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人性的规则:原来,你对别人的好,别人根本记不住

时间:2022-08-12 16:25:46 热议 我要投稿

我们在交往中,很容易遇到这种情况:你对别人掏心掏肺,别人对你没心没肺。

年轻时,很受伤,有了一些人生经历之后,习以为常。其实,这是尊重人性发展规律的,并不是你这个人本身的问题。

而你的问题是,要花费多长时间、受过几次伤害之后,才能真正地学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就拿影视剧来说,为什么那些悲情的、遗憾的最后总是比喜悦的圆满剧情,让人印象深刻。这和人们总是记得自己的付出,而忽略自己的得到异曲同工。

那些付出延伸到我们内心感受上,也是“悲伤”的。付出就是给予,是自己割舍了自己的利益、放弃的自己的一部分、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娱乐时间等等。所以,记得牢。

而“得到”恰恰相反,是比付出容易、轻松的,是伸手即可得,是被动接受。而不是经过反复思量,才决定下的是否给予。不疼,就难记住。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基本上都会存在一个共性特点,就是:只记付出,不计得到。

而关于这个“得到”,更是会随着时间而很快遗忘。当然,人性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遗忘,特别是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中,有一句台词:

“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原则是让双方获利,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人性的规则,同样适用于婚姻。婚姻中虽然是共为一体的两个人,但这终究是我们的期待而已。人,至始至终,都只能是独立的个体。

而夫妻关系的不稳固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篡改”我们的记忆。

最初一定是冒着粉红小泡泡的甜蜜,接着是磨合期,之后是恋情的稳固,再之后是深入的磨合与日久天长平淡中的坚守。

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争吵、分歧、冷战,甚至分手。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抹杀一部分对方的好,特别是在气头上的时候。

这时候,我们想的多是自己为对方的付出,不甘心对方为何如此“狼心狗肺”。而当两个人和好如初之后,记忆也会随着变化。

对方的某些好,就随着记忆若隐若现地浮现出来了,但记得最深刻的仍然是自己对别人的付出。

所以,在感情里,你对别人的好是否是值得的、是否是能被记住的,取决于你们之间的感情是热还是冷。

武志红说,过不好自己生活的人,总是想去帮助别人。

看过一个帖子,帖主很热心,在工作上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特别是一个做事迷迷糊糊,总是出错的女生。

帖主以为对方一定会感激她,结果一次偶然间,她听到这个女孩和别人的对话,女孩说帖主是伪善的人,帮助别人就是为了凸显自己。

原来,有时你对别人的好,别人不但记不住,还会曲解从而怀恨在心。

而帖主从那以后开始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各方面都并不成功。工作上表现平平,男朋友也因为自己的过分讨好而分了手。

从那以后,她转换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了珍惜自己的所有,包括:精力、时间、人脉和资源。

帖主不再那样轻易地付出,而是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自己身上。果然,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越来越滋润。

在帮助别人之前,先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会让你修炼出一颗强大的内心,不去在意别人的误解,也会让你更有底气,不去奢求别人的回报。

过度的让步,其实不是善良,而是一种纵容。

罗素说:“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生活中确实会遇到这样一类人,接受别人的帮助时笑面迎人,而回过头,却并不认可对方,甚至背后捅冷刀子。

你的真心,在他那不但不领情还会适得其反。他们恶意揣度,防备着你对他的好,认为你居心不良,另有所图。你的周到贴心,在他看来是在讨好他。

所以,对别人好,可以。但要有能力看清这个“别人”的内心和人品。

对于得寸进尺、恶意曲解的人,我们一定先要做的是“确立边界”。把一些原则用自己的行动分割清楚,别做没刺的玫瑰,任人采摘。

有个朋友和我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还是下意识地想帮助别人。

当然,这和性格有关。而这个世界上如果都活成了冷漠的,那也是悲哀。

所以,若你改不了“就想对别人好”的性子:

首先要确定这个人的人品,帮了他就会让自己陷入困境的,强制自己收手吧;

其次,要想不伤心,并能够充分享受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必须要训练自己“不求回报”的好心态。

否则,帮人,就是自找麻烦。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