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乌鲁木齐以西1400多公里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一座占地2.3公顷的植物种质资源苗圃内,32种、15600株从中国引进的植物在这里“安家”,它们有一个共同使命——扩建阿斯塔纳生态屏障。
阿斯塔纳素有“冷都”“风都”之称,每到冬天寒风刺骨。多年来,哈萨克斯坦致力于在这座城市周围建设规模宏大的生态屏障,以改善这里的微气候环境。但是,物种匮乏与技术欠缺让建设生态圈的美好愿望迟迟未能完全实现。
2016年,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找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寻求技术援助。彼时,在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一条贯穿大漠南北的公路防护林带已经建成,技术方案正是来自该研究所。
“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为此接续设立项目,支持中国科学院团队为哈萨克斯坦选育合适的物种,建设苗圃,并开展种植技术和灌溉措施培训。6年时间,我们帮助阿斯塔纳完成20公顷示范防护林带建设。”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丝路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耀明看来,这片示范林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为干旱的草原披上“绿装”,更在于它将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广到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中亚地区沙漠广布,近几十年来土地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除了大量种植防护林阻断沙漠扩张的路径,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源也成为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中亚腹地的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管理单位,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提出了咸海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如今正一点一点让濒临“消亡”的咸海恢复生机、增添绿色。
咸海是中亚第二大咸水湖,也是全球第四大内陆湖,被誉为镶嵌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荒漠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咸海水面面积曾高达6.8万平方公里。那时,烟波浩渺、鱼米之地的咸海千帆竞发,是当地最美的风景之一。但是,历经半个世纪的大规模土地和水利开发,加之持续的干旱,咸海现已缩小到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干涸的湖底每年产生约1.5亿吨的盐尘,就像咸海“哭泣”后的泪渍。
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创新发展部致信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希望中国科学院分享其在沙漠化防治和盐碱地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并协助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咸海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
“从2019年起,我们联合乌兹别克斯坦科学家开展了咸海地区的综合科考,布设了由80多个气象和水质自动观测站点组成的监测网络,为咸海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李耀明告诉记者,科研团队还在咸海周边开展了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和盐碱地植被建植技术示范。
“我们将30多种在我国新疆试验成功的‘吃盐植物’引种到当地,并对重盐碱地植物吸盐土壤改良技术、快速繁育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模拟试验。”李耀明表示,目前,筛选出的3至5种耐盐耐碱植物在重度盐碱地和咸水灌溉下长势喜人,给咸海生态修复与治理带来希望。
在哈萨克斯坦,与哈方大学共建“中哈农业大数据分析中心”,服务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吉尔吉斯斯坦,为当地建成了11个集中供水站(净水屋)并研发、集成了低成本分布式智能净水成套设备,受益人数达到2万人;在塔吉克斯坦,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塔吉克斯坦萨雷兹湖大坝形变监测系统正在实时监测大坝安全,为当地筑起安全屏障……李耀明表示,从绿色发展到生态安全,中国方案、中国技术正在随着“一带一路”绿色合作走向世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中亚各国开花结果。
来源:科技日报( 2023-10-17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