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玉巴达杏,北京市海淀区特产,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原产于海淀区北安河,具有数百年栽培历史,曾为贡品,具有果皮薄,个头圆润,口感好,成熟后晶莹剔透,多汁且沙瓤,口味香甜,杏仁甜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玉巴达杏在北京根据个头又分为大、中、小玉巴达,其中小玉巴达杏品质最好,其成熟果实直径达2.5~3.5厘米,每斤约8~12个。2014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海淀玉巴达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海淀区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卧佛寺面面皆杏花、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第一圣处也”,至今海淀西山一带仍然有许多野杏树。另据清《帝京岁时纪胜》描述:“杏除香自、八达杏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红等杏,仁亦甘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兴办京师农事试验场,面积1067亩,即有杏树栽植,供试验、改良、推广。北安河的杏、南安河的梨、西山樱桃皆享誉京城。杏树是长寿树种,现海淀保存下来的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杏树有几十株,仍然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生生不息。海淀杏在长期栽培中,形成了众多名特优品种。在栽培品种中,以玉巴达杏为主。1990年出版的《北京果树志》记载了北京市海淀区地方包括玉巴达在内的鲜食杏品种8个。玉巴达杏个大皮薄,香醇味美,曾为宫廷贡品。
地域范围
海淀玉巴达杏主要分布在海淀区西山东麓沿线,包括苏家坨镇七王坟村、西埠头村、车耳营村、西山农场、徐各庄村、北安河村、南安河村、草场村、周家巷村、聂各庄村,温泉镇白家疃村、温泉村、杨家庄村,西北旺镇冷泉村、韩家川村,四季青镇香山村(1街坊、2街坊)。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3′~116°16′,北纬39°58′~40°06′。栽植面积约270公顷,年产量约1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海淀玉巴达杏果形较大,单果重50~70克;果实扁圆形,果顶微凹;梗洼广浅、肩平;成熟时果皮底色黄白,阳面有鲜红晕;果肉细腻,柔软多汁,口感香味浓郁,味酸甜;半离核,仁甜。品质优良。含可溶性固形物为10.0%~13.0%,含酸量为1.60%~1.80%,每百克鲜果含维生素C 6~6.5毫克。要求生产、销售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4285-1989)、《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2002)、《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DB11/T435-2007)等国家、地方标准。
产地环境
海淀地势西高东低,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及山麓平原地区,海拔高度50~1278米。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仅黄道岭处山峦向东稍有延伸至望儿山,呈东西走向,形成一个C型山洼,冬春季气温较平原高1.5℃左右,最高时达到2℃,使海淀玉巴达杏不怕早春寒冷,在4月初开花。西山山区土壤类型褐土,土壤质地以轻壤为主,少数为中壤,土壤通透性好,土壤酸碱度在6.5~8.0之间,有机质含量在6毫克/千克以上。
海淀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乾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年均气温12.5℃,年日照数2662小时,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年平均降水量628.9毫米,集中于夏季的6~8月,6月下旬开始进入雨季。4月份杏花受粉期间一般不会出现刮风下雨,杏生长期间光照充足、少雨使杏颜色鲜艳、品质香甜。
西山是南沙河发源地,海淀区内长度13公里;多处有山泉,山地杏树多为旱作栽培,由于春季乾旱,在关键时期也用泉水灌溉。
历史渊源
杏原产中国。在北京海淀地区,栽培杏已有5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卧佛寺面面皆杏花、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第一圣处也”,至今海淀西山一带仍然有许多野杏树。
另据清《帝京岁时纪胜》描述:“杏除香自、八达杏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红等杏,仁亦甘美”。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兴办京师农事试验场,面积1067亩,即有杏树栽植,供试验、改良、推广。
民国四年(1915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海淀范围内创建了18处民间果园,其中北安河的玉巴达杏享誉京城。
杏树是长寿树种,现海淀保存下来的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杏树有几十株,仍然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生生不息。海淀杏在长期栽培中,形成了众多名特优品种。在栽培品种中,以玉巴达杏为主。
1990年出版的《北京果树志》记载了北京市海淀区地方包括玉巴达在内的鲜食杏品种8个。
2012年,海淀农科所启动了海淀杏产业提升项目。
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⑴产地要求。海淀玉巴达杏种植选择在丘陵山地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带,海拔高度70~300米,土壤壤质偏砂,排水通畅。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生长季不低于10℃的有效积温为4100℃;花期最适宜温度为11℃~13℃;生长期临界温度下限要求花蕾期为-3.8℃,盛花期为-2.2℃,幼果期为0.5℃。土壤pH值6.5~7.0,有机质含量6毫克/千克以上,土壤含盐量小于0.2%。以上近似苛刻的自然条件使海淀玉巴达杏丰产稳产,品质优良。
⑵品种选择。选用海淀原产地品种大玉巴达杏。一般3月中旬花芽萌动,4月上旬盛花期,花期5~7天,4月上旬叶芽萌动,6月上旬果实成熟,属早熟品种,11月上旬落叶。繁殖一般在当地野生4~5年山杏上直接进行劈接或插皮接,要求砧木耐旱、耐寒,适应性强,树势强健;或者用当地野山杏杏核秋天上冻前种植,第三年进行芽接或劈接。嫁接苗4年开始结果,高接树3年可结果,8~10年生开始进入盛果期,一般盛果期树单株产量可达100千克左右。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较丰产。栽培时可选串枝红或白杏等为授粉品种;修剪时要注意多拉枝,少短截,注意多培养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
⑶生产控制。①施肥。施基肥:一般在落叶前或在萌芽前15天,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如堆肥、绿肥、落叶等),骨粉、复合肥等也可作基肥深施;采用环状沟施或放射状施肥方法,株施优质有机肥50千克、0.3~0.5千克硼肥、1~2千克磷酸二铵或磷酸二氢钾;施肥后灌足水。土壤追肥:时期为花前、花后、幼果膨大及花芽分化期和果实开始着色至采收期间;花前肥每株追施尿素0.3~0.5千克;果实膨大期以速效氮肥为主,配以磷、钾肥,每株施磷酸二铵0.5~0.6千克;采果后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配以少量氮肥,每株施三元复合肥1.5~2千克。根外追肥:花前喷0.5~1%的尿素水溶液,花期喷0.3%硼砂加0.3%尿素混合液,花后喷0.3%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果实膨大期喷0.3~0.4%的磷酸二氢钾,花芽分化期每隔半月喷1次0.2~0.4%磷酸二氢钾。②灌溉。灌水时期分别是萌芽前、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封冻前结合施肥灌1次透水,其它时期根据乾旱情况灌水;果实成熟期勿灌水。雨后或出现积水时及时排水。③花期。放蜂有助于授粉,一般每公顷放置2.5箱蜂,开花前一天放蜂至花后结束;花期易发生冻害的地方,可采用花前灌水、熏烟等方法,防止花器官受冻。④其他。生长季节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提倡杏树幼树间作矮杆作物、绿肥、生草、覆草或覆盖地膜;树形主要包括自然圆头形、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心形等;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采取农业、生物、化学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⑷采后处理。采收时期根据销售途径以鲜食成熟度确定。采收前要做好估产,准备采摘、盛果的工具,运输车辆和存放场地。采收采用人工采摘,摘下的果实先轻放在铺有毛纸或布的篮子里或布兜里,然后拣入果箱。每箱装填要适量,不可过多过高,不得挤压。按先冠外后冠内、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进行采摘。
质量安全规定
要求生产、销售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 4285-1989)、《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 5013-200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2002)、《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DB11/T435-2007)等国家、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