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华为支付不和微信、支付宝竞争:钱包月活用户破1亿,任正非在下什么大棋?

时间:2022-08-28 11:30:57 热议 我要投稿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杨玲玲

移动支付市场硝烟弥漫,华为正在加速前行。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V2X的车辆支付方法及其设备”专利。据介绍,基于V2X的车辆出厂就自带支付功能,支付方法类似于ETC装置,只要将车辆账号与银行卡绑定,就能实现无感支付。

在拿下移动支付牌照后,华为支付除搭载在华为音乐、华为视频等自身应用,以及芒果TV等第三方应用,还可能从车机切入,拓展新支付场景。此前,伴随AITO问界M7发布,部分车机应用已通过华为支付率先实现车内人脸支付。

尽管2021年3月才拿下支付牌照,华为在支付领域已经低调潜行十余年。今年7月,华为终端云服务支付BU总裁马传勇对外披露,华为钱包月活用户量已超过1亿,华为支付用户增长很快。

如今的移动支付市场由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任正非掌舵的华为为何还要亲自下场?

“华为做支付是内部对鸿蒙生态的战略考量,构建具有支撑性的平台能力,支付是最重要的板块之一。”马传勇表示,在华为对未来移动场景的判断中,移动支付不仅是通过手机“扫一扫”,而是可以通过手机、手表、汽车等任意一种终端完成,实现支付能力和鸿蒙系统真正融合,在鸿蒙生态中完成商业闭环。

支付业务对华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不管是互联网巨头还是手机厂商,在支付领域均已初具规模,市场格局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华为必将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华为十年支付往事

8月以来,多家知名支付机构曝出换帅消息,涉及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等持牌机构,再次将科技企业的支付业务推至台前。

对于华为来说,虽深耕支付领域十余年,但长期保持着低调作风。2011年,华为开始进军支付赛道,为华为应用市场的APP提供支付服务,在合作伙伴和硬件生态的框架内完善支付能力。

支付在商业闭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为开始思考如何结合手机硬件创新。2016年,基于NFC功能的移动支付工具Huawei Pay上线,华为与银联、银行、公共交通等相关领域机构达成合作,碰一碰就乘车为用户开辟了出行新方式。

2020年9月,华为与中信银行联合推出基于华为钱包的Huawei Card信用卡产品,率先实现中信银行Huawei Card信用卡的申卡、领卡、绑卡到用卡,且卡码合一的全新数字化体验,为数亿华为用户量身定制一款“手机里的信用卡”,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市场一波追捧。

也正是这一年,华为开始参与数字人民币研究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统一指导下,投入到相关技术规范的编写和开发。2020年10月30日,华为官方在2020华为年度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华为Mate40系列成为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

2021年3月,华为通过收购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下称“讯联智付”)100%股权,拿下移动支付牌照,成为小米之后第二家拥有支付牌照的手机厂商。不过,华为支付并未高调介入金融市场,不少人仍将华为支付误认为Huawei Pay。

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行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Huawei Pay是与银联合作帮助银行、通卡公司提供便捷支付的软件工具;而华为支付更偏向于金融功能,基于讯联智付提供的支付资质,可以为用户提供支付账户服务。

2022年4月,华为支付正式上线,覆盖华为音乐、华为视频、华为阅读、芒果TV、有道云笔记、PP视频等华为系应用和部分第三方应用。

目前,华为支付依托华为钱包为管理入口,为C端用户提供余额支付、银行卡支付、红包、充值、提现等服务;为B端用户快速集成支付能力,提供资金结算、自动分账、营销赋能等服务。

“在此之前,我们所做的支付都是基于使能支付场景,使能合作伙伴,把体验抬升一个台阶。”马传勇表示,华为亲自“下场”做支付是内部对鸿蒙生态的战略考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华为应用内支付已实现全球覆盖,其中,银行卡支付覆盖全球170+国家/地区、第三方支付支持48个国家/地区、花币支付覆盖全球131个国家/地区以及Huawei Pay覆盖全球10个国家/地区。

构建鸿蒙商业闭环

移动支付江湖仍在变局。

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第三方支付市场经历高速发展,移动支付与互联网支付的总规模在2020年达到271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89.2亿元。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巨头也争相入局争抢第三方支付牌照。在阿里、腾讯、百度等老牌互联网巨头申请获牌后,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B站等也通过股权收购方式拿下牌照,进入支付赛道。

“金融强监管下,支付牌照商业价值凸显,互联网企业以支付为切入点构建金融生态圈渐成行业标配。”8月17日,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胡精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互联网巨头巨头入场布局支付业务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减少对支付通道的依赖,节省支付通道成本;二是维护数据安全,防止交易数据泄露;三是获得支付牌照便于为生态客群提供支付+服务。

从目前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占据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外界认为,华为此时下场入局,时机并不恰当。

“华为支付不是要和微信、支付宝做竞争,抢占市场份额,也不会打价格战。”马传勇表示,支付业务是华为构建鸿蒙系统生态能力与商业闭环的重要“基础设施”,而不是与现有的移动支付巨头竞争。

在马传勇看来,目前移动支付生态高速增长的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从功能上看,支付是底层生态系统内交易闭环的核心功能组件之一,物联网时代,用户对不同设备上的支付需求也会增加,诞生于移动时代的支付产品,在物联网时代生态的商业闭环中可能会受限。

“我们现在想开启新的场景做增量,随着新场景的产生,例如手表上需要支付、车机上需要支付,不管是横屏、竖屏还是大连屏,对于行业来说,需要多次开发。而未来我们把华为支付设置到系统中,那么就是软件自适应,节省了开发成本,所以是有一定的优势。”马传勇提出,华为支付是要在新的场景下做增量,以在鸿蒙生态内完成商业闭环为出发点,打造好相关的能力。未来随着新的市场逐渐增大,华为支付的市场份额也会逐渐增大。

行业人士认为,这些一直以来也是华为端到端的优势,软硬件一体化,让华为支付在多场景的终端能快速构建其支付能力。

下一个十年如何走?

对于支付服务机构而言,一个全新的战场正在到来。

“目前,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整体市场格局趋于稳定。”胡精华认为,无论是支付宝、微信,还是华为等第三方移动支付厂商,均需加快转型步伐,加码技术研发,向行业解决方案或科技服务提供商转型。

“随着物联网发展,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表示,过去,交易之后,企业难以再次触达消费者;如今,交易是建立企业连接消费者的过程,是深度服务的再出发,企业的经营逻辑也由经营产品转向经营用户。像华为这类有数亿用户的企业,应该进一步建立产品矩阵,对用户价值进行挖掘。

在支付领域,接下来,华为将会如何布局?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同于常规的手机支付,华为正将软硬件一体的势能应用于华为支付:一方面是华为在手机、可穿戴、智慧屏、汽车等全场景的布局,另一方面是鸿蒙操作系统的软件加持,让华为支付的触角和体验进一步延伸。

“HarmonyOS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而华为支付是鸿蒙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马传勇表示,鸿蒙将来不仅仅是在手机、平板、汽车上,甚至广告的大屏都会有鸿蒙,华为会逐步把支付的能力和鸿蒙系统真正融合,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可以直接在鸿蒙生态中完成商业闭环。

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只需一个华为账号,就可以基于鸿蒙系统的多端协同,将多款华为终端设备上的支付操作跨端流转到手机上操作。

如在智慧屏上购买付费电影时,用户在手机上输入密码或解锁指纹即可快速完成支付,不需要使用遥控器,也不需要打开付款APP扫码。

马传勇透露,华为支付还将拓展鸿蒙生态下的更多场景,包括快递物流、智慧电商、出行住宿、充值缴费、车主服务、餐饮商超、在线互娱、金融保险等。

对于外界关心的盈利问题,马传勇表示:“支付的盈利模式都是交易的流水费率,但是目前华为更看重它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只有用户在消费过程中使用我们的支付服务,才是有价值的,例如音乐、视频、游戏等生态中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