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西安官方媒体报道,西安港再添“国之重器”,但三个项目意外“闪现”,至此,港务区又一产业即将到位!
目前,港务区已经形成六大“产业源头”,所谓“产业源头”,就是发源之所在,并不是成熟产业链。与目前的高新科技、经开制造、曲江文旅、航天研发相比,港务区还在发展初期,一切还需要蓄力前行。
其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目标国内最大的内陆港,聚集国家电网、中外运、中远海、中林、中铁集装箱等名企,规模效应逐渐明显。
其二,以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第六巡回法庭、国家级法律“三中心及一基地”、陕西自贸区仲裁院、西安知识产权法院等为核心的法律法务产业。
其三,以十大央企为核心的总部经济带,荟聚华润、招商、电建、中粮、中铁、五矿、中石化、农业银行、国家电网、西铁,打造国际港务区CBD。
其四,以七大“长安系”公共建筑为核心,如长安鼎、长安花、长安钻、长安云、长安乐、长安赋、长安谷,形成后现代场馆群,打造滨河文娱地标。
其五,以规划1750万方华南城为核心的专业市场,承接绕城外专业市场转移,还有京东亚洲一号、邮政、苏宁等大型专业、物流项目。
其六,万象城、水晶汇溪广场、湃中心、雪世界、丝路国际、万豪源宿、木棉花、瑞斯丽、法国雅高等酒店,形成复合、多元的商业资源......
备注:国家级“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司法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西安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西安中心、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和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这一次医疗健康项目集中呈现,不仅引发了市场对于港务区产业的浓厚兴趣,也让港务区发展更有底气!
1、西安国家医学中心
西安国家医学中心核心项目(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北邻秦汉大道,东临欧亚大道,规划用地375亩,总建筑面积49.4万㎡,规划床位数2100床。
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主要以“神内、神外、精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主的“大专科”,以及“综合内外科”配套的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
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7.8万平方米,主要以完全国产化首台套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设备研发和P3生物安全实验室为主,包含成果转化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医疗综合楼等配套设施。
计划2025年建成研教型、凸显医工交叉特色、“医学研产政”五力融合的世界一流国家医学中心。
2、西部超导医工科技项目
西安国家医学中心西部超导医工科技项目总投资约13.5亿元,规划建设面积约16万平方米,将依托西部唯一的国家医学中心,以及西部超导,建设以超导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际领先水平医工融合研发平台和超导医疗装置、先进金属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用植入类器械等产业化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表示,超导重离子加速器作为西安国家医学中心的头号工程,交大将依托在生命医学工程、物理、超导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储备培养和一附院临床医学的优势,铸造“国之重器”,为健康陕西、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目前, 西安国家医学中心·国际港务区医工创新产业园、联东U谷·医工科技创新港 ,还没有具体信息流出,现在西安发布招商引资信息更加谨慎。
但可以肯定,这些医疗相关产业进入之后,会给板块带来更加丰富的产业基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开发区,这些利好重要性不言而喻!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西安产业群的“出海口”,强调“因港而生,以港聚产,以产兴城”,是内陆城市的港口愿景。
占据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际港务区作为“口岸”,具有强大的商贸召集影响力,按照官方的说法,这些园区聚集在国际港务区,将有利于医工创新和医疗器械国产化领域发展,更加有利于国产医疗器械“出海”发展,进军国际市场。
一直以来,西安都是医疗资源大市,截止2019年末,西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017个,床位8063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7.90张,在全国42个大中城市,医疗实力排名第六。医院共365个,卫生技术人员12.6万。其中,三级医院42个、床位数42172张,排名全国第五;百强医院数量5个,位列全国第五。
2020年8月24日,西安召开全市卫生健康大会,同时发布了《全面建设健康西安 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的意见》和《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开启西安医疗资源强化计划。
《意见》从医疗资源配置、疾控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大健康产业发展、智慧医疗应用、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8个方面27项具体政策措施。将西安打造成为“西部领先、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高质量区域卫生健康中心”。
目前,国际港务区发展还在初期,医疗资源落地,将优化港务区的产业土壤,因此,这些医疗院所、园区的加持,让板块发展更为稳定!
-- END --