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商学+”应挑战而生,为世界商学教育提供“中国示范”

“商学+”

ZJUSOM

时代风云变幻,没有一种教育模式能永恒地适应新变化,即便是久居全球引领者地位的“美国商学教育模式”。

“过度重视发表严谨、结构化但与实践脱节的论文,研究成果无法很好地反哺业界”“商学教育跟不上科技的快速发展,无法培育出时代所需之人才”“美国商学教育示范地位已失……”

近年来,美国商学教育模式正遭遇来自全球商学教育界的持续“抨击”。日前,出生在美国、曾担任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院长的芬兰阿尔托大学商学院教授Carl Fey,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上发文指出 美国商学教育模式日益“老旧”, 呼吁 中国商学院“是时候推陈出新、大胆开创本土化的商学教育模式了!”

芬兰阿尔托大学商学院教授Carl Fey文章发表截图

他认为,过去数十年来中国商学院所对标的美国商业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前高速变化的中国管理情境。中国商学院完全可以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炼具有内生性的诸多新模式,以更好地反哺实践,实现从“美国跟随者”到“全球引领者”的转变。

事实上,美国商学教育模式的内在弊端,早在几年前,就被一批扎根中国、面向全球的中国一流商学院觉察。

为了改变“对标”带来的困境,他们应中国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之呼唤,开启商学教学和研究模式的新探索,全方位开启“大刀阔斧”的变革。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优化,他们所开创的“中国本土化商学教育模式”已逐渐发挥效应,在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发展速度已远超美国商学教育,为世界商学教育新发展提供了“中国示范”。 自2017年提出并构建、2020年正式发布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商学+”教育生态系统,便是其中之一。

2020年,《“商学+”教育生态系统——商学教育“浙大方案”》在浙大管院40周年院庆大会上发布

如今5年过去了,“商学+”教育生态系统已日趋成熟,并成功登上世界舞台,迎来了国内外商学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与借鉴。

近日,“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更是赢得了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的权威认可。

该期刊邀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与教授章重远联合撰文,以 “商学+”教育生态系统回应Carl Fey教授对中国商学教育的期待,指出 浙大管院“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是激发中国商学院未来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教授

“商学+”教学生态系统文章发表截图

文章中,魏江教授团队从 科研、教学、企业联系三个维度,以及行动计划 ,逐一对Carl Fey教授论文概述框架中的方方面面作了详细回应与“对话”。

美国商学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

缺乏两大能力

在介绍浙大管院“商学+”教育生态系统前,魏江教授团队对话Carl Fey教授,补充提出了美国商学教育模式的另一大不足, 即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系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认为,这是构成学生领导力的两大核心能力,也是当前以及未来商业领导者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两大能力。

近年来,新商业模式、新管理场景、新管理手段持续涌现,企业管理者仅靠建立在大工业逻辑上的管理知识,已无法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问题。实践者迫切需要具备基于数字逻辑的系统思考与认知能力,和敢于穿透迷雾、涉足“无人区”的创新能力。且这两种能力缺一不可,因为没有创新,分析就没有目的;没有分析,创新就会迷失方向。

而浙大管院“商学+”教育生态系统,很好地补充了美国商学教育模式在领导力培养上的不足。

商学+”教育生态系统,

一种内生性的中国商学教育新模式

“商学+”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 “管理理论+人文精神+科技洞见”, 将工程技术、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整合到商业研究与教育中,形成全人培养的育人系统。

其中,管理理论是专业基础, 人文精神与 科技洞见是“与传统商学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 ” 。

Carl Fey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传统商学院在课程上往往没有涵盖足够广泛的学科,无法助力中国企业应对当前面临的复杂挑战。

魏江教授团队在回应中对此表示认同,并指出“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研究

当前不断变化的商业与社会环境,催生了许多新的复杂管理情景与问题,这些新的管理问题仅靠狭义或单一的学科研究已无法解决。

为此,浙大管院突破性地构建“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打破学科边界,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研究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在持续打造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的同时,反哺社会,助力企业在大变革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浙大管院在由7个系组成的垂直结构之外, 鼓励全院教师横向组成“1+1+N”跨学科研究团队, 每个团队由一位领军学者(即“1+1+N”中第一个“1 ” )带领与指导,监督团队整体表现;再由一名具有丰富跨学科经验和企业联系经验的联络员(即“1+1+N”中第二个 “1” )负责协调,该联络员是一位战略管理领域学者或工程类研究员,他将研究项目与企业实践联系起来,如同Carl Fey教授在文章中所讨论的那样,开展试点访谈,主持校企联合头脑风暴会议,使学者们能够及时听取来自企业实践者的反馈。“1+1+N”中的“N”则是指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的其他团队成员。

华中生教授带领的“服务科学与创新管理”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团队(部分成员)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考察组专家、浙大校方领导合影

为了鼓励教师们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开展前沿性的协同合作,促进多学科研究交叉融合,浙大管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确保“1+1+N”跨学科研究团队的顺利组建与运行。

例如,学院要求“1+1+N”跨学科研究团队基于问题驱动的方法调研并致力于解决企业管理现实难题,这些难题可能涉及数据驱动的商业分析、数字时代下的消费者行为、组织变革与数字化转型以及神经科学与决策等多个学科领域。

经过多年努力,浙大管院于2021年成立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 “数智创新与管理” ,该学科得到了教育部批准,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系统的理论武器,帮助企业提升其数字化竞争优势。

同时,浙大管院目前正计划搭建学术平台——《数智管理期刊》,以引领更多数字创新与管理领域的学者推进跨学科的高水平研究。

“应管理实践之需”的教学体系

Carl Fey教授在文章中呼吁“情境化”的商业教育,建议中国商学院应注重将教学内容与本土情境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万物互联下的组织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创造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浙大管院近年来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在构建“商学+”教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中, 打造出了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科教融合的教学体系。

例如,浙大管院鼓励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紧密结合最新管理实践与前沿管理研究,在课堂教学与学生辅导中注重对实践案例与科研成果的运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以更好地解决管理现实难题。

在“商学+”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下,浙大管院还开展了一系列本科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如在竺可桢学院开设智能财务班,该专业开设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财务分析等课程,让学生把财务管理与人文精神、科技洞见融合起来,成为引领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跨界复合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和未来商业领导者。

图片来源:Freerange

除本科之外,浙大管院基于“商学+”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逻辑,在硕博研究生课程设计上也开展了类似改革。例如BAI@QTEM国际硕士项目的课程将量化分析嵌入到快速增长的智能商业实践中,旨在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模和定量分析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与工具分析解决经济与社会中的复杂管理问题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博士培养方面,浙大管院于2021启动了“数智创新与管理”博士项目,该项目要求学生们深入研究数字变革与创新带来的诸多挑战,比如数字化如何改变组织结构,如何优化组织运营敏捷性等,在研究中启发新的思考,产出反哺社会的新的理论成果。

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同样遵循了类似的问题驱动原则。为了迎合新时代下新兴产业发展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浙大管院对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开展变革,推出以“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场景嵌入,打造生态系统”为战略导向的数字经济时代 “商学+X”人才培养模式, 开设了极具行业特色的选修课方向模块,如商务大数据应用、医疗管理、文旅产业管理等。

此外,浙大管院还在EMBA项目中推出了基于“商学+”的MSTAR课程体系,以满足当前高级管理人才与资深企业家的需求。该课程体系将管理理论(M)置于一个更大的知识网络中,这个知识网络包括自然科学、科技、艺术、哲学等,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S)、技术洞见(T)、人文精神(A)、伦理责任(R)。目前,更多的MSTAR系列课程正在建设中,并将逐步推出。

如今,基于“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浙大管院积极探索学院间开展教学合作的潜力,并取得显著进展。例如,MPAcc专业学位项目目前已成为将管理与金融、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的新培养模式。

“与一流企业同行”的校企联动

以科技驱动创业的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办学,也是“商学+”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浙大管院提出并践行 “与一流企业同行”战略, 这些企业包括科技创新企业、优秀校友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这恰恰与Carl Fey教授在文中提到的“中国商学院应助推管理实践发展”相呼应。

浙大管院既鼓励学者在国际高质量期刊上发表文章,也鼓励学者深入企业调研,跟踪管理实践发展动态,开展以实践为导向、能助力解决中国管理现实难题的科研项目,总结本土化的中国原创管理理论。

正如Carl Fey教授所说,社会各界对管理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目前不太友好,缺乏对企业发展和商业逻辑规律的深层次洞察。

基于“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所搭建的一流企业合作伙伴网络,浙大管院的教授们和博士生联手,投入大量时间开展企业全方位调研,在企业中自上而下进行大量访谈,收集阅读海量素材等,以一流学者的深刻洞察,一流记者的写实笔法,将学术学理和社会认知相结合,深度研究与打磨,最终撰写出版了 普通读者也能看懂的《浙商传奇:书写创新创业史诗》系列丛书。

《浙商传奇:书写创新创业史诗》系列丛书

这套丛书有深度、有厚度、有宽度、有学理的严谨和结构,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是目前研究浙商最深刻的丛书。

丛书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浙商总会、浙江省工商联等机构以及社会读者的高度认可,且企业家们也发来积极反馈称,这部丛书非常深刻地阐明了他们的管理实践经验和对企业管理的看法。

浙大管院面向MBA开设与企业联动的行动学习课程,这也是MBA“商学+X”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学习教学中,合作企业会列出最多八个现实管理难题,教师团队根据学生兴趣与专业,将此问题列表与MBA行动学习团队(及其导师)进行匹配,最后由MBA行动学习团队研究出解决方案,在反哺企业的过程中进一步达成校企持续合作。

此外,浙大管院也在新大楼内开设了供学生、校友、商业伙伴开展定期交流讨论的公共空间,开展创业门诊,组织联合专家小组,评审与指导学生的商业计划,还设立5000多万基金, 资助学生进行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商学+”孵化加速平台

一系列改革

保障“商学+”教育生态系统平稳运行

为了保障“商学+”教育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浙大管院还开展了三项“行动”——建立“平台+项目”运行体系、设计价值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财政资源。

在 “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架构中, 学院被建设成平台, 作为教学、科研和行政协同的基础设施,支持各类教学项目动态创新、有序运转。

学院全部培养项目都按照项目制方式运作,实行项目主任负责制,形成“项目围着平台转,平台围着项目转”的体系。如行政部门成为提供资源和日常管理的平台,而研究和教学等则由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负责。

同时,和Carl Fey教授所强调的重视学术研究的实践影响力相呼应,浙大管院正在调整研究与教学评估指标。尽管相比发顶刊的数量,评估研究的实践影响力会更难,但在评估标准设置方面浙大管院仍在努力探索。

此外,浙大管院也开始评估MBA论文主题的多样性,同时平衡财政资源,设立专门的基金,推出新的高质量研究和教学奖励计划,用于鼓励问题驱动的跨学科研究与教学。

结 语

“管理理论+人文精神+科技洞见”

在回应的最后,魏江表达了与Carl Fey教授一致的看法,即“中国商学教育超越美国商学教育的时机已经来临。”

魏江还认为,中国经济社会与商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商学教育超越美国商学教育成为可能。浙大管院以“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探索出了中国本土化商学教育新模式。未来, 浙大管院将继续完善“商学+”教育生态系统,为世界商学教育提供“中国示范”。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