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一年300亿单,又一个万亿级物流市场诞生

时间:2022-10-27 14:05:03 热评 我要投稿

即时物流大爆发,已成为现实

万万没想到,即时物流,已经迎来万亿时代。

近日,在2022年中国同城即时物流行业峰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美团配送发布了《2021-2022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报告》。

图源:中物联

报告显示,2021年即时物流行业订单量为294亿单,同比增速为38%,用户规模达6.33亿人。作为对比,2021年中国快递市场订单量为1083.0亿件,同比增长29.9%,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0332.3亿元。

这样来看,近300亿单的业务量,已经达到快递市场的四分之一。同时报告预测,到2025年,即时物流行业订单量将达到793亿单。

近800亿单的市场,相当于在传统物流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场域。我们简单换算一下,2021年快递市场平均单票收入为9.54元。以这个收入水平为基准的,即时物流,将会创造出一个不低于7500亿的市场,突破万亿的可能性很大。

另一则来自《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研究白皮书》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 即时零售模式,仅开放平台的规模就将达到约1.2万亿元。

作为物流行业新业态,即时物流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正日渐向全场景、全距离、全时段发展。即时物流行业最初以服务餐饮外卖行业为主,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拓展出更多品类与业务类型。

与此同时,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的背景下,即时物流已经成为零售市场不可或缺的新基建。

比如前段时间, 苹果最新产品iPhone14现货开售当天,美团即时配送平台仅耗时5分56秒,就完成了第一笔iPhone订单的配送。

图源:深圳商报

从快递次日达,到5分钟送达,这一切的改变仅仅发生在数年之间。

中国物流体系,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即时物流平台,构建三大核心能力

关于即时零售,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简单来说即时零售由两部分构成,其一,即时物流;其二,即时商流。

如果要给二者做个差异化定位的话,物流就是基本盘,决定了平台能否稳定履约,而商流,则决定了平台的天花板有多高。

因为物流是零售的基础,随着即时零售的大发展,行业内对即时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

今年8月份,作为第三方即时物流平台的代表,达达集团董事会大调整,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接任董事长一职,这番举措被业界视为京东即时零售的一大步,因为依靠达达的低成本运力,可以补足京东在即时物流方面的短板。

而除了京东之外,即时物流行业还有从外卖服务链条分化出的美团、蜂鸟,以及从快递网络孵化出的顺丰同城等多方玩家。 其中最先组建即时物流运力的外卖平台,在即时物流市场占尽先机。

但无论是哪种模式的即时物流平台,行业大趋势都离不开“向更多商流”的方向,在这个大趋势下,极为考验物流平台的核心能力建设。

对于即时物流来说,关键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

首先,对于即时配送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运力的稳定性。

当即时零售的时效进入小时达阶段,可能几分钟的差异,在消费者眼中,收货体验都是天差地别一样的存在,这是对配送时效的考验。

而消费者的需求扩张到全时段、全品类,当店家在24小时营业时,即时物流平台如何确保“高峰期不拥堵、低潮期不停服”,这是对平台履约韧性的考验。

所以,为了保持运力稳定性,即时配送平台不仅需要储备更多运力,更要完善运力构成体系。

以美团为例,平台骑手人数高达527万,储备运力十分扎实。而在运力构成方面,美团兼具更高的组织性的专送运力以及,更具灵活性的众包运力,因此,像美团配送、蜂鸟即配这类兼具专送和众包运力的综合性物流平台,稳定性更高。

其次,从送外卖到送万物的转变过程中,原本的仓储、拣货、打包等流程也都被集中在一小时中。

而用户的需求则是分散与多元化的, 如何将本地供给的商流与高效的即时配送进行有机结合,成了第二个难题。

简单来说,当配送员按时到达门店提货时,门店内的工作人员能否准时将所有货品检索、分类、打包完成。 这就要求平台需要对本地供给进行改造,以提高仓储、拣货等环节的效率。

比如,美团平台在2020年推出的“闪电仓”模式,通过数字化仓库管理,显著提高商家的运营和物流效率。而达达推出的“达达优拣”系统,为则为门店提供高效的拣货服务,帮助商家在订单拣货、商品打包、订单交付等环节提升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平台还要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进行差异化配送,比如生鲜需要全程冷链,蛋糕和鲜花需要更稳固的配送方案等。

再次,目前行业内的运力依旧以人力为主,但人力有尽时,而用户的需求却始终不停上涨, 如何让更多智能设备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前文提到的那台五分钟送达的苹果手机,就是依靠美团无人机配送实现的,截至今年6月,美团已在深圳4个商圈落地,航线覆盖10余个社区和写字楼,已经面向真实用户完成5.8万无人机配送订单。

综合来看,过去十年电商实现大发展,作为行业基础设施的快递体系,功不可没。而当即时零售时代来临,行业内对即时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想在万亿市场中争夺蛋糕,即时物流平台必须加强自身的核心能力建设,为消费者,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当方向找对了,剩下的就是坚定信念,不断朝前发展了。

中国物流行业,进入分钟级时代

巧的是,上一轮物流行业的变革,也和一场疫情有关。

1998年,刘强东创立了京东。直至2003年“非典”爆发,给了京东一记重拳,月亏损达到50万元以上。

不愿坐以待毙的刘强东想到了破局的方案:人们不来门店,我就送货上门。

于是2004年,京东多媒体网电子商务正式上线。京东万亿帝国,就是从那时开始诞生的。

这只是电商大潮中的一个缩影,紧跟着电商的大发展,我国快递物流体系也跟着迎来了变革。作为对比,在电商发展早期的2007年,我国快递单量为12.01亿单,2021年,全国快递单量为1083亿单。

现在,随着即时零售的发展,零售的形态、用户的需求都再次升级,作为底层支撑的物流行业也将跟着变革,中国物流行业,已经进入分钟级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物流和消费的形态,都在跟着变化。

先说即时物流带来的改变,因为其扎根于本地供给的特点,正在创造更多本地就业岗位,随着即时零售业态的快速发展,专业分拣员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

数据显示, 沃尔玛中国在两年内累计创造了3.5万个分拣员的就业工作机会 。加上遍布全国的连锁商超、便利店、夫妻店等市场主体,预计分拣员整体就业规模在百万左右。

更不用提已经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的网约配送员了,作为即时物流重要的运力来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1年底,网约配送员已为约130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占到全国人口基数的近1%。

除了创造更多新职业外,在消费领域,电商与“外卖”之间的区隔也越来越模糊。

最突出的一个消费趋势转变就是“把外卖当快递用”,埃森哲发布的《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关注“速度”, 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就能收货,他们会因为配送时间模糊不清而取消订单。

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们穿梭在超市百货店,毕竟相较于两三天的苦苦等待,半小时达的消费体验明显更优质。

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传统快递巨头还在解决送货上门的难题,而在即时配送领域,送货上门已经是行业标配。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外卖当快递用”,就会有更多的商家、平台提供类似的服务,就会有更多的配送员、拣货员加入这个行业……

在这一连串交易链条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中国物流又一个万亿市场,悄悄降临。 对于美团、京东、顺丰这些局内人来说,新一轮的物流之争开启了。

作者 | 老电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