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航母的作用(航母参战后能起到什么作用)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9世纪,英国正是凭借海上霸权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全球巡航,拱卫着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然而,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和平呼声的日益高涨,当代航母的运用已逐渐从武力打击走向威慑示形,其战争工具作用逐渐隐没,而战争符号作用愈发凸显。那么,航母何以具备如此强大的威慑功能?航母发展的出路又该指向何方呢?

风云几何:航母的强与弱

航母威力的形成并非单艘航母所能实现的,通常是指航母战斗群的整体实力。以目前拥有航母战斗群最多的美国为例,一个航母战斗群一般由1~3艘航母、1~2艘导弹巡洋舰、2~3艘导弹驱逐舰、1艘护卫舰、1~2艘攻击潜艇和1~3艘补给舰组成。航母战斗群具备以下三点主要优势。

战术层面,航母具备空中、海面、海底、对岸、电磁空间的广域作战能力。由于航母战斗群为多种武器装备的联合,其战斗力的发挥要超出单一武器的简单组合,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例如,在舰载预警机和宙斯盾系统的帮助下,水面舰艇上发射的导弹可以准确打击1000千米以外的目标。按照演习数据推测,理想情况下,每艘尼米兹级航母可以在一周内攻击2450~3690个地面目标,两艘航母一周内最多可以打击7000多个目标,打击能力之强令人惊叹。

二战中,航母作为海上霸主对战役起着决定性作用

战役层面,航母可作为整场战役的综合指挥中心,完成指挥、保障、兵力投送等任务。据一项研究显示,美军航母战斗群能够用于完成指挥控制、防空、反潜、反舰、对岸攻击、两栖作战、反水雷作战、特种作战、电子战、后勤支援乃至核攻击等总共21项作战任务,是一个综合集成的作战平台,足以为一场战役提供必要的力量支持。航母战斗群立体的自我防御能力也为其长时间作战提供了保证。

战略层面,航母可作为战略力量长时间保持全球范围内的前沿部署,改变国际局势。由于核动力航母几乎不需要燃料补给,因此航母本身可以在其他物资充足的情况下保持持续的军事存在。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航母战斗群出色的独立战斗能力和投送能力,都可以为国家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航母的强大战斗力和由此带来的威慑能力固然不可替代,但其庞大的建造、维护、使用开支同样不可小觑。目前建造一艘大型航母约需至少40亿美元,还要耗资装备战机和各种武器,舰上几千名官兵薪金、训练和保养费用巨大,使美军每年耗资约13亿美元。美航母寿命约30年,航母一生将吞金40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尚未涵盖舰载机的成本。纵然是在航母最多的美国,对于是否应该继续建造航母的争论也持续不断。就在争论还未完全平息之时,美国已经开始了新的航母建造计划,以对老旧航母进行更新换代。美国的最新航母福特号成本已超支了23亿美元,使总耗资达到了130亿美金,预计整个项目总计将耗资430亿美元。由于不断暴涨的费用,这艘世界顶级的航母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包括许多政府监管部门。

然而,耗资巨费的航母是否就无懈可击了呢?自有战争以来,武器装备的攻防发展总是螺旋式前进的。但人类军事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进攻性武器系统与防御性武器系统的发展并非并辔而行,而是存在某种不对称性。针对航母战斗群的体系破击之术几乎从航母概念产生时就已同步发展,随着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展,航母的生存问题更是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争论。具体说来,航母主要面对如下几种威胁。

尼米兹级航母

其一,反舰导弹打击。目前,世界反舰导弹发展迅速,主要包括反舰弹道导弹、反舰巡航导弹两种。通过不同平台发射的反舰导弹,可以打击从120~1700千米范围内的航母战斗群。当高成本的远程反舰弹道导弹与低成本的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组合使用时,航母舰队的防御力量很难完全抵挡饱和攻击,只要有1~2枚导弹击中航母就能重创其战斗力,从而暴露更多弱点。

其二,水雷防御。水雷虽然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但它具有易布难扫、隐蔽性强、破坏威力大、威胁时间长等优点。特别是现代水雷已逐渐走上智能化的道路,采用了水雷与鱼雷、导弹合为一体的技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自身的使用价值和范围。

其三,在恶劣天气、补给时打击。海面天气复杂多变,航母的行动和作战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天气状况,用于接收声、光信号的侦察、预警系统则更为脆弱。而岸基的作战系统则较少地受到天气影响,即使在同等气象条件下,陆地上的装备、人员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战效能。因此,在海上遭遇恶劣天气时对航母战斗群进行打击,成功率和效果都会更高。此外,为适应各种舰船物资补给的需要,通常航母编队中需要配备1∶4的专用补给船,而这些补给船往往是对方的打击目标。进行海上补给时,补给舰船与被补给舰船之间的航向需要相对固定,航速也要降低,只能以5~10节的速度航行,而且是多艘舰船并列航行,舰船之间距离间隔几十米,彼此机动困难。此时,由于舰载机起飞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组织有效对空防御,加之补给舰船的加入,会使整个航母编队的雷达反射体更多,反射截面更大,水下噪声也会增大,更容易被敌方探测发现和攻击。

其四,电子攻击。作为航母战斗群正常运转的软件,通讯网络也是它的软肋。目前,已有技术手段不但可对预警机、舰载宙斯盾系统等实施干扰和精确打击,而且还可对预警、导航卫星实施摧毁,达到致盲目的。

当代航母是汇聚各种高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其战术技术性能和攻防能力远非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航母可比拟。航母迄今发展已近百年,期间受到各种兵力兵器的多方冲击。但毫无疑问,以航母为核心的编队仍具有其他兵力兵器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航母依然是海上作战兵力兵器中首屈一指的大哥大。

福特号航母

隐没的战争工具

核武器与洲际导弹的出现是战争与军事技术史上的划时代变革,不仅意味着人类手中第一次掌握了一种战略武器,更意味着兵器的战争工具与符号象征两种功能出现倒置:战争工具职能的隐没和战略符号职能的凸显。然而,核武器作为人类杀伤力追求的极致,其无法预知的使用后果导致任何国家都不会轻言使用,在和平年代的出镜率极低。与核武器不同,航母作为高度可控的武器载体,可在不同烈度的武装冲突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大显身手,其庞大身形在媒体的渲染下具备更加广泛的传播力。因此,当代航母战略符号的功能已成为大国展示肌肉、炫武造势的有力工具。

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指出:暴力用技术和科学的成果装备自己来对付暴力。近代以来,西方的军事家受这一观点影响,倾向于军事力量的无限制使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攻防矛盾运动螺旋式上升则使得武器装备的毁伤力和投射距离不断上升,已达人类所能承受的物理极限。作为现代军事技术的集大成者,航母作为战争工具面对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根源上讲,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战争成本与战争收益冲突。 在有航母参战的几次现代战争中,军费开支都已到达了惊人的数字。在越南战场,美军每天平均消耗费用为2.3亿美元;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耗费640多亿美元,其中沙漠风暴43天消耗470亿美元,平均每天消耗11.2亿美元。当战争成为贵族与穷人的决斗时,成本和收益的严重失衡将会从根本上否定开战的合理性,作为昂贵战争工具的航母也终将失去其实际运用的必要性。

政治目标对物理思维的背离。二战结束以后,经济腾飞与军转民的加快,缩小了国与国的距离,加强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国际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更为频繁。新的作战样式被开发出来,各种各样的文化战、经济战在冷战的核门槛之下以暗战的形式展开。传统意义上的战场与后方的概念已融为一体,一场战争的最终胜利不再以战场的即时输赢而定,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一定必须用武力手段以流血的方式予以解决。换言之,物理战的线性思维已无法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政治目标的多元化已经与一切谋打赢的战争观念发生了背离。因此,作为武器集合的航母战斗群也面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

美国发动的战争使无数的平民流离失所

其三,战争手段和战争伦理的对立。军事技术以工具的形式服务于人,为人所驾驭,实现作战意图。但当代航母在战场上的运用已越来越接近人类的伦理底线,战争手段的合法性已经越来越被战争结果的非人道性所超越,曾经横行世界的航母也已举步维艰。例如,在极端组织、反政府武装和政府军交织并存的叙利亚,打着反恐和人权旗号的美军,不仅尚未掌握叙利亚政府军单方面使用化学武器残害平民的确凿证据,航母上的精确打击武器还频频误伤,持续空袭已经给国际社会造成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西方有媒体形容:美国扔下炸弹,欧洲收留难民、承受谴责。叙利亚内战爆发4年来,美国迄今共收容了约1500名叙利亚难民,仅为联合国难民署建议美国份额的1/10。自从难民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是隔岸观火、冷眼旁观;美国的媒体还对欧洲各国指桑骂槐,指责欧盟见死不救,缺乏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巨大的难民潮中,以航母为名片的美国大棒正在面临愈发严峻的伦理挑战。

在种种现实困境面前,航母战争工具的属性和价值逐渐隐没,而符号象征意义则凸显出来。

凸显的战略符号

军事技术威慑功能的实现,本质上是符号象征意义的建构。展示肌肉的最终目的是建构可怕可信可知的形象,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强大而不可战胜的象征符号,对敌人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迫使其放弃抵抗。反制敌人的军事技术威慑,除了技术上掌握同类武器或反制手段外,还需要从认识上解构其符号象征意义,或建构相反的形象。

熟悉好莱坞大片的人们也许早就注意到了,当世界某地发生危机时,美国白宫的战情室里总会有人问道:我们的航母在哪里?从二战结束至今,在美军挑起、煽动或卷入的地区危机中,几乎都可以看到一艘或多艘航母的身影。当2016年6~7月间南海风云诡谲之时,美国斯坦尼斯号和里根号两个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开进菲律宾附近海域开展演习。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在美国新安全中心年会上扬言,美国派出两艘航母在同一片海域演习的情况并不常见,这代表美国承诺维持该区域安全的信号,也是对有关国家的威慑。

美国人则更多地利用游弋在全球各地的航母编队灵活达成威慑目标。航母编队是集陆海空天电等多维作战能力于一体的海上综合作战平台,具备强大的威慑能力和灵活的弹性打击能力。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航母编队都可以依据国际法所赋予的使用海洋的权利,根据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远离本国基地,前往广阔的公海,灵活地遂行海上威慑任务。当某一地区发生危及国家利益或海洋权益的事件时,航母编队可以快速到达该海域采取适当的方式实施海上威慑,以掌握控制事态发展的主动权。另外,由于航母编队的战略威慑具有平战兼容性、神秘性、广泛性、持久性及有限性等特点,其海上威慑行动既可以是战,也可以是非战;既可以是主动进攻,也可以是积极防御;既可以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面威慑,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或对象的局部威慑;既可以是战略威慑,也可以是战役或战术威慑。通过部署不同数量的航母编队,出动不同数量的舰载机,配备不同的攻击型武器,国家可以灵活地控制威慑力的大小。

比如,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长期驻扎在日本横须贺基地,成为美国国力的代言人。航母编队这种和平时期的前沿配置有咄咄逼人之势,对周围国家的威慑性影响不言而喻。如果说前沿配置还属一种目标不明的静态威慑的话,航母编队前沿部署的变更就是一国海军对国际形势变化所作出的积极反应。它表示航母编队任务的方向有了改变,或者方向虽然没变,但态势作了调整。航母编队部署变更的威慑就从静态走向动态,目标所指非常明显,其作用在于从广义的显示军事存在转向重点的局部攻势布防,从全面的海上威慑转为指向明确的针对性威慑,甚至可能预示着已经临近了威慑阶段结束、战争阶段即将到来。当然,威慑是一种典型的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行为,幸福即所得,痛苦即所失。正因为如此,威慑行为的双方构成竞争关系,他们争夺的东西包括领土、势力范围和影响力、国家形象与声望等等。美国进行航母巡航的目的,是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版权声明:本文刊载于《军事文摘》杂志2017年第3期,作者:刘一鸣 石海明。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军事文摘》。

搜索建议:航母的作用  航母的作用词条  
热传

 【歌词】A Long And L...

天荒爱未老歌手:周慧敏专辑:痴心换情深天荒爱未老周慧敏a long and lasting love这世上已不多记载你却是我心中所想真心说爱是漫长求天荒爱未老a...(展开)

热传

 【歌词】毛毛雨 / 歌手:孙淑媚

幸福不是毛毛雨假日的我们多么愉快,朋友们一起来到郊外,天上飘下毛毛细雨, 淋湿了我的头发,滋润着大地的胸怀。毛毛雨啊毛毛雨你是多么温柔,毛毛雨啊毛毛雨你是多么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