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词语管宁割席的意思是什么(管宁割席是什么意思)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有关管宁割席这个成语,我们的不少解释和理解,其实都是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

汉语里有一个成语叫管宁割席,字面上虽然只提及了一个人的名字,但实际上这个故事涉及到的是两个主人公,一个是管宁,一个是华歆。

话说管宁和华歆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既是哥们朋友,又是私塾同学,平时都同玩耍、同劳动、同学习。有一天两人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常清君猜想可能是老师或者家长布置的劳动课作业吧),看见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视而不见,将其看做和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依旧挥动着锄头继续劳动,华歆则把那块金子捡起来看了一下扔掉后再继续劳动。

还有一次,他们坐在同一张铺在地面的席子上读书学习(汉代的时候,席地而坐比坐凳子更普及),这时刚好有官员乘坐装饰华丽的马车从门外经过,管宁依然坐在原位继续专心读书,而华歆则放下书籍离开座位,跑出门去观看了一会儿后才返回来,于是管宁就生气地用刀子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这个成语故事流传较广,常清君小时候就通过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以及动画片等多次接触过,对这个成语,一是解释为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二是解释为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有的还进一步解释道:从中可以看出管宁和华歆两人在道德品行上的较大差异。

今人易中天先生在其《闲话中国人》一书中,曾经提及这则故事,说感觉当时的管宁年龄虽小,脾气却不小。

对我来讲,小时候关于这个故事的所有印象,就只有管宁割席这四个字,以及由此演绎出的故事叙述,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管宁是一个颇有定力、不慕虚荣、认真学习、很有主见、专心致志做事的人,而华歆则是一个心浮气躁、三心二意、游手好闲、不爱学习、爱慕虚荣的人,两人的修养层次已有天壤之别。而且,像管宁这样的人,放到现在就是标准的三好生(专心致志的人当然学习好,不慕虚荣的人当然道德好,热爱劳动的人当然身体好)将来必成大业。而像华歆那样的人放到现在就是典型的双差生(不仅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还不端正),今后很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工作都找不到。

原文描述可有多种理解

后来,常清君就读大学中文系,才进一步了解到原来这则故事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而且也看到了整个故事的如下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让我颇为吃惊的有两点,一是整篇原文就只有短短61个字(不含标点),我原来还以为至少是一篇上千字的充满曲折情节和矛盾冲突的短篇小说;二是整篇原文就只是对两位主人公言行的客观叙述,只字未有主观评价。换句话讲,我原先以为这是一篇议论文(或者至少也是夹叙夹议的),结果发现是一篇记叙文;我原先以为是一部宣传片(或者至少也是故事片),结果发现是一部纪录片。

那么既然作者并未对此表达自己的好恶评论,而是让读者自行判断,那这个故事就至少可以有以下四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管宁是一个小题大做、木衲呆板、做事武断、主观臆测、爱上纲上线的人;第二种理解:管宁是一个颇有定力、不慕虚荣、认真学习、很有主见、专心致志做事的人;第三种理解:华歆是一个善于观察、具有探索精神、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性格活泼可爱、不循规蹈矩的人;第四种理解:华歆是一个心浮气躁、三心二意、游手好闲、不爱学习、爱慕虚荣的人。

两人皆是颇有德行之人

我又想到那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便去查询管宁和华歆的人生经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管宁和华歆两人皆是颇有才能,颇有德行,也颇有成就之人。

先说管宁,管宁与华歆、邴原三人在当时被尊称为一龙。汉代末期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避于辽。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乡,时任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魏文帝(就是曹操之子曹丕)拜其为太中大夫,魏明帝(就是曹丕之子曹叡)拜其为光禄勋,他都没有应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享年八十四岁。著有《氏姓论》。

再说华歆,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还为龙头。汉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大将军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后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孙策率军南下,华歆举郡迎接,被奉为上宾。官渡之战时,被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丞相曹操讨伐孙权时,授华歆为军师。后为魏王国的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为相国,封安乐乡侯。曹魏建立后,其相国职名改称司徒。魏明帝即位,升任太尉,晋封博平侯。太和五年(232年1月),病逝,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敬。有文集三十卷,今佚失,其余见《全三国文》。

无论是管宁的还是华歆的这两份人生履历表,都褶褶生辉,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本意原来是有关因材施教的

那刘义庆写这则故事的真正用意何在呢?常清君开始感觉有些不明觉厉了,直到我仔细阅读了《世说新语》的原文,才开始找到方向了。

管宁割席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篇中,最让我惊讶的是,在紧挨着这则故事的前面有一篇文章,后面有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华歆,而且都是明显赞扬他的。前面一篇是描写华歆教育晚辈虽然比较严厉,但又知道针对不同教育对象,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后面两篇中,一篇是描写因为华歆德高望重,想学他的人不少,但却只学到皮毛,没有学到精髓;另一篇则是描写华歆和朋友王朗有一天一起乘船发生的事情,大概经过是这样的:

华歆和王朗有一次在战乱之际,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个被贼兵追击的人,也想搭他们的船一起逃走,华歆表示出为难之情。王朗说:船上明明还有空位嘛,就让他上船吧。随后不久贼兵就追上来了,王朗这个时候又打算赶那个人下船。

华歆说:最初我对带不带他一起走有些犹豫,正是考虑到可能出现这种情形(指贼兵可能就此追赶上来),现在既然已经接受了他上船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迫就把人家抛弃了呢?于是继续坚持带着那人一起乘船逃走。

关键是这篇文章后面还写有一句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人便根据这件事来判断评定华歆和王朗的品行优劣的不同);那为什么作者不在管宁和华歆那一则故事的最后也来一句:世以此定管、华之优劣呢?

我终于明白过来了,因为两人之间根本不存在优劣之比较,都是并列冠军,怎么分出优劣来呢?既然这个故事既非尊管贬华,也非尊华贬管,那刘义庆写这个故事的初衷又是怎么呢?

我沉思着……

我终于知道答案了:这则故事其实是在阐释教育要因材施教……

我甚至由此产生了一个念头:当初管宁和华歆之间的这个割席动作,就如同现代社会中,不少中小学同桌的同学之间(包括当初的我自己),因为偶尔的争吵不和,而一时赌气在课桌中间画上一条所谓的分界线,过几天之后,彼此又和好如初,并将其擦掉了。我相信,当初的管宁和华歆之后一定又和好如初了。

如此看来,管宁割席这个成语既不是有关朋友之间断交的,也不是有关优生和差生的,而是有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

您认为成语管宁割席描述的是多选

管宁是一个小题大做主观臆测的人

1

管宁是一个颇有定力不慕虚荣的人

2

华歆是一个善于观察充满好奇的人

4

华歆是一个不爱学习爱慕虚荣的人

1

5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搜索建议:词语管宁割席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