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让人吃惊的《鲤鱼拐弯儿》

来源:中华读书报 | 李佩甫

我过去看过很多冯杰的作品,我觉得他的作品,诗、书、画原来都应该是有传承的,比如他的画,不管怎么说,他是想靠近齐白石老先生的;他的文字想靠近的一个是汪曾祺先生,一个是沈从文先生。

但是这本《鲤鱼拐弯儿》让我大吃一惊,我觉得我在文字里几乎找不到原来的冯杰了。

我看到他写“向地下一只匆忙走过讨生计的小虫子表示敬意”,我抽了一支烟;看到他写“向天上飞翔的蒲公英表示敬意”,忍不住又抽了一支烟。读冯杰的这本书,害我多抽了好多烟。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黄河风情录,每一个字里都有水汽,每一个字里都有鲤鱼的跳跃,让我非常吃惊。

冯杰的写作,一方面是深入大地,就是说他的北中原,往下靠得很近,一条板凳、一串辣椒、一个微小的生命,都从他的文字里出现;但是他的“形而上”的精神,已经飞到天上去了。

看起来他是在往下走,在接近民间,贴近生活,但是他的文字当中却弥漫着宏大的黄河,奔流不息的黄河。看他的文字的时候,使我想起什么呢? 一个是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那种大的悲伤在里边,温情在里边。同时我又想到了我的姥姥,那种曾经有过的苦难,一双小脚在河滩里行走的感觉,有很多忧伤,同时又很宽阔,很大气。

我曾经说过,只有河南可以称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为什么敢这样说呢? 我觉得所谓的文明是由文字开始的,自从人类有了文字之后,把前人的经验、智慧、血泪通过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传承给后人,这才叫文明。甲骨文发掘于中原,河南安阳,所以我们这儿才能称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读《鲤鱼拐弯儿》时,我能感觉到每个字里都有浓厚的历史情绪在里面,这本书实际上正儿八经是在写中原文化,写黄河文化,写儒家文化浸润最深的一片土地。在这本书里,我认为不仅仅有儒家文化,它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全含在文字里的一本书,一本大书。

所以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不由得吃惊,不由得看着看着,伸手去摸一支烟,多吸了很多烟,常常使我浮想联翩。

冯杰的文字里不时出现金句,比如他说,凳子是固定的,而屁股则是移动的;粪叉是可以叉江山的……冯杰把他对人生的思考,对一个特定地域的思考,把他对北中原的思考,扩而大之,甚至放在一串辣椒上,一条板凳上,一只蟋蟀上,放在黄河滩上的一座铁塔上,放在一碗烩面上,他表达的事物是散淡的,但精神的含量、内核是丰富的、宽大的。

这本《鲤鱼拐弯儿》冯杰写得比较放松,自由,但是对于黄河的情绪是饱满的,对中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很准确、到位。文字读起来散淡,但是细品却很有味道,很多句子写得像诗一样。

这本书整体的呈现也很好,冯杰把他自己多年来的哲学思考、对中原文化的思考,用文字和书画的形式,极好地表达出来,文字与绘画相得益彰。

看这本书,能感觉到冯杰已经走了很远,他的文字已经飞扬起来了,他原来的传承逐渐地淡化,一个全新的冯杰、使我越来越琢磨不透的冯杰出现在读者面前。

搜索建议:让人吃惊的《鲤鱼拐弯儿》  
热评

 人生,放过自己,别想太多!

文/飞鱼01为什么你会活得那么狼狈,活得那么心累,活得那么疲惫?其实就是你不放过自己,处处跟自己过不去,总是想太多,总是爱胡思乱想。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