伏的起始日期了;今年的夏至,也就是今天公历六月二十一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庚戌,在六月二十六日;第二个庚日是庚申,在七月六日;第三个庚日是庚申,在今年的七月十六日;也就是说,今年的入伏时间从七月十六日进入头伏,直到七月二十五日结束。

老话还说: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夏至后的第四庚是庚辰日,出现在七月二十六日;今年的立秋是在八月七日,按照历法计算,立秋后的一庚是庚子日,出现在八月十五日,也就是说公历八月十五日是进入末伏的起始日期;这样算来,中伏跨度会有二十天,这是为了给秋后一庚数末伏留取时间,才造成中伏有两个庚日的加长版中伏现象;我们弄清了入伏的计算方法,从现在算起距离入伏还有多远,计算起来就非常简单了;今日夏至,公历六月二十一日,入伏是七月十六日,中间跨度是24天;也就是说还有二十四天才开始入伏。

今年伏天热不热?

今天夏至刚刚交节,很多地方就感到热浪来袭,汗流浃背;很多人比较关心,今年三伏天会不会很热?会热到什么程度?其实,三伏天热不热?能热到什么程度?在夏至谚语中就可先知;因为这些谚语是老祖宗通过概率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先辈农民就是依靠这些农业谚语指导当时的生产生活的。

比如农谚说: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响雷三伏冷;意思是如果夏至这天晴朗无云,没有下雨,预示三伏天里会很热;能热到什么程度?农谚形容:三伏无雨晒死人,说晒死人,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但足以显示夏至无雨三伏热的程度;另外,民间还有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和夏至无风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的农谚说法;这些农谚都明确指明,夏至无雨,无风,无云都预示三伏天很热;唯有夏至响雷,才预示三伏不热,甚至还有些小冷。

为何唯有夏至响雷才预示三伏冷呢?因为响雷预示将有雷雨气象现象发生,预示夏至降雨将变为可能;如果夏至降雨,民间有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十八砣的说法,意思是如果夏至这天下了雨,预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阴雨绵绵,降雨频繁,当然这种阴雨绵绵的气候现象会一直延续到三伏天始末。

如果三伏天里常常下雨,云层遮挡了太阳光线,没有毒辣的太阳照射,人们会感到丝丝凉意,甚至在连阴天或强对流天气里会感到有些冷寒袭来;今年三伏天究竟热不热?能热到什么程度?各位只要对照各地今天的气候现象,究竟是响雷,下雨?还是无云无风的大晴天?就可预知今年的伏天是冷是热了。

概述

今日是夏至节令,夏至的到来,预示炎热盛夏真正开始;因为夏至是数夏九九的第一天,民间有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的民谣说法;不过,夏至并非入伏,很多人将夏至与入伏混为一谈;其实不然,但夏至与入伏却有紧密关联,因为古代历法指出:夏至三庚便数伏,今年夏至三庚在七月十六日,也就是说等到七月十六这天才进入伏天,这样算来,入伏距今天还有24天时间;不少人关心三伏天热不热?能热到什么程度?其实在夏至农谚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比如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各地可观察夏至当天的气候现象,诸如刮风,下雨,响雷,无云,晴天;然后对照谚语所说的结果,便可先知三伏天的冷热了。

两岸文化寻宝

搜索建议:夏至和入伏是不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